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冯子材大战镇南关

冯子材大战镇南关

时间:2023-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冯子材大战镇南关冯子材大战镇南关纸桥战役后,不甘失败的法国侵略者又增派军队,攻陷了阮氏王朝的首都河内。冯子材接到起用的诏令,整顿潘鼎新的溃军,组成了一支纪律严明、阵容整肃的抗敌部队。光绪十一年正月,法军慑于冯子材和中国军民的声威,炸毁了镇南关,撤至30里处的文渊城修筑工事,伺机反扑。冯子材针对法军的部署,决定扼守关内10里处的隘口。冯子材识破敌人的诡计,立即派出一支部队阻击,敌军只得退回原地。

冯子材大战镇南关

冯子材大战镇南关

纸桥战役后,不甘失败的法国侵略者又增派军队,攻陷了阮氏王朝的首都河内。懦弱无能的清政府不愿与法国开战。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越南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条约,接受了侵略者的“保护”。

法国吞并越南后,便把进攻的矛头直接指向中国,妄图“征服那个巨大的东方帝国”。法国军队先是从海上入侵台湾基隆,遭到那里的军民痛击后,又掉转船头,袭击福建的马尾军港,疏于防备的清军水师全军覆没。接着他们又以越南为跳板,从陆上向我国广西边境发起了进攻。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法军进攻中越边境的重镇谅山。清军前线总指挥、广西巡抚潘鼎新畏敌如虎,不战而逃。其他部队还没有同敌军交锋,就丢失了所有的军火和辎重。不几天,法军长驱直入,很快占领了广西通往越南的门户镇南关(今友谊关)。得意忘形的侵略者,竟在镇南关前插立木柱,用中国字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面对嚣张的敌人,群众义愤填膺。就在当天夜里,他们砍断了木柱,另立了一块大石碑,针锋相对地刻上:“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垒起一座新的国门!”以此回敬法军狂妄的挑衅。

那时,年逾古稀的冯子材被张之洞等人推荐为前敌主帅。

冯子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今广西钦州人,行伍出身。早年参加过广西天地会的反清起义,后来随张国梁镇压太平军,同治元年擢升广西提督。因不满清廷的卖国政策和官场腐败,于光绪八年称病退职回乡。

冯子材接到起用的诏令,整顿潘鼎新的溃军,组成了一支纪律严明、阵容整肃的抗敌部队。前线军民都把他当成主心骨,人心日渐稳定。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法军慑于冯子材和中国军民的声威,炸毁了镇南关,撤至30里处的文渊城修筑工事,伺机反扑。

冯子材针对法军的部署,决定扼守关内10里处的隘口。这里山岭连绵,地势险要,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冯子材不顾年高体弱,亲自率领战士,连夜筑起了一条横贯东西两座山岭的防御长墙,外面挖了深深的堑壕,山上修起了坚固的炮台。他把部队分成三路,自己居中指挥,随时抗击来犯的敌人。

与此同时,冯子材还联络了边境地区的人民武装力量,与关外的爱国群众一起,组成了抗法保境的统一战线。

法军知道中国方面有了充分的准备,不敢贸然从正面进攻,便想绕过长墙,偷袭镇南关西面的芄(wán)封,然后攻占龙州,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冯子材识破敌人的诡计,立即派出一支部队阻击,敌军只得退回原地。

此后,法军又不断派出小股兵力四处骚扰,探测虚实,并扬言要在二月八日与清军在镇南关前决战。这是敌人故意放出的烟幕弹。就在第二天清晨,狡猾的敌人便在尼格里的率领下,分三路秘密向关前隘口逼近,一路直扑长墙,两路进攻东岭炮台。东岭地势高,拿下了炮台,便可以居高临下。法军仗着精良的武器,在五门大炮的掩护下冲杀上山,攻占了清军的阵地,又用密集的炮火轰垮了冯子材部队防守的隘前几段长墙。

在这危急关头,冯子材面不改色,镇定自若。他早已下定决心:即使肝脑涂地,也不能让侵略者玷污我们的国土。

这当儿,黑压压的敌人犹如潮水一般,从炸开的长墙豁口直扑过来。冯子材冒着密集的弹雨,足穿草鞋,手举大刀,率先冲出墙外,同敌人拼杀。他的两个儿子相荣、柏华也紧跟在后,英勇杀敌。主帅的行动就是命令,战士们见白发皤然的老帅冲在前面,立即大开栅门,以排山倒海之势杀向敌人。冯子材的部将王孝祺趁机迂回到敌军背面,夹击敌人,牵制了正面战场的敌军。在东岭地区,苏元春部又夺回了被法军占领的三座炮台。

从东岭溃退下来的法军,还打算和进攻长墙的败军汇合,负隅顽抗。就在这关键时刻,远处突然杀声大起,旌旗蔽空,关隘内外的中越两国群众,手持大刀长矛,将法军团团围困起来。冯子材趁此机会,发布了总攻令。四面被围的法军欲进不得,欲退无路,丢下了1000多具尸体和大量的武器弹药,夺路突围。中国军队大获全胜。

img24

此后几天,为使残敌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冯子材又率领将士乘胜前进,先后收复了被法军占领的文渊城和中越边境的军事重镇谅山。法军前线总指挥尼格里身负重伤,被法军抬着逃离战场,不久便一命呜呼。这时,法国侵略者才真正领教了中国人民的厉害,他们永远忘不了中国人刻在镇南关石碑上的“用法国人的头颅,垒起一座新的国门”这句话。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

img25

镇南关战役结束后,冯子材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深入越南境内,连克谷松、屯海,紧逼郎甲、船头,准备一举收复北宁。在中国部队胜利进军的鼓舞下,越南人民组织了两万多人的义勇军,打着冯子材的旗号,准备随时配合中国军队作战;就连法军扶植的越南总督,也打算反戈一击。根据当时的情况,冯子材估计,大约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越南的大好河山便可全面光复。

然而,就在中越军民扬眉吐气欢呼胜利的时候,一件令人琢磨不透而又令人气愤的怪事发生了。卖国投降的清政府,竟然以“乘胜即收”为理由,下令前线停战,阻止中越军民继续扩大战果,并限期在二月二十二日以前撤回国境。中国历史上“金牌突诏岳家军”的悲剧在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战场上又一次重演。

前线将士接到清政府的撤军命令,扼腕叹息,涕泪纵横。撤离战斗,就是把大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拱手送给践踏我们国土、杀害我们同胞的敌人。将士们曾致电清廷请求收回成命,惩治首倡和议的奸臣。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四月二十七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了《中法新约》。其中规定,清政府承认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允许法国货物进入云南、广西,减轻关税等,甚至连修筑铁路也要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从此,法国人正式吞并了越南,中国西南几省也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清政府由军事上的胜利转入了外交上的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