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被盗后保护现场
家庭被盗案件发生后,事主及被害人如果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就能够弥补损失,并有助于公安机关及时将案件破获,消除安全隐患,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反之,可能再次受到罪犯的侵害,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害。
首先,保护好犯罪现场是事主和被害人的责任和义务,因为犯罪现场留有许多痕迹、物证,蕴藏着大量的犯罪信息,被盗家庭内杂乱不堪的状态能反映出作案的全过程,它对于我们认识犯罪和揭露犯罪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如果外人进去,一方面会有意无意地破坏犯罪痕迹、物证;另一方面又会留下新的痕迹,改变犯罪现场的原貌,给分辨、认识、鉴定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有的事主或被害人因缺乏保护现场的知识,缺乏对保护现场意义的认识,往往自己破坏了现场。例如:整理家什。家庭被盗后,由于双方之间的搏斗、扭打,现场往往显得杂乱不堪,桌凳掀翻,箱柜敞开,衣服等物散乱在地,瓶子、玻璃破碎。面对这一情形,被害人多会做一番清扫整理,将物件复原,把打碎的碎片扫去,这样就严重地破坏了现场的原始状态。
在偷盗过程中,犯罪分子翻箱倒柜地搜寻财物和现金,究竟被盗去了多少东西,被害人心中无数,待案犯逃离现场后,被害人急于查看箱子、抽屉,从而破坏了现场。另外,由于受到案犯的暴力恐吓,被害人神志处于暂时性的紊乱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危险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突降时,人会进入应激状态,此时人的内脏器官会发生一系列非特定的变化,外界的刺激信息经大脑中枢传到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素释放因子,又激发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人的身体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变化,从而使人的注意、知觉、感知的范围缩小,行为动作紊乱,语无伦次,精神恍惚,神志不定。这种现象在被害人受到案犯侵害时可能出现,犯罪分子离开后被害人还是不知所措,不知自己该做什么事情为好,于是在现场毫无目的地来回走动,摸摸这里,动动那里,结果破坏了现场。
此外,被害人如受伤程度比较重,应由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邻居、案件及早发现人救护到医院,或者打电话通知急救中心,由救护车送至医院抢救。如被害人生命垂危,护送人员除了积极抢救外,还应记下被害人所述的被害情况及犯罪分子的特征,这些情况对于侦破案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线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