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际交往中选择主动说话的比例

人际交往中选择主动说话的比例

时间:2023-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及指导第二节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及指导林晓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她刚从外地随父母来到一个新的城市,转学进入了这个城市一所重点高中,为此父母感到非常高兴,认为这样的环境对女儿有好处。我们在了解了中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基础上,更应该掌握中学生可能存在哪些人际交往的困扰,以便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及指导

第二节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及指导

林晓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她刚从外地随父母来到一个新的城市,转学进入了这个城市一所重点高中,为此父母感到非常高兴,认为这样的环境对女儿有好处。可是一个学期过去了,林晓却变得非常的沉默,她在班里几乎不跟大家聊天,平时下课了也只是一个人趴在桌子上休息。虽然林晓也很想在班里拥有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很想参与同学们的讨论,但是看到大家热烈地谈论着一些话题时,她就无法挪动自己的脚步。有时候,同学邀请她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但林晓却一直躲在一边,并不参与其中,于是她就变得越来越孤单。爸爸妈妈都鼓励她主动地与同学交往,但林晓却不明白怎样融入到班级中,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林晓是个怪人,是一个不需要朋友的人。慢慢地,同学们也不再邀请她参加活动,也不再与她讲话,这让林晓更加难过,她觉得大家都不喜欢她,没有人愿意跟她做朋友。

林晓为什么在班里交不到朋友呢?

林晓怎样才能赢得友谊呢?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该如何帮助林晓走出困境呢?

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必须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获得知识、技能等,也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从一个“生物的人”转变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人类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地改变,要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外在环境,就应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类型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普通人有共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更注重友谊,重视内心的交流,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更富有情感。随着身心的快速发展,中学生的交往需要变得越来越迫切,他们渴望与他人交往,通过交往来更好地认识外界的社会环境,也能在交往中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们通过与老师、家长和同学的交往逐渐完成社会化的任务。但也有不少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案例中的林晓就是其中一个,而且当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更多地考虑自我,从而往往也会引发更多的人际冲突。我们在了解了中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基础上,更应该掌握中学生可能存在哪些人际交往的困扰,以便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1.孤独型

这类学生通常表现为不合群,平时生活中独来独往,没有朋友。这可能因为这类学生本身性格比较内向孤僻,比较害羞,虽然他们有很强烈地与他人交往的意愿,但不知如何主动与人相处,只是被动等待。也可能是他们自视过高,觉得其他人都不如自己,不愿与他人交往,不需要他人的友谊和帮助。当然也有些学生则是认为“人心难测,朋友难交”,怀疑朋友之间是否有真正的友情,时刻防备着他人,对人敬而远之。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这种自我封闭的交往方式肯定不利于中学生的正常发展,也不适合信息交流量日趋增大的现代生活。

2.“老好人”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常常人云亦云,为了赢得他人的友谊,不敢在朋友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即使看到朋友可能会出错,也不及时给予批评和建议,无原则地附和对方,企图造就一团和气的气氛,对于他人的要求没有勇气说“不”,有时即使是违反了自己的意愿,仍然不能理直气壮地回绝,但自己却会感到不平衡,而这种内心的不平衡会在彼此的交往中表现出来,所以这样做,虽然表面上不伤感情,但实际上却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离。有些青少年甚至明明知道参与某些活动是违反道德规则乃至触犯法律的,但为了表示对朋友的支持,毅然选择追随,这也是很多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

3.“唯我独尊”型

这类学生可能因为自己成绩优异,经常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因而觉得自己比其他同学高人一等,自我感觉极好,看不起别的同学,与人相处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也不在乎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其他同学。在集体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团体中的核心人物,别人都应以自己的意见为主,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事,听不得反对意见,主观性强,觉得别人就应该听自己的,当别人对他们提出反对意见时,经常采用攻击、否定的态度,因而他们经常陷入人际交往的冲突之中。这样的学生通常在人际交往中是最容易被孤立,他们通常都没什么朋友,遇到困难时也没人会愿意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有了心事也没有人可以诉说。

4.功利型

这类学生表面上与人相处得很好,但他们主动与某些同学接近并不是真心喜欢这些同学,想跟他们交朋友,而是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比如希望能经常抄袭某个同学的作业,就对这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友好,但如果老师知道后制止了这种行为,那么他的友好行为就会消失。他们秉承着“不吃亏”的原则与人交往,谁能给他带来好处,谁就是他的朋友,对他们来说“友谊”是以利益为前提的。过于注重自身利益往往在人际交往中会遭到他人的反感,虽然这样的学生人数并不多,但依然会影响中学生原本极为纯洁的友谊关系。

二、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人际交往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如鱼得水,挥洒自如,而有的人则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在一些班级里,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有些同学很受欢迎,任何时候都是人际交往的中心,而有的学生则被同学排斥。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在与他人交往时,是否有一些普遍的原则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呢?

