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少年如何自我调节心理

青少年如何自我调节心理

时间:2023-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上了初中的婷婷长得特别快,不到两年的时间,居然已经跟妈妈一样高了,亲戚朋友看见了,都会说,婷婷是个大姑娘了,婷婷也变得更爱美了,经常对着镜子照半天,有空的时候还会把自己的衣服全都拿出来不停地搭配着。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上了初中的婷婷长得特别快,不到两年的时间,居然已经跟妈妈一样高了,亲戚朋友看见了,都会说,婷婷是个大姑娘了,婷婷也变得更爱美了,经常对着镜子照半天,有空的时候还会把自己的衣服全都拿出来不停地搭配着。长大后的婷婷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再像以前一样整天黏着妈妈,以前妈妈去哪里,婷婷都要跟着,但现在妈妈单位组织旅游,尽管是婷婷很想去的地方,但是一想到要跟妈妈还有那些叔叔阿姨一起,婷婷就不愿意了。平时出去逛街买衣服什么的,都不要妈妈陪着了,婷婷还经常会背着妈妈打电话,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不再像以前一样什么事情都跟妈妈说,这时候的婷婷,更愿意跟同学朋友一起说悄悄话,看到班里长得帅的男生,会脸红地偷着瞧上几眼。婷婷还不喜欢爸爸妈妈老是管着自己,她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拿主意了,为此,婷婷偶然还会跟爸爸妈妈起争执。有时妈妈会看到,婷婷看着漫画书就能泪流满面,但是过一会儿又会笑得人仰马翻。

婷婷的这些变化在每个中学生身上都能看到吗?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在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们的心理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特点?

他们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扰?

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扰呢?

整个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也是他们从儿童期向成人期的过渡时期,尽管世界各地的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对他们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但他们大多面临类似的发展任务:在身体上要发育成熟,学会成人的思维方式,发展出成熟的与同伴、异性和同性的相处方式,获得情感上的独立,解决“我是谁”这个问题等。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一方面要意识到学生的成长,在情感上要将他们作为一个成人来对待,做他们的朋友,信任并尊重他们,当然也要对他们的成长过程进行适当的监督和引导,从而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就很有必要去学习一下中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婷婷上小学的时候,总喜欢对很多问题刨根究底,比如经常会问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人都要吃饭,等等。妈妈也总是很耐心地回答她,婷婷对妈妈的回答从不怀疑,而且认为妈妈很厉害,什么事情都知道。但是上了中学以后,婷婷慢慢地变得爱沉思,对妈妈的建议也会表示疑义,有时甚至还会就某一问题与爸爸发生争论。为什么婷婷会这样呢?

1.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原来上了中学的婷婷已经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形式运算阶段,与小学生相比,进入初中的青少年,其思维能力有哪些提高呢?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他们不仅能从具体的事实出发,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出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提出各种假设,设想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并用系统的科学分析方法检验这些假设,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结合起来,从而概括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性;②他们不但能思考和检验单个的命题,发现命题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而且能将有关命题整合成系统,发现各个命题存在的逻辑联系。(1)

在整个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思维能力也会随之发生一些改变,抽象逻辑思维会逐步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也就是说,他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仍然会依靠具体的感性材料,还无法完全脱离具体事物。而到了高中阶段,其抽象逻辑思维则更多是属于理论型的,他们已经开始能以理论作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皮亚杰认为抽象思维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并能理解命题的逻辑关系。国内曾进行过一项研究(方富熹等,1999),发现9—15岁的儿童,其条件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三种不同的水平:水平1(大部分9岁儿童),有关的推理能力已开始出现,但水平较低;水平2(大部分12岁儿童),属于过渡水平;水平3(大部分15岁儿童),属成熟水平。比如向被试儿童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所有的孩子从父母那儿得到一辆自行车,都会感到高兴的。”实验者问参与实验的孩子:“孩子小宝没有从父母那儿得到一辆自行车,他高兴吗”,9岁儿童的典型回答是:“不高兴,因为他没得到自行车。”12岁儿童的回答是:“不一定,他还可能会为别的事高兴,比如过生日、考试得到好分数,他会高兴的。”这种回答考虑到了其他的可能性,但这些可能性仍未离开各种现实的真实情景。15岁的儿童则回答说:“不一定,因为前提只是说凡是得到自行车会高兴,而没说,没得到高不高兴,所以不一定。”这一回答关注的是命题前提的条件关系,表明其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已经达到了成熟水平。(2)从这个研究结果,我们也可以发现,青少年的思维能力确实比小学生提高了很多,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2.中学生思维发展在行为上的表现

