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派的作用
第五节 科学学派的作用
所谓科学学派,是由最负盛名的学术导师领导的,在某一学术领域中从事学术研究的科学家集团。科学学派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现象。从历史上看,什么时候学派兴旺发达,则那个时期的学术研究就欣欣向荣。一个国家拥有的科学学派越多,这个国家就拥有更多的科学天才,拥有最多的先进成果,也有最强的竞争力。
1.“无形的学院”
在谈到学派的作用时,有人说:学派是“无形的学院”[9]。俄国思想家普列汉诺夫也说过:“在一个天才人物的周围通常有整个学派出现。”这说明,学派与人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派是由天才人物领导的,是由杰出科学家组成的,同时,它又是造就优秀人才的地方。
一个科学学派对于培养人才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
一是学派的继承作用。科学学派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这就是它的继承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师承效应”。一个学派的产生,是通过长期研究而逐步形成的。作为一个学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德高望重的学术导师,并能团结一群科学精英;二是要有主导的研究方向,并且形成了有代表性的重大学术理论;三是在学术界必须得到一部分科学家的支持,并自愿参加学派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从这些条件看,一个学派的确是一个很理想的学术研究集体,也是一个最佳的创造环境。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概率比任何地方都要高。
学派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一辈科学家所创立的科学事业要能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二是要培养出优秀科学人才。这两者在一般的情况下是统一的,但有时候又不排除老师让学生另辟蹊径,发展新兴学科。在科学史上,培养人才最著名的学派要算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了。这个实验室创建于1871年,是以当时剑桥大学校长卡文迪什(William Cavendish)的名字命名的,实验室主任由物理系系主任兼任。这个实验室是一个科学发明的中心,物理学上的许多重大成就都与卡文迪什实验室有关。这个实验室在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的领导下,形成了一种优良的传统,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的人。在一个多世纪里,这里先后有二十余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名师出高徒,这在卡文迪什实验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是汤姆逊的学生,而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又是卢瑟福的学生,他们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后来,玻尔回到了丹麦,又创立了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领导理论物理研究长达42年,成绩卓著,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其中有8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是学派的辐射作用。一个学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它犹如一座炽燃的熔炉,向四周辐射光和热。学派的辐射作用,主要是通过学术导师的指引、优良学风的传播和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得以发挥的。一个学派,无论是出于推进科学事业的进步,或是扩大学派的影响的目的,都会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学术思想。费米和爱因斯坦都说过:“我们绝没有研究的机密,同时更欢迎任何问学的人。”在科学史上,科学大师们都有很高的思想境界,他们不仅愿意把自己的学问无保留地奉献给年轻人,而且为了让他们超过自己,宁愿自己黯然失色。
科学发明家们不仅仅是看到发明的重要,他们还时刻关心着人才的培养。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利比(Willard Frank Libby,1908—1980)认为:“培养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其重要性如同在科学中发现极其重要的定理,至少对于我来说是如此。”科学发明家们在识别人才上是富有经验的,成功率也是很高的。因为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创造型人才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并且知道应当如何培养他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鲍林曾说:“我对青年人主要是发现他们的智力。”汤姆逊挑选人才的标准是:“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开始一个新的方向的人。”
美国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堪称20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高技术产业的兴起,美国形成了东、西两个科学重镇,东部以波士顿为中心,西部以旧金山为中心。据统计,加州拥有全美20%的科学家,拥有36%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都分布在伯克莱、斯坦福、洛杉矶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并且围绕着他们形成了许多科学学派。科学学派对于这些学校的发展和提高起了极大的辐射作用,营造了一种民主、竞争、创新的学风,激励了大批优秀人才的成长。
2.学术交流的中心
科学研究与科学情报的交流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展,都为科学情报增添了新的内容,而科学研究每前进一步,又需要科学情报为它服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科学情报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促进科学研究,而且还可以将其转化为智力和生产力。