1.真诚原则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相互评价。中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非常渴望了解自己,而与人交往,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则是他们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对地,他们也非常在乎朋友眼中的自己,因而在与同学朋友相处时,真心实意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看法和感受,往往能赢得友谊,而口是心非、背后议论则是中学生最为讨厌的行为,这样做的后果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2.宽容原则

“宽以待人”是人际交往中重要原则之一。在日常的交往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矛盾和冲突并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那么“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态,往往能保证交往的顺利进行。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出错,如果我们太苛求于他人,就容易导致冲突的产生。比如有时我们与同学开玩笑,但对方却勃然大怒,弄得自己极为尴尬,如果我们一味固执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老想着对方给自己的难堪,那么这样的交往随时都会终止。但如果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也可能对方当时正好遇到了很烦恼的事情,那么他的反应就能被理解。所以有时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就能理解他人的反应,能“化干戈为玉帛”,当然也就更能豁达大度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位朋友,赢得更多的朋友。

3.平等原则

中学生在与同学朋友交往中,应秉承平等原则,任何一位同学,不管他的家庭经济地位如何,父母的职业如何,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如何,只要是班级的成员,是交往的对象,都需要站在同等的地位进行交往,任何人在交往中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当然也有相同的义务,在人际交往中,交往的双方总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当我们期望他人能友爱和尊重我们的同时,也需对对方表达自己的友爱和尊重之情。萧伯纳有一次写作休息时,和邻居的小女孩一起玩耍,当送小女孩回家时,他对小女孩说:“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妈妈,就说和你一起玩的是萧伯纳。”小女孩天真地回应说:“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告诉你妈妈,就说和你一起玩的是克里・佩思莱雅。”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时刻要记住,不管你自己的成绩有多好,做出过多大的贡献,在交往中,都不能高高在上,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4.信用原则

信用是指一个人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离不开信用。朋友之交,言而有信,许诺别人的事就要履行,这是信用原则的重要表现。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一个人经常向别人许诺,但是不认真履行,那么就给人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久而久之,别人就不会再相信他的话。一个经常开“空头支票”的人,往往在交往中就显得缺乏诚意,这是人际交往的大忌。同时守信用也是对他人尊重的一种表现,只有诚实守信,以诚待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显示自己的自信心,产生使人乐于与你交往的魅力。

三、人际交往的技巧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同学这样抱怨“我的同学不理我,我该怎么办”,“朋友很难过,我要怎么做才能安慰她呢”,“朋友欺骗了我,我该怎么做”,“我很想加入同学的讨论,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涉及交往的技巧,中学生都有着强烈的交往动机,但并不都能很好地处理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解决人际困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学会赞美

曾经有位小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他以为他能当上班长,但结果同学们没选他当班长,于是他就去请教他的爸爸,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当上班长,他的爸爸告诉了他三个字“赞美人”。这位小学生就学着去赞美他的同学,一个学期以后,他如愿当上了班长。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赞美别人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会使你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更有吸引力。那么你可能就会说:“如果我老是去赞美别人,人家会以为我是‘拍马屁’,给人感觉很虚伪。”赞美也是需要技巧的。在赞美他人时,你必须是真诚的,也就是说你真的认为这个人的某个方面是值得赞美的。因此,为了能做到真诚的赞美,你就应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真正找到这个人的可赞美之处。一个经常会真心赞美别人的人,往往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所以想赢得别人的喜爱吗?那么就试着去学会赞美。

2.认真倾听

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就是交谈,一个善于交谈的人,往往能更好地与朋友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发展友谊,而在交谈过程中,倾听是我们首先应该学会的一个技巧。当我们认真地倾听时,一方面能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不会遗漏,这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认真地倾听往往用非言语的方式在告诉对方,我很尊重你,非常注重你的谈话内容,有时这种非言语的方式所传递的信息更能让对方接受并认同,所以认真的倾听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技巧之一。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认真的倾听呢?首先,在聆听他人发言时,应正视对方,并能经常发出自己在专心倾听的信号,比如当对方与你目光交流时,一定要适时地点头以表示你正在倾听并且已经听明白了,鼓励对方继续;其次,在对方发言时,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言论,即使你内心有多么的不认同对方的言论,也请一定等对方的发言告一段落后,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三,在倾听时还需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即使对对方的言论不感兴趣,也应保持一种平静的情绪状态,不让对方感到扫兴或沮丧,尤其是当对方正在兴致勃勃地向你介绍什么时,厌烦的情绪往往会伤害对方,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3.给予他人表现的机会

有位中学生从小学习各种才艺,上中学后,他是班里的才子,不但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而且多才多艺,是班里的班长,一旦学校有什么活动需要班级派人去演出时,他都自己去,因为他的才艺常常能为班级赢得各种奖项。一开始,班里的同学都很为他高兴,他自己也很自豪,但时间长了以后,他发现当他在赢回这些奖项时,大家都有点无动于衷了。他觉得很纳闷,更让他不解的是,班里的同学似乎都在慢慢地疏远他,他变得不再被同学喜欢,他的朋友也开始远离他。其实任何人都渴望自己被他人肯定,尤其是朋友的肯定,因此在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也是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常见行为。如果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争先,时刻都想着如何表现自己,无形中可能就剥夺了朋友的表现机会,使朋友的才能无从体现,朋友还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妒忌心,如果不能照顾到朋友的这种心理,一味地因为要表现自己的才能剥夺朋友的表现机会,那么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朋友的远离。只有那些具备较高的才能,但又能适时地表现出自己小缺陷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人。

4.适当地自我暴露

人际交往讲究平等,讲究“礼尚往来”,朋友往往是那些能够分享彼此心事的人,心理学家们也认为,能把自我向别人敞开的人比自我封闭的人更能交往。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适时适当地自我暴露,是信任他人的表现,往往是更容易被别人接受,容易取信于人,其他人与之交往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更愿意与之接近。反之,如果一个人在与人交往时,时刻封闭自己,不愿意袒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态度,这会让人觉得其防备心很重,与之交往缺乏安全感。当然我们在做自我暴露时,也要讲究循序渐进,必须要双方都有自我暴露的意愿,而且愿意做深入了解,在这个前提下,一步一步地自我暴露,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彼此之间的了解就会变得更为深入。而如果交往中其中一方在交往之初就完全的自我暴露,尤其是在对方还没准备好要用这样的暴露来回报时就可能选择远离,从而保持适当的距离,因此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做自我暴露,但是这种自我暴露也要适时适当地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