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局限与进一步研究
本文的研究中只有一个个案,但它代表的是我们所处城市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可以是已经建成的水木秦淮、正在招商的南京1949,或是正在建设的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等等。正如路易斯·芒福德指出的:城市首先是一个剧场。时尚街区的空间生产,突出反映了城市变迁过程中文化、资本等各种力量在这个大舞台的演出。
城市开发还在继续,城市记忆也在改变,中国城市正在以自己特有的理路前进。本文的考察只有一个个案,由此在实证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关于城市空间的演变需要更多的实证资料,并深入到理论层面思考城市空间的变迁,最终关注的当是城市社会中的人。
参考文献
1 包亚明,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 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学术月刊.2006(5)
3 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
4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 秦风.民国南京:1927—1949.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6 许纪霖,罗岗.帝国、都市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 叶志强.从想象到现场:都市文化的社会生态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2005(3)
8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9 张鸿雁.中国本土化城市形态论.城市问题,2006(8)
【点评】
空间的生产,既有列斐伏尔的资本主义生产逻辑,也是左金所说的城市象征的生产,更有索雅的第三空间的精神实在。现代城市空间的生产正在朝着地理的、物质的、表征的、象征的、文化的、精神的、资本的各个层面大规模推进。而其中时尚街区的空间生产因与消费主义、阶层心理、时尚符号、建筑地标、文化象征等媾和,开创了当代城市历史怀旧空间的集体记忆性的生产高潮。1912、1931、1949、1865、1970等等,这里的时间变成了空间。同时空间成为时间的结晶,在这些时尚街区中得到了完美演绎。可是在这一切的空间的表征下,真正表征的还是城市经济、资本、文化三者对于历史的共谋以及对于当下消费主义的捕获。从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城市时尚街区。本文作者对于南京1912这一个案时尚街区与消费休闲空间的全景式剖析,将空间的生产挖掘得淋漓尽致,为读者了解当代时尚空间的文化与社会意义提供了一个非常生动的读本。
【读者感言】
【注释】
(1)本文作者:邢宇宙,南京大学。
(2)曼纽尔·卡斯特.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刘益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40-241
(3)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7-38
(4)关于新都市社会学,可以参见曼纽尔·卡斯特《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中的文献回顾,也可参见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中关于“新马克思主义:从地点到空间”的评述。
(5)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9-10
(6)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9):40-41
(7)曼纽尔·卡斯特.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刘益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44
(8)曼纽尔·卡斯特.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刘益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55
(9)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2-53
(10)这些研究分析发表在由包亚明等主编的《都市与文化译丛》《都市与文化丛刊》《都市与文化论丛》等书系中。
(11)包亚明.上海酒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2)包亚明.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学术月刊,2006(5)
(13)张鸿雁.中国本土化城市形态论.城市问题,2006(8)
(14)南京1912街区简介.南京东方投资有限公司http://www.in1912.com/1912a.php.
(15)川洁.南京1912——让我们疯狂的地方.(2007-08-19).http://blog.sina.com.cn/s/blog4a53d5cd010004e5.html
(16)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江苏将建设“南京1949”主题创意旅游街区.中国旅游网.(2007-05-09).http://www.cnta.gov.cn/news-detail/newsshow.asp?id=A2007591749136415397
(17)包亚明.上海酒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43
(18)莎伦·左金.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1
(19)莎伦·左金.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10
(20)莎伦·左金.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17
(21)包亚明.上海酒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92
(22)魏伟.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研究资本扩张、空间分化和都市运动.社会,2007(2)
(23)陈蕊.城市客厅 南京1912,风情摇曳能几时?.江苏经济报,2004-12-29
(24)包亚明.上海酒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84
(25)He,Shenjing and Fulong Wu,2005转引自:魏伟.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研究资本扩张、空间分化和都市运动.社会,2007(2)
(26)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社会学研究,1999(6)
(27)马杰伟.酒吧工厂——南中国城市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8)马杰伟.酒吧工厂——南中国城市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9
(29)戴维·哈维.后现代状况.转引自: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109
(30)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