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
第三节 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启示或寄托的一种审美活动。
无论是民间音乐,还是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都是为了欣赏者而存在的。与文学等艺术所不同的是,从作曲家到欣赏者这当中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即他们的作品必须通过演唱家们的演唱、演奏家们的演奏才能到达音乐欣赏者的耳朵,被他们的听觉所感受。音乐表演家们的工作,常常被人们称为是一种“再创作”。只有通过他们,才使作曲家们乐谱上的音符“活”起来,变成有声有色的一片音响。因此,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都是为音乐欣赏而进行的,没有了音乐欣赏,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就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一、音乐欣赏中的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人类在长期的审美欣赏活动中形成的对音乐作品欣赏的习惯与审美趋向。在音乐欣赏中,人们的审美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审美经验规定着人们的欣赏方式、欣赏态度、情感活动、想象创造及理性思考。
1.偏爱与反复欣赏
在音乐审美中,反复欣赏是很普遍的。人们往往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听过的音乐来欣赏。列宁曾对高尔基说过,他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他愿每天都听一听。音乐爱好者都有自己酷爱的作曲家,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百听不厌。这种对作品的偏爱和反复欣赏的现象,审美经验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偏爱的现象源于主体的情感经验。由于音乐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宽泛的情感,欣赏者要调动自己的感性经验来体会其中的情感内容,以补充音乐对象的不明确性。在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因种种个体的原因与审美客体同构,形成了对作品的偏爱情绪,也许是主体的个性气质与音乐同构,也许是主体在特定环境中的心情与音乐同构,也许是主体的情感记忆与音乐同构。总之,对音乐的偏爱包含着强烈的“情感”与“想象”这两种审美经验的重要因素。在音乐欣赏中,音乐唤起人们在自己的人生经验中与富有情感的音响律动相联系的感受,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心灵的满足。白居易的《琵琶行》描绘了他在听“琵琶女”演奏时情感上所产生的强烈共鸣,他听的是“琵琶女”自叹命运的演奏,引起的却是自己被贬遭遇的联想,他无须在音乐中追寻“琵琶女”的身世,而沿着音乐指向去构筑自己的情感世界。可见,对音乐的偏爱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对音乐作品反复欣赏,也是审美经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体现。对自己所偏爱的音乐反复欣赏,可以不断地得到心灵的滋养;对自己熟悉的音乐反复欣赏可以常听常新;对经典性的音乐反复欣赏可以获得多层次的审美感受;对陌生的音乐、复杂的音乐体裁更需要反复聆听,才能逐渐产生美感、亲切感和认同感。由于偏爱,人们愿意反复品味,并不因为已经熟悉而产生厌倦,相反会常听常新。
2.审美感性经验的主导作用
对音乐的体验是以主体审美的感性经验为主导的。音乐以音响为物质媒介,它不能再现客观对象的形状、色彩;也不是概念的符号,不能叙述生活事件,表达清晰的哲理思想、逻辑推理。在那些描述性的标题音乐中,音乐通过模仿、类比、象征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这种表达概念或描述对象的手法,主观性很强,不具有像语言那样约定俗成的明确性,不可能准确地传达给听众。听众必须调动自己的感性经验,通过联觉的辅助把音响想象成画面。欣赏者想象的差异性正是源于个体不同的审美感性经验。
音乐的审美功能,不是给予人们真理认识的启发,而是以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意蕴陶冶人们的情操,对音乐的理解也显示出主体感性经验的主导作用。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听到《志愿军进行曲》,会激动得热泪盈眶,焕发革命青春,而一位对那段历史没有亲身经历的少年,听了这首曲子,只感到进行曲的节奏、激昂的旋律所带来的情绪激动。欣赏者的主体感性经验决定了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度。
二、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
