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二节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具有教学与组织管理的双重任务。师生关系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又是一种特定的“心理交流”的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位优秀教师,就是一位开发人才资源的科学家、专门家。教师不仅是经师,还是人师。从上面教师同学的多重关系和教师的职能来看,教师必然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为学生的一生成长负责,教师必须勇于担此重任。
一、师生平等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可以越俎代庖地主宰一切,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和绝对服从的地位。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
首先,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上说,人际关系是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任何彼此不尊重的现象都是不准许的。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要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学生对老师要尊敬和信赖。
其次,从师生的多重人际关系看,教师与学生不仅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正式人际关系,还存在朋友之间的非正式人际关系。而朋友的关系就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和信任的。
再次,从素质教育角度上谈,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总是处在老师随心所欲提来提去的“泥人”地位或像教师灌输的“容器”一样是不能实现的。而只有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处在平等地位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来实现,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二、教师的爱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最活跃的。教师、学生都是有情感、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师生在情感交融,进而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情感将会滋润认识活动。所以,师生间的感情有着重要教学功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尊师爱生,而其主导方面是爱生。教师对学生无私的深挚的爱,不仅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更是教学成功的前提。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如下功能:
(一)唤醒动力的激发功能
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和植物生长依赖于雨露阳光一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离不开教师的爱,毫不夸张地说,师爱是青少年学生生理发育、心理发展不可缺少的“雨露阳光”。对于学龄前的儿童,父母的爱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必要条件。入学后,教师的爱则是他们成长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有人考察证明,出生后离开母亲的关怀照顾,被送到孤儿院的儿童,尽管物质生活有保障,但其心理与正常儿童不同,有恶化迹象,智力水平下降。日本心理学家葛森指出,青少年有五种最关心的事情,其中居第一位的是“关心教师和自己的关系”。
我们从日常的观察中也都看得到,学生普遍希望和渴求得到老师的喜爱与器重,也十分珍惜老师的爱,他们很小心接近老师,注意观察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学生年龄越低,对这方面的反应越强烈。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个动作都会在他们心灵的池水中击起层层涟漪,师爱是最能使学生心灵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从心理效应看,教师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信任,生活上的关心体贴,思想上的耐心教育,会唤起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受到尊重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有利于发展自我价值感、成就感。特别是教师的爱抚、赞赏、表扬,常使他们激动不已,愉快、欢乐、兴奋、自豪,乃至彻夜难眠。伟大的师爱孕育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对理想有了追求的目标,对学习有了兴趣和愿望,奋发向上。这就是丁溶老师说的“用教师生命之火,点燃学生生命之火”的伟大教育力量之所在!
反之,学生缺少教师的爱,则会在心理上产生负向效应。教师冷酷的表情、粗暴的方法,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造成学习不求进取,生活失去信念,乃至自卑、绝望。这无异于对学生前途的断送和对未来的扼杀。诚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凡是教师缺少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发展。”
期望是师爱转化成学生前进动力的媒介。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所做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证明,教师热切地期待,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激发起学生潜在力量,使学生如老师希冀那样有所进步。如有位同学说得好:“当老师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我的学习劲头就上来了。”总之,师爱是激发、感召、唤醒学生进取心,上进心的一剂“良药”,是理想、抱负的“生长素”,是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二)情通理达的疏导功能
