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新校区周边地区的发展
始于上世纪末的高等教育扩招,促进了很多高等学校在城市周边欠发达地区建设新的校区,而正是这些新校区无意之间成就了周边学区商铺的兴旺繁盛,进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南京大学浦口新校区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新校区
学校周边地区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正如一个校区的建立有周边配套一样,学校的周边设施也会得到不断完善,如饮食、住宿、交通、娱乐、购物、休闲等。这些服务性经济给当地的第三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
生意最好的当属饮食业了。学校周边餐厅的小吃风味独特,生意也是风风火火。南京大学浦口校区附近的一位饭店老板点出了生意红火的原因,“我们这些小店面的主要顾客就是对面过来的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消费能力已经很高了,每天中午和晚上这里每家饭店都爆满,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在这里排队等座位。这也是没办法,学校里的食堂学生早就吃腻了,周围能够给这些学生提供消费的场所又非常少,就便宜了我们这些开在对面的饭店”。
这是学校对周边地区经济直接、明显的影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也加快了周边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同时加快了周边居民的职业领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还是以南京大学浦口新校区为例,周边地区本来是以第一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村,在高新区、南京大学浦口新校区进入以后,产业结构迅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农村转变成了现在的路西社区。在高新区、南京大学浦口新校区建成之前,当地农业人口占到90%以上,而被征地以后这个数字骤然降到了10%以下,现在只有很小一部分已在征地范围内还未被正式征地的农户在从事自给的农业生产。大部分的劳动力都进入了高新区的工厂、或从事学校周边服务业,从而使第二、第三产业人数比例迅速上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人进入了社区,有了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从种种迹象来看,大学新校区周边的发展与大学新校区的进驻是密切联系的。大学新校区作为城市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可以理解为城市化的“增长极”。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发展则是在增长极的因果累积作用下形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