音乐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体现为一个由各种审美心理要素相互结合产生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审美感知开始,进入审美体验,最后达致审美启悟。由于审美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三个阶段并非截然分开,在审美欣赏活动中,它们往往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各种心理要素也以不同的结合方式在其中起作用,使整个欣赏活动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复杂的、丰富多样的心理过程。为了深入研究的方便,我们暂时把统一的、在任何时候都共同起作用的审美心理要素分别开来,逐一进行研究。
1.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欣赏主体与欣赏对象进行初步接触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欣赏者调动自己的听觉器官,接受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信息,动听的旋律,悦耳的和声,有规律的节奏,起伏的响度等等。都让人感受到的一种欣愉。在审美感知阶段,人们的感性经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听到的旋律是跳跃欢快的,感官最初对作品的接触就会产生“喜悦”的感受;如果音调是低沉断续的,就会给人“忧伤”的感受;如果音响紧张狂乱,就会给人“恐惧”的感受。这种感受会直接影响人们对音乐内涵的把握。音乐形式美的意义在感知阶段非常重要,人们对音乐形式感受能力与修养也在审美感知阶段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对于欣赏者来说,音乐能够成为他所感知的对象,是因为他具有感知音乐的能力,即他的耳朵能辨别音律,而他对音乐把握的程度也以他的感知能力为限。对音乐音响的辨别力和感受力是进行审美感知的重要能力。
2.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欣赏主体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欣赏者充分调动想象力和联想力,激发起丰富的情感,将自身与音乐融为一体,物我交融,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在审美体验中想象、联想和情感是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当人们通过听觉感官从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进入作品内涵之后,就展开想象与联想的积极活动,音乐的抽象性和朦胧性给欣赏者留下了想象驰骋的天地。音乐欣赏能通过想象,在音响所提供的律动中,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艺术境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那欢快、明朗、优美的旋律能够激发起人们对春天的想象:蓝天、白云、红花、绿草、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溪流……人们陶醉在音响与美妙的想象之中。
审美体验阶段,情感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审美体验时,人们往往将自己置身于客体对象之中,物我交融,将自己的感情移入对象,从对象中观照自我,并且想象是在情感的推动之下进行的,在对对象的联想与想象中掺和着主体的激情。欣赏者在审美体验中,移情于对象,又在联想和想象中将情感体验更加深化,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得到最大的审美愉悦。
在审美体验阶段,当人们的审美情感与审美对象达到契合一致的最佳状态时,就产生了共鸣现象。情感共鸣就是指欣赏者由于对作品的理解而产生的相似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与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悲欢与共、思想感情的交流感应。这时,欣赏主体受到对象的强烈感染,通过联想和想象,将主体的情感移入对象,欣赏主体与音乐作品物我同一,物我两忘,得到情感上的最大满足。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诗人被琵琶女演奏的忧伤曲调深深打动,联想到自己被贬江州的身世,激起了与琵琶女相同的“天涯沦落人”的悲凉情感,以致伤心落泪“青衫湿”,诗人对他所欣赏的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共鸣现象是主客体相互交融的最佳状态。共鸣的产生与欣赏者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
匈牙利钢琴家兼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的《黑色的星期天》,据传令数以百计的人自杀,就与那些人与乐曲产生的强烈情感共鸣有关。
匈牙利钢琴家兼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与他的女友因爱情破裂而分手,他也因此陷入了绝望的低谷。在两周后的一天,查理斯坐在钢琴前,突然感叹了一句:“多么忧郁的星期天呀!”旋即灵感泉涌,在三十分钟后写下了这支《黑色的星期天》。歌中描述了一位不幸的男子无法将其所爱的人重新召回身边,他在一个忧郁的星期天频频冒出殉情自杀的绝望念头,而这个念头伴随着对其爱人极度的思念难以排遣。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几乎所有的音乐出版商都拒绝为他发行这支乐曲。其中一位出版商说:“并不因为这是一首忧伤的歌曲,而是这支乐曲所流露出来的那种可摄人心魄的绝望情绪,这对任何听众都没有好处。”但几个星期后,他终于说服了一位音乐商来发行此曲。
