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对教育管理原则的认识还不够明晰,在表述上也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状况,以致使相当一部分教育管理者出现无所适从或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将管理实践引入歧途。事实上,原则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管理原则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管理活动规律的法则,是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管理目标的制订、管理过程的安排、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方法的运用,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都必须遵循教育管理原则的要求进行。只有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效能,最终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

目前,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对教育管理原则的认识还不够明晰,在表述上也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状况,以致使相当一部分教育管理者出现无所适从或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将管理实践引入歧途。事实上,原则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者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在了解和掌握教育管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管理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行动准则,即教育管理原则。教育管理原则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稳定性、层次性的特点。这是因为:第一,原则是根据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原理的认识引申而来的,是人们规定的行动准则,原则的确定必须以客观真理为依据,而不能够主观臆断,凭空想当然。如正确的教育管理原则,是人们对一定社会教育目的、性质、任务和对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订的,因此是科学的。第二,管理原则是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这些经验是古今中外许许多多学校管理者长期以来积累的实践经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而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可以说它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用于指导实践,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第三,教育管理原则一旦确定,就不能朝令夕改,否则会使管理者无所适从。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教条,成为一套永不变调的“老和尚经”,它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说,相对稳定性是它的又一特点。第四,教育管理原则具有层次性的特点。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同层次的事物都具有各自的矛盾特殊性,都具有各自的特殊运动规律。因此,根据不同层次事物的特殊规律而制订的原则也就具有层次性。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实践作为一个领域具有足够的规模,具有自己的特征和独特性,即使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亦能独立地进行研究,用不着让其他学科来告诉教育管理应怎样掌握该领域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教育管理的方向性是教育管理的首要原则,它反映了教育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不同的国家与社会制度其方向性是各不相同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决定了教育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学校管理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制约的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坚持学校管理的社会主义方向,首先要坚持贯彻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贯彻方向性原则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其次要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办学规律之间的关系,使学校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整体性原则

按照系统原理,一切工作都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为了整体目标的实现,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不能搞平均主义。学校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学校中各个工作部门和工作项目又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面向整体,综合部署,合理组合,以求达到最佳状态。面向整体并不等于面面俱到,而是要局部服从全局。为了整体目标的实现,有些要素要好上加好,有的要素可以弱一些。从学校内部管理来讲,学校领导既要抓教师的教,又要抓学生的学;既要抓课内,又要抓课外;既要抓好教学工作,又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体育卫生、后勤保障工作;既要抓校内,又要抓校外。因此,学校领导对全校的工作要有一个全面安排,必须实行整体控制,学会“弹钢琴”。

(三)民主性原则

教育管理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项群众性劳动,单纯依靠领导者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和才能,要想搞好教育管理是不可能的。在各级学校,教职工是管理的对象,同时又是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是影响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贯彻民主性原则,动员教职工以多种形式参与管理,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提高管理效能。贯彻民主性原则首先要相信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作用;其次要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给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学校领导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在事关学校发展、教学质量、师生利益等大事情上都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不搞“一言堂”和命令主义,使主人翁意识成为每一个师生员工的自觉意愿。现代教育管理学研究证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程度不仅关系到教育民主管理理念的落实,还将直接影响教育管理质量的高低。

(四)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学校的全部管理活动都要渗透教育,使管理过程成为师生员工尤其是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它要求学校的各项工作、各项活动、各种设施对学生都要起到教育作用,要求学校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尽到教育的责任。这一原则也是教育管理区别于其他社会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教育管理要通过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来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育人环境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和文化环境(包括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学校传统等)。同时,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各种活动又要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在完成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要考虑自己的言行对受教育者所起的作用是否正确,使教育活动在管理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

(五)教学为主原则

教学为主原则是指在学校管理中,要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使教学成为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和传授知识联系在一起。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各有不同,而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功能则是不变的。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智力,养成品行,增强体质,最终获得全面发展,成长为有用之才,这是青少年成长的一般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校就是教学之地,它只能以教学为主,否则就不可能培养人才,学校自然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中心只有一个,就是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工作必须抓住教学这个中心,以教学工作带动其他工作,或者说围绕教学开展其他工作,才能够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六)计划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是科学管理的具体体现,是指教育管理者要通过编制各种管理计划,形成管理计划的体系,并以此组织、协调、控制全部教育管理活动,使教育事业的各项工作运转有序,保证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实行计划性管理,能够使全体人员了解教育管理的全貌、远景和方法,明确工作的方向和进程,明确各自的职责,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并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可以使教育事业各个部门主动地相互配合,工作更加协调,更有成效。学校的工作计划既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又是检查、总结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的依据。学校的总计划是全校师生员工的行动纲领,各部门和每一个成员都要据此制订出本部门和本人的工作计划,使全校工作上下配合,浑然一体,顺利开展。

(七)效益性原则

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管理对象中的各个要素的功能统一起来,从总体上予以放大,使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效益取决于目标和效率,目标正确,效率和效益成正比;目标错误,则效率和效益成反比。教育管理工作也要讲求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不是真正的科学管理者。教育管理的效益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最佳信息,获得最大的效果,力争一切工作的最优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要根据管理目标,合理地确立工作系统、职能机构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权利和分工,合理地组织各种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教育管理原则虽然是人们提出来的,但实际上它们是教育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这些原则都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和不可分割的。因此,必须灵活掌握、合理运用,决不能死搬硬套。

相关链接

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学校成为受欢迎的教育场所

专家和学校管理工作者对此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这些建议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条:

(1)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作为校长特别应该有自己鲜明的教育理念,有很强的事业心和成就动机,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

(2)关心学生的发展,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在品行上也能得到提高。学校要想方设法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进步的环境和氛围。

(3)关心教学,注重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校长能亲临课堂,观察课堂教学,为教学改进提出建议。学校有一套合理完备的教学制度,并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积极评价教师的教学创新。

建立一种和谐、整洁、组织有序的学校环境和文化氛围,学生感到安心、安全,教师感到快乐、幸福,有成就感,有归属感。

与社区、家长建立良好关系,有较强的社区意识,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家长也能对学校工作给予支持,乐于参与校务活动。

吴志宏.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