首页 百科知识 锥刺股苏秦

锥刺股苏秦

时间:2023-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锥刺股”苏秦 “锥刺股”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轩里人。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苏秦再次离开家乡,到各国游说。苏秦首先来到相对来说最为弱小的燕国。就这样,苏秦又以赵国使者的身份,分别游说韩、魏、楚等国国君,说以利害,并成功得到各国君主的赞同,约定合纵,拆散连横,各自出军兵粮草,以攻秦国。封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并派人将六国盟约之事向秦国通报。

“锥刺股”

苏秦 “锥刺股”

苏秦(前340—前284),字季子,东周洛阳轩里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说客、谋士,纵横家中合纵派的领军人物和最高首脑。

苏秦年幼之时,曾与张仪在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县)拜鬼谷先生为师,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学业成就之后,他曾想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因此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四处游走。

当时,列国之中,齐、楚、燕、韩、赵、魏、秦最为强盛,而七国之中又首推秦国最强。因此,苏秦起先主张连横(连横:秦国与六国中的个别国家建立联盟,打击其他国家。横:东西向为横,秦在西,六国在东,故以秦为中心的联盟叫连横。与此相反,六国联合抗秦为合纵。)他信步来到秦国,对秦惠王说:“您的国家富足,武士有百万,凭着大王的贤明,可以兼并诸侯,称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让我来实现这件事。”秦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这件事还是以后再说吧。”苏秦游说秦王的奏章,虽然一连上了十多次之多,但他的建议始终没被秦王采纳。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他只好回家。

他回到洛阳家中,正在织布的妻子不理他,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因此他深深叹息:“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苏秦的罪过。”

当晚,苏秦就从几十个书箱里面找出一部姜太公著的《阴符》来。从此他发奋钻研,当读书疲倦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自己的脚上。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过了一年,他的研究和演练终于成功,初步形成了一个促成六国结盟以共同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即“合纵”。他说:“现在我真的可以去游说各国君王了。”

苏秦再次离开家乡,到各国游说。苏秦首先来到相对来说最为弱小的燕国。晋见燕王时,他陈述了燕与别的国家结盟的必要性,他出色的口才和一语中的的言论打动了燕王的心,于是燕王拿出车马金帛助他去赵国游说。

苏秦来到赵国之后,便以燕国使者的身份晋见赵王。苏秦对赵王滔滔不绝地说出合纵的战略和策略,赵王听了大喜过望,立刻同意了他的建议,并封他为武安君,授以相印,兵车百辆、锦绣千束,白璧百双,金币二十万两,车队尾随他后。

就这样,苏秦又以赵国使者的身份,分别游说韩、魏、楚等国国君,说以利害,并成功得到各国君主的赞同,约定合纵,拆散连横,各自出军兵粮草,以攻秦国。苏秦凭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六国同盟,自然身份也随之提升百倍。

不久之后,六国国君于赵国洹水(今河南境内)之上,歃血为盟,合纵抗秦。封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并派人将六国盟约之事向秦国通报。秦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此后十五年,秦兵不敢图谋向函谷关内进攻。此时的苏秦,权势显赫、红极一时,金帛无数供他使用,所指挥的战车和骑兵无数,所到之处都显得威风八面,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莫不望风听从他的号令。

▶妙语点睛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想要把事情做成功,就要下定决心,目标明确。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苏秦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警世良言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