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的人本化

教育的人本化

时间:2023-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的人本化第一节 教育的人本化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出“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口号就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体现。近代以来,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对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的做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他看来,传统学校教育的一切主要是为教师的,而不是为儿童的。这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中心”为主旨的现代教育观的正式确立。爱因斯坦的人本教育观也值得我们思考。

教育的人本化

第一节 教育的人本化

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出“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口号就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体现。然而,这一思想的确立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和斗争的。

众所周知,传统教育强调“三中心”论,其中之一就是“教师中心”,教师站在讲台上,犹如阳光普照万物一般,课堂由教师支配,按教师预设的框架展开,学生被动的、像道具一般配合而已。直至今日,一些公开教学,在正式评课之后,一般会请授课教师说上几句。授课教师说的时候往往会提到学生的“配合”情况,课上得好,老师会谦虚地说上一句:“今天同学们配合得好。”如果课上得不怎么太好,教师会带着遗憾地说:“今天同学们配合得不好。”此话后面,实则是传统的理念。

近代以来,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1859~1952年)对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的做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传统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活动之中”。在他看来,传统学校教育的一切主要是为教师的,而不是为儿童的。所以,他提出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杜威提出,教师不应总是站在讲台上,他们应该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之中。这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中心”为主旨的现代教育观的正式确立。周贝隆在《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教育》一文中说:“前些年,教育部领导代表我国出席国际会议,我国的政府文件、发言稿中多次出现‘受教育者’一词,其英译难倒了教育部外语翻译的黄仕琦老先生。原来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受教育者’一词在英语中早已消亡,普通人不明其意,在现代英语词典中也无法查到。‘受教育者’的‘受’,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是被动的代名词。”

教育界曾讨论:“好成绩是教出来的吗?”起因是某校一学生上课不认真,课后被老师带回办公室“训话”,正在老师将要发话而未及开口之时,学生却抢先讲话了:“老师,你以为你教得好我就考得好呀?即使我考试得高分,那也不是因为你教得好,而是因为我学得好!”由此而引发这一讨论。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学生的话讲错了一半,又讲对了一半。好成绩是教出来的,但又不完全是教出来的!

爱因斯坦的人本教育观也值得我们思考。他说:“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学校不能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像是对待没有生命的“无机物”一般。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确实,我们的教育首先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某种人”,如果能够按照这样的理念,教师在思想负担上就能够轻松许多,就有可能真正地实现“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散文《土地》。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突然,有一位学生问道:“老师,既是野马,何来缰绳?”毫无准备的老师张口结舌。最后老师很不耐烦地说:“如果少钻牛角尖儿,你的学习成绩还会好些吧!”老师的回答使这位学生非常难堪,学习兴趣全无。

这是一个学生的内心阐述:我原来在小学是个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被老师否定了。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疑义,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当我还要再问时,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着点嘲笑的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齐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挑刺”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一些人以为,“以人为本”就是不能管得太多、太严,似乎严格管理就是“不人性化”,就是不以人为本了。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说:“老师,你怎么不以人为本了?”其实,这里有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国人习惯于平面思维,将两个相对应的东西放在一个平面上,很容易得出一个“非此即彼”、“有我无你”的排他性的结论,比如,在对待启发式与灌输式、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等问题上莫不如此。今天看来,我们很多时候应该作些立体思维,把不同要素放在不同的立面上,你会发现它们原来是可以共存共生的。“以人为本”绝对不是不要严格管理,而主要是指管理方式上应该柔性,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应该从“目中无人”到“目中有人”,将学生视为有独立人格的人,不能如对待无生命的“无机物”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