青少年的思维发展必然也会表现在其行为上的改变,正像案例中的婷婷那样,由于其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的看法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小学期间被小学生一直遵从的权威——老师和父母,在中学生的眼里已经不再是绝对的权威了。以往总觉得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老师的做法都是正确的,但进入中学以后的青少年总喜欢与父母争论,甚至顶嘴。在学习上,他们也并不完全遵从老师的意见,因为他们发现老师有时也会出错,对于某些题目,他们会思考其他的解决方法,在课间,也会随处可见为了某道题,争得面红耳赤的同学们。这都表明了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地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利用成人的权威进行打压,即使有时他们思考的方向是不正确的,也应耐心等待,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随着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他们对自己时间的计划能力和管理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也明显增强了。比如他们认识到了学业成绩与在学业上投入时间、正确学习方法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他们就会相对合理地分配自己的课余时间,每天回家后能主动及时地完成作业,因为他们知道适当的作业量是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和回顾,即使这时有他很喜欢的电视节目,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也会克制立刻看电视的冲动。而且他们还会积极向老师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讨教,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像某些小学生一样,以为学习成绩不好只是因为背课文的遍数不够,做的题不够多,而一味地通过背诵课文和大量做题,来试图提高学习成绩。中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分析问题,从而能够寻求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让他们自由支配一部分时间,充分地信任他们。当然,青少年学生,其思维能力毕竟不如成人那么成熟,有时在兼顾各种可能性时,往往显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好引导工作,但切记不要帮他们做决定。

二、中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长相让人很难区别,但是与他们相处之后就会发现,他们的行为模式、为人处世的态度等或多或少总会有所不同,这样的差异就可以被认为是人格的差异。人格是每个人心理面貌的总和,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而我们之所以表现出现在的人格特征,往往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格的发展在随年龄的增长过程中体现出四个明显的发展阶段(3)

(1)雏形出现期(3—6岁)。该阶段,儿童本身固有的心理特征(气质类型),在家庭的早期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展现出最初的性格倾向,这时,与孩子接触最频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初步形成期(7—17岁)。孩子以学校生活为主,随着活动天地的扩大,凡是有影响力的集体舆论与社会思潮,都会对青少年产生作用,并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正确巧妙地引导,健康和谐的环境,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

(3)基本定型期(18—25岁)。个体进入社会或大学,在生理与心理上都日益接近成人,对周围世界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性格逐渐定型。

(4)完善成熟期(25岁以后)。伴随生活经历的日益丰富,个体自我完善愿望不断增强,对性格的调节与塑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人格日趋完善。

从人格的发展阶段来看,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状况非常关键。而自我意识则是人格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而且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是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了解青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往往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青少年,也能对他们做出更为准确的引导。

当人们渴望认识万物时,当然也渴望认识自己,自我的调节功能代表了人格的整体功能,因而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自我的形成是其最为主要的方面之一。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在个体与外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个体人格发展的成熟程度。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格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也是青少年学生最为关注自我的时期,进入初中的婷婷也经常思考诸如“我是谁”、“我要做个什么样的人”等类似问题,这表明其自我意识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自我的思考及其定位如何会极大地影响其将来的发展,当然也会决定其人格是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本身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周围环境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一种意识。一般来说,自我意识是认知、情感、意志三种成分的结合,分别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如上高中的婷婷认为自己是一个温和、谦虚、活泼、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又擅长跳舞等,这便是婷婷对自我的认识。在这种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婷婷显得自信、豁达,同时作为班级的班干部,又有着很强的班级责任感等,这些是婷婷的自我体验,会约束她的行为,这体现了婷婷的自我调节。

正如我们在评价他人时会从多个方面进行一样,我们在评价自我时也会从多个方面入手,如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跳舞跳得很好;虽然老师不是很喜欢自己,但同学都乐于与自己交往等。在不同的自我认识下,自我的体验也会变得比较复杂,在学业上可能比较沮丧,但在同伴交往中又极为自信等。如果说自我认识解决的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自我体验则是“我是否对自己满意”,而自我控制则是“如何改变现状,做到理想中的自己”。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评价自我,使其三个方面协调一致,从而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

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又由于其正值青春发育期,探索自我的欲望极为强烈,其独立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心理品质。但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来得清晰,比如他们会经常谈论自己看到的事情,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但却很少关注或谈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喜欢评价其他人,某某同学很活泼,某某老师很风趣,但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却比较少。总的来说,青少年时期的自我意识水平还是比较肤浅的,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分化—矛盾—统一的过程(4)

(1)分化。当青少年从只看外面的世界转向更多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原先统一不可分割的自我意识便开始了分化,原来那个稳定而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分裂为两个“我”:一个是主体的“我”(I),另一个是客体的“我”(Me),通过I对Me的观察,个体了解到过去从未注意到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于是,自我的内心活动能够复杂化了,自我沉思、自我反省的时候多起来了。他们开始关心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开始设想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开始揣摩自己的心理活动、性格特征。

