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代国际体系和大国间的战争

近代国际体系和大国间的战争

时间:2023-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国际体系和大国间的战争一、近代国际体系和大国间的战争由于受制于东西方大国,东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固然离不开各民族自己长期不懈争取独立的斗争,但更是近代国际关系框架内大国角逐的结果。由于东欧是帝国争霸的主要场所,影响东欧近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另一个外部因素就是帝国之间的战争。在英国和普鲁士的干预下,奥地利与奥斯曼帝国缔结和约并撤出在这次战争中所占领的地区。

近代国际体系和大国间的战争

一、近代国际体系和大国间的战争

由于受制于东西方大国,东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固然离不开各民族自己长期不懈争取独立的斗争,但更是近代国际关系框架内大国角逐的结果。

自国家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就有了国际关系。不过,近代之前的国际关系要么是相邻国家之间的交往,要么是地区性国家之间的交往,其范围和程度还都有限。全球性的、全方位的和内容更为深刻的国际关系是在近代形成的,其标志就是发生在1618—1648年间的三十年战争和结束这场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the Treaty of Westphalia)。尽管这场战争和这个条约还算不上是全球性的,但是,“这两大事件都有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前者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形成,是第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在欧洲宣告了新的政治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诞生;后者是欧洲第一次