在科学上的学术交流,可以分为学术资料的交流和学术思想的交流,前者可以传播知识和信息,后者往往导致新思想、新发明的诞生。为什么在科学学派里,最容易产生新的成果呢?除了那些科学大师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外,还由于经常地开展学术交流。这种在高智力上的交流切磋,就是各种创造思维的再组合,可以激励出更多的新思想来。一个学派不仅要在内部进行交流,还必须同其他学派进行交流,如果不善于吸取各家之长,那么它也就很难再发展了。
从历史上看,很多科学学派的产生,其本身就是学术交流的产物。奥地利的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进行交流与合作,成功地进行了果蝇试验,从而共同成为遗传学的创始人。作为学术交流出成果的例子,控制论学派的形成是最有代表性的。控制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原来,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罗森勃吕特等一批科学家利用每月聚餐的方式,组织科学方法论或多学科的讨论会,参加的有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医学家等。他们广泛地涉猎,自由地交流,热烈地讨论,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的学术精神。他们坚持不懈,相互切磋,因而在日后的科学研究上,分别登上了科学的高峰。维纳创立了控制论,罗森勃吕特成为控制论和人工智能的奠基人,而别格罗和戈德斯汀也成了电子计算科学的大师。
3.学术争鸣的园地
科学史表明,学派之间的自由讨论与争鸣是导致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过群芳争艳的繁荣学术局面,并且诞生了我国最早的学派。在这个时期,产生了诸子百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出现了像孔子、孟子、荀子等一批有影响的思想家,他们对我国数千年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的学术争鸣在18世纪也出现过兴盛时期。那时,恰逢欧洲的思想启蒙时代,科学团体与新的科学思潮风起云涌。在科学史上,在科学家中有“观察家”和“理论家”两大派别。自18世纪以后,“观察家”们获得了很多的事实论据,希望寻求解释事实的理论;而“理论家”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理论,又需要寻求事实。于是,便出现了科学上两派的争鸣。在科学史上,欧洲是学术交流的中心,也产生过许多有重大影响的学派,所以在20世纪以前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要到欧洲留学或进行合作研究。近代科学技术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那时的科学中心在意大利。后来,世界科研中心逐步地由英国(17世纪60年代至18世纪)向法国(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德国(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转移。为什么在长达400年间,欧洲一直成为世界的科研中心呢?这是因为,历史上的前三次产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科学研究与产业革命是相互促进的。此外,当时欧洲的科学学派和自由争鸣的风气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又转移到了美国。这不是偶然的,除了经济发展的背景以外,同美国在科学研究上的一系列的开明学术政策有关。这些政策包括:实行学术民主自由,不讲资历讲才华,不受传统政治和社会观念的束缚,大量引进优秀的科学人才,等等。例如,从1949年至1969年的20年中,共有14.3万高级专门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往美国,平均每年有7100多人流入。在20年中,这些人至少为美国创造了630亿美元的财富。所以,美国前国务卿腊斯克就说过:“专家入境,如果认真地对其进行安排的话,可以变成我们民族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对比之下,英国就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据统计,英国理论与实验物理已从世界第2位下降到第4位,生物医学和遗传学也落后于美国而处于第2位。究其原因,主要是英国的人才外流。据统计,有25%的皇家学会会员在国外工作,每年至少有1000名出色的科学家流到国外去。人才的流入与流出是一种表面现象,实质上反映了国家为科学家们所提供的研究和生活条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民主自由的研究风气。
对一个国家来说,有没有民主和自由争鸣的气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学事业能不能兴旺发达;对于一个学术研究单位来说,有没有民主与自由争鸣的气氛,关系到具体学科能不能向前发展。在科学史上,学术争鸣推动科学发展的事例很多。例如,关于分子生物学起源问题曾存在两个学派,一派以英国的结晶学家布拉格为代表,主张“结构和三维学说”;另一派以美国的噬菌组的德尔布吕克为代表,坚持“遗传学和一维学说”。两派争论很久,但统一不起来。后来,英国的克拉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h,1916—2004)和美国的沃森(James Dewey Watson,1928—)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把这两派统一起来了。在科学上,有不一致的看法是正常的,真理总是越辩越明,从不一致到统一,这似乎也是一条普遍的认识规律。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2-303.
[2]参考消息,1985-04-20.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93.
[4]人民日报,1988-11-11.
[5]转引自杨建邺.合作品质——大学的核心[N].中国图书商报,2007-04-03.
[6][美]S.阿瑞提,著.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14.
[7]外国教育资料,1986(1).
[8][美]特丽萨·M.艾曼贝尔,著.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方展面,文新华,胡文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180.
[9]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1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