(2)矛盾。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青少年经常思考“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事业理想、个人抱负,这些便是他们的“理想自我”。比如现如今很多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偶像,总想成为偶像一样的人,与此相对应的是“现实自我”,这反映了青少年对自己实际情况的看法。一般来说,理想自我总是会高于现实自我,当青少年发现自己身上还有很多缺陷和弱点,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还有很大差距时,他们就会陷入痛苦。此外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分化,他们还会产生个体自我(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与社会自我(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之间的矛盾。

(3)统一。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一般会在实际生活中逐渐达到统一。但怎样达到统一、统一到什么程度,是由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决定的。一般来说要达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第一,坚持理想自我的标准,全面改善现实自我,这体现了青少年蓬勃向上的精神。第二,修正理想自我,适当降低一些标准,同时继续改善现实自我,协调两者趋于统一。第三,完全放弃理想自我,以迁就现实自我,很显然,第三种是消极的,不可取的。而个体自我与社会自我之间的矛盾也通过类似的途径达到统一。

三、中学生情绪的发展特点

从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青少年的社会地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他们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增长,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青少年在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同时还要学习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尽管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其情绪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学生要很好地适应,必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情绪理解、情绪表达等情绪能力,从而表现出其独特的情绪发展特点。

1.充满热情与冲动

婷婷很喜欢看漫画,为了能第一时间买到自己喜欢看的漫画,她每天都会去书报亭询问,而且把妈妈给的零花钱存起来,有时甚至不吃早饭,不买学习用品。婷婷成了他们班的“漫画迷”,当然他们班还有小说“迷”,飞机模型“迷”……中学生往往对某些事物充满热情,但中学生的这种热情因为没有稳定的世界观做指导,容易表现出时高时低、不能持久的现象。就像婷婷一样,初一开始就迷上了漫画,但到了初二却对舞蹈情有独钟,而后又因为发现自己崇拜的舞蹈家有很大的缺点,毅然放弃了舞蹈转而迷上了游戏。中学生的这种热情有时还会表现出过分的兴奋,以致自己都难以控制,比如在与人起冲突时,容易拳脚相加,与人争论时,往往坚持己见,争得面红耳赤,表现极为急躁,行事常常冲动而不计后果。对于中学生的这种情绪特点,老师和家长应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热情,但需引导他们的冲动行为,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自相矛盾的情感

婷婷很爱自己的父母,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很多,但另一方面,婷婷又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管束太多,尤其是妈妈的唠叨更是让婷婷厌烦之极,婷婷的这种对父母又爱又烦的情感充分体现了中学生的又一情感特点——自相矛盾。对于同一事物,他们经常会同时产生不同的情感,比如面对衣衫褴褛的乞丐,一方面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很同情他们,但另一方面又很厌恶乞丐的乞讨行为。这种矛盾的情感特点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看法,但又不够稳定。

3.情绪体验更为深刻与丰富

青少年的心理不断成熟,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由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所引起的情绪在青少年的情绪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已经完成了道德上的“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对道德规则的掌握使得青少年学生能更为自觉地运用道德规则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情感,比如他们会因为自己违反了道德规则而感到内疚和羞愧,会因为助人行为而感到自豪。情绪体验不但包含了所有的初级情绪,还包含了大量的高级情绪,如内疚、羞愧、自豪等。比如一个小学生弄伤了别的同学会感到害怕,因为怕老师批评,怕家长责骂,但一名中学生则会感到内疚,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了别人的痛苦。所以说,中学生的情绪体验更为丰富与深刻,他们会因为运用这种的高级情绪来约束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4.情绪理解和情绪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

随着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对事物的洞察能力也不断提高,所以对于情绪的认知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注重情绪的产生,而且他们还认识到某种情绪的产生往往与当时的情景有关,同时也与当事人的性格、兴趣、动机、当时的心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得到了一块巧克力会是什么心情”,小学生可能就会说很高兴,但中学生则会考虑这个人是否喜欢吃巧克力,他是怎么得到巧克力的等因素来推测这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

四、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特点

16岁的林强经常会跟妈妈起冲突,几乎每隔一天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跟妈妈吵一架,这让林强很生气,让妈妈很伤心。林强不喜欢妈妈经常进他的房间,查看他的电脑,很讨厌自己在打电话的时候,妈妈会偷偷拿起另一个电话机偷听,林强很喜欢隔壁班的一个女生,经常故意在路上巧遇这个女生,平时打篮球的时候,只要这个女生在,他就打得特别起劲。林强有几个铁哥们,他们经常一起打篮球,天南海北地胡聊。双休日,林强经常出去一整天,但很少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去干什么了,这让妈妈很担心,因为小学时候的林强不管去哪里、学校有什么事情都会主动告诉妈妈,但现在的林强似乎变了一个人,以前回到家就说个不停,现在在家里却沉默寡言。

林强的这些变化可能在大多数的青少年身上都会有所表现,青少年的这种人际关系的变化具体又会表现出那些特点呢?