在同年,《黑色的星期天》便由匈牙利流传开来,风靡欧美。据说,从此这支乐曲令数以百计的人自杀,被称为“魔鬼邀请书”。
据说,听完的人,没一个能笑得出来。有一天,在比利时的某酒吧,人们正在一边品着美酒,一边听音乐。当乐队刚刚演奏完《黑色的星期天》这首乐曲时,就听到一声歇斯底里地大喊:“我实在受不了啦!”只见一名匈牙利青年一仰脖子喝光了杯中酒,掏出手枪朝自己太阳穴扣动扳机,“砰”的一声就倒在血泊里。
一名女警察对此案进行调查,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查不出这青年为什么要自杀。最后,她抱着侥幸心理买来一张那天乐队演奏过的《黑色的星期天》的唱片,心想,也许从这里可以找到一点破案的蛛丝马迹。她把唱片放了一遍后,结果也自杀了。人们在她的办公桌上发现她留给警察局局长的遗言:“局长阁下:我受理的案件不用继续侦查了,其凶手就是乐曲《黑色的星期天》。我在听这首曲子时,也忍受不了它那悲伤旋律的刺激,只好谢绝人世了。”
由于自杀的人越来越多,美、英、法、西班牙等诸多国家的电台便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号召欧美各国联合抵制《黑色的星期天》。
关于《黑色的星期天》,我国也有类似的报导。《哈尔滨生活报》有报道说,有一个中学生就是听了这首歌之后,变得精神恍惚,他班里的其他同学听了这首歌之后,也不舒服,说就像是有神秘力量在控制他们,感觉自己特别渺小、无助,甚至想自杀。
中央电视台的《走进科学》栏目报道了湖北长江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陈磊,他和同学在网吧里上网,听了这首音乐后,这位大学生在网吧当场就晕倒了。陈磊后来说:
“我当时看着看着觉得很好奇,我就想听一下,到底什么歌有这么大的力量呢,我就打开后面的链接就听了一下,最开始出现的是一段钢琴曲,只觉得那个旋律非常缓慢,一个女声开始唱,唱两句之后,我发现自己好像有点不对头了。那首歌我听着听着越听越难受,听着好像胸口很闷很闷,心跳越来越快,我就准备离开,就在我离开的时候晕倒了。”
这位晕倒的陈磊同学,经医院诊断,是因为高度紧张或受到惊吓所致,没有大问题,所以很快就出院了,但是出院后的陈磊同学却仍然陷于恐惧之中,他说那首歌总是在他耳边回响。觉得这种痛苦好像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并且自己难以承受。
音乐所以能感染人,那是因为咱们本身拥有感情。《黑色的星期天》给人带去的悲伤并不仅仅来源于这歌曲本身的情绪,而可能是跟人们内心本来就有的悲伤形成了共鸣。
3.审美启悟
审美启悟是整个欣赏活动的最高阶段,是指欣赏主体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进入了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更深刻地领悟到音乐形象中的思想意蕴或深邃的意境,既得到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又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
在感知与体验阶段,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音乐作品的语言与情感形象上,到了启悟阶段,人们开始思索音乐的深层意蕴。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在生动感人的音响律动中包含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意蕴。审美启悟是在音乐形象之中去感受体悟音乐的意义。
要进入审美启悟阶段,对欣赏主体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一般欣赏者来说,达到审美体验的阶段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进入审美启悟阶段要能体悟音乐作品中的“寓意”、“意蕴”或“哲理”,中外美学把这种深层的审美追求看成是审美的极致,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与人格修养。欣赏者的主体因素会直接影响他对艺术作品作出层次不同的理解。一部意蕴丰富和深刻的作品不仅要求欣赏者在聆听中加深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感情体验,还要求欣赏者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体悟作品的“寓意”或“哲理”。比如,对肖邦《革命练习曲》中蕴涵的革命热情的理解;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个人奋斗只有与人民群众的革命融为一体才能得到升华的思想的认识;对瓦格纳乐剧中“爱与死”人生哲学的体悟,都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可以说,审美启悟阶段是音乐审美升华的阶段,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与思维、感知与理解融为一体的精神活动,充分体现出音乐审美的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