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校长为什么没有做出业绩
案例3-1 胡校长为什么没有做出业绩
胡校长上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出台了教师岗位责任制和学生分层次教育的措施。
在教师岗位责任制方面,胡校长规定:教案必须由校长领导下的办公会讨论认可后才能进课堂,即“集体备课”;批改的作业必须由教研员定月检查,写好总结,即为“课后反思”;教具的领取必须到位,并备案索查,即每课涉及的教具,都必须使用。
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胡校长遇到了一系列难题。有些教师的教案是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编写的,形式新颖独到,环节活泼有趣,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对学生启而不发。另外,学校没有充分的经费保证每个教师申请的教具都能及时到位,教师拿不到教具,不能落实教学计划,又不理解校长的苦衷,常为此抱怨。
胡校长的另一项改革是把毕业班分为三个层次,称为快班、中班和慢班。他认为快班以培养“精英”为主,占领教育领域的制高点,做足面上文章;中班以学习“技能技巧”为主,为社会劳动服务,实现教育目的;慢班以“丰富的课内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做到“一个也不能少”。他还强调,各层次班级学生要相互竞争,随时调换班级。
可是,改革后,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快班的同学骄傲自大,看不起其他班的同学,甚至连做人的道理也不懂,对教师极不尊重;中班的同学则不思进取,勉强度日;慢班同学则丧失自信,仇视快班同学。到了期末,统考的成绩并不理想。
面对这种情况,胡校长改变了策略,把对教师的管理放到了各个教研组,要求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可是新问题出现了。各教研组在经历了一年的“努力”后,把校长当成“朝令夕改”的主,认为这也只是一个形式。因而,每组形式化、走过场。最终这一策略也成了一纸空文。对毕业班学生,胡校长把少数人分到慢班,其余的都分到平行班。按理,这样总该可以保住大部分吧。可是,又难免有鱼龙混杂的嫌疑,效果也不理想。
改编自:程凤春主编.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思考问题
1.胡校长这些做法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
2.你认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3.你认为分层次教育是否可行,为什么?
■案例分析参考
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该实现有效的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质量的标志之一。案例中胡校长建立教师岗位责任制,实施学生分层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以促进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维护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规范教师教学行为,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案例中胡校长对教案必须由办公会讨论、批改的作业必须由教研员检查等规定机械死板,考核评价的实效性不强。足见,该校改革后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只停留在行政指令和领导干预的层面上,评价机制的杠杆作用没有发挥好,不能建立依靠科学的评价手段和学校规章来调动教师创造性的运行新机制,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从事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受到了遏制。教师疲于应付常规性工作,特别是烦琐的量化打分在很大程度上捆住了教师的手脚,使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教改,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使学生启而不发。
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置身于社会的大系统中,由此,在实施学校管理时,在考虑到社会相关制约因素的同时,依据学校师资力量、经济状况、文化发展等情况和需要,对学校管理的目标和过程分步、渐进地进行。案例中“学校没有充分的经费保证每个教师申请的教具及时到位”,从而未能将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国家课程标准往往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共性的要求多一些,但同时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着眼于时代的要求,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开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的差异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的班级教学,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并将学校教师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这种分层教学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有利于将各层次学生与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实施中必须加强教学管理,进行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首先是实行动态管理,即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成绩的升降情况相应地进行教学层次的调整,使之与实际情况相符,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体制创新,要大胆地进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多证制等改革尝试;最后是搞好常规管理,安排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实习,合理调度教室,安排好教学进程等。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管理制度下,分层次教学才能步入正轨,而并非向案例中那样人为地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