1.青少年的亲子关系

“妈妈的河东狮吼,简直比包租婆的狮吼功还要厉害”,“妈妈是‘变色龙’,考了满分她睡着了都会笑醒,考差了就会大发雷霆”……不少中学生在作文里这样“妖魔化”自己的妈妈。不少孩子坦言,看见妈妈就“心烦”、“讨厌”、“发怵”。亲子之间的冲突在这个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那么是否青少年期的亲子冲突都是父母造成的呢?

当儿童进入青少年期后,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交往往往呈现出与童年期不同的特点:青少年一方面在心理上希望与父母分离,以显示自己是成年人,要求独立自主与自治,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完全脱离父母,还是寻求父母的指导、支持和帮助。这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到底要管还是不管?如果管了,孩子嫌父母管的多,限制了他们的自由,甚至侵犯了他们的人权;不管,孩子又说父母不关心自己,这让很多的父母非常的犯难。当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家庭,亲子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父母与孩子平等对话,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又能够给孩子提供温暖的情感支持,能很好地处理与孩子的“分”与“合”的关系。这便是我们一直推崇的民主权威式的教养方式,但即便是这样的家庭,很多的父母仍然面临很多的挑战,大多数的父母都觉得现在的孩子太难对付了。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知识也在快速增长,他们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会从与父母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比如他们觉得交什么样的朋友是自己的事情,父母无需关注,而且他们对父母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以往在他们眼里近乎完美的父母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父母也会做错事,说错话,因此父母的很多决定经常会遭到孩子的质疑,父母在他们眼里已不再是权威。

2.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青少年在与父母不断发生冲突的同时,却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和持久。他们跟同伴在一起的时间不断增加,跟童年期相比,青少年的友谊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青少年的同伴之间变得更为亲密,他们与朋友常常无话不谈,自己有什么心事也只向朋友倾诉,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也只与朋友分享,认为朋友是那种在自己失意时帮助自己振作,在自己痛苦的时候能不断安慰自己的人。而且青少年在选择朋友的时候还要求信任,不但自己信任对方,也要求对方能够信任自己,这种彼此之间的信任又能增强双方的亲密感,维持更为持久的友谊关系。

青少年在与同伴的相处过程中重视维持友谊关系,重视同伴对自己的看法,因此他们也常常会感受到同伴群体的压力从而产生一些从众行为。但对同伴群体的遵从也会因为青少年的年龄、性格、道德成熟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国外一项对初、高中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Brown,et al.,1986),从众行为最明显的表现是衣着、打扮要跟别人一样,比如班上的同学时兴穿牛仔裤、穿某种名牌的鞋子,他也跟着学样。此外,对一些社会活动,如参加聚会,其实自己并不感兴趣,但大家都参加了,自己也跟着参加。总之,青少年会经常感受到同伴群体的压力。(5)

同伴对青少年的影响与父母的影响有所不同,在一些重要的人生选择面前,如升学就业等方面,青少年更看重父母的意见,但平时生活中的穿着打扮、兴趣爱好等,青少年会更为看重同伴的影响。当然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两者的影响力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在民主型的家庭中,青少年会重视父母的建议,但在专制型的家庭中,青少年往往更多地寻求同伴群体的支持。

3.青少年的异性交往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获得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和技能,为在成年早期发展成为一对一的成熟异性亲密关系及最终建立家庭做好心理准备。

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表现出对异性的朦胧的好感,对异性怀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属于正常现象,不是人为所能禁止的,而且一味强行压抑,反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但父母和老师,一提起异性交往,就会担心发生“早恋”,进而采取反对态度,有的甚至为了阻止自己的孩子与异性同伴交往,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这一方面可能剥夺了青少年学生学习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激化亲子冲突,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事实上,青少年学生在学校与异性的交往并不一定会发生“早恋”,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集体活动中的异性交往。同班同学一起上课、一起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第二种,异性友谊。一些男孩或女孩在班里因为志趣相投而与某些异性同学相处得更为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较一般的同学关系更为亲密,他们可能经常一起外出、一起写作业等,但这可能只是一般的友谊关系,并不一定会发展成恋爱关系。第三种是异性爱慕关系(6)。大多数的青少年在学校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可能三种形式都存在,一般来说,第一种形式的异性交往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异性互动有助于青少年加深对异性的了解,而且不同性别的个体在各方面的发展上存在差异,异性交往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个体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而异性之间的友谊也可视为青少年友谊的一种,公开坦诚的交往有助于青少年处理各种生活压力,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而对异性的爱慕,如果有正确的引导,这可以成为催人奋进的力量,比如青少年通过不断完善自己来博取对方的好感等。因而对于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作为老师和家长不应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一味阻止,应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引导,使青少年学生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获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