一个软的不吃、硬的不怕,“刀枪不入”的后进生,在家长棍棒、皮带下可能“无所畏惧”,不流一滴眼泪,但他们有时在师爱的一件小事的感召下,可能热泪流淌,泣不成声,这便是师爱的教育威力。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学生对来自教育者的教育是否接受,不仅仅取决于讲的道理是否正确,还要看师生的感情如何。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赞可夫说过:“儿童对教师的好感,反映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报答教师的爱。”尊师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是对“教师爱生”的反应。所以,教师只有首先真诚地爱学生,和学生心心相印,忧喜与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也就是这个道理。心理相容,感情融洽,严厉的批评,也能心悦诚服;感情相悖,金玉良言也充耳不闻。这是因为“情不通”则“理不达”。中国有句老话:“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教师在教学上也更能取得成果。
三、教师的威信
教师在学生中建立崇高的威信是优化师生关系的又一重要条件。
预备铃响后,新教师小唐站在教室门口,面对仍在吵吵嚷嚷的学生一筹莫展!可他看看邻班教室的学生也是如此,便又松了一口气。
突然,邻班教室安静下来了。唐老师感到十分好奇,转身一看,原来是邻班的崔老师也站到了教室门口。崔老师上课纪律特好,倒没想到竟如此“立竿见影”。下课后便请教崔老师,问有何“秘诀”。崔老师笑而不答。追问再三,他才说这没有什么奥秘,只要注意做到三件事就行:第一,要会上课,一丝不苟地把课教好,使学生喜欢听你的课;第二,对学习,对课堂纪律有严格的、一贯的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要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觉得你既严肃又和蔼可亲;第三,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人师表。
这三点意见表面平淡无奇,实质却字字句句重千斤。集中体现了一种力量——威望效应。教师的威信在组织教学中产生了神奇的作用。
威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在教师组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个在学生心目中享有威信的教师来上课,全班同学情绪振奋,注意力集中,课前急不可待,课中认真学习怕下课。而一个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的教师来上课,学生马上感到“没劲”,无精打采,课堂上注意力分散,表现出厌烦,心中想的不是如何配合老师上好课,而想的是如何“对付”老师,“应付”这节课。
在优化师生关系和加强课堂管理中,教师必须重视威信的作用。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威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经过不断的努力逐步积累起来的。研究表明,教师的以下做法和表现容易丧失威信:
(一)缺少爱岗敬业精神。如上课懒懒散散,打了铃以后才匆匆赶来,备课不认真,甚至连教案也不带。上辅导课时常带着自己的私活来做等。这样的教师,要求再严,学生也不会服。
(二)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好,被学生视为“无能”的教师。
(三)对学生的要求虎头蛇尾。有的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但说过以后没有检查,也没有督促,如此三番五次,学生摸到了老师的底,便再也不会把老师的要求当作一回事了。
(四)随便向学生许愿,但总是不兑现。如对学生说:“你们认真听课,下节课我给你们讲故事。”过后没有那么回事,学生知道是哄他们,教师的话没有力量了。
(五)有的老师软弱无能,工作缺乏魄力,学生说他“粘粘糊糊像面团”,这样的教师说话也没有人听。
(六)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明知错了,也要强词夺理,或者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不能以身作则。
(七)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打骂体罚学生不仅有损教师的形象,是师德和教育法规不允许的,而且在学生心目中是无能的表现。这自然会丧失教师的威信。
杰西德调查发现,学生讨厌的老师有十几条缺点:1.一向训人;2过严;3.情绪不稳定和不好;4.留做不出来的作业;5.不耐心;6.不和学生在一起;7.讨厌学生;8.服装不整齐;9.不笑;10.说坏话;11.体罚学生;12.不公平;13.偏爱;14.教法不定;15.不容易接近。以上这些做法教师应引以为戒。
自然,教师威信易于丧失之处,恰是教师威信建立之处。通常来说,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威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热爱教育事业。魏书生之所以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信赖是他痴心教育事业。为了能当老师,他曾提出过150多次申请。有事业心的人,才会有责任心,才能一丝不苟地工作,才能努力探索教育规律。可见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威信形成的关键。
(二)知识渊博。有些教师之所以威信低就是因为业务水平低。有些老师由于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课讲得特好,使学生很佩服,就一下子把威信提上来了。
(三)教育方法得当。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讲究方法,尊重信任学生,虚怀若谷,以理服人,讲究分寸,耐心、豁达,避免冲突,受学生欢迎。
(四)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还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先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教师言而有信,时时处处给学生作出示范和榜样,威信就会逐渐建立起来。
(五)讲究仪表。教师不讲卫生,懒散,不修边幅,衣冠不整,对人粗野,遇事敷衍等也会降低威信。所以教师要讲究仪表风度,给以气质非凡、衣冠整齐朴素之感。
前苏联政治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完全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假如教师能够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精湛的教学艺术能打开学生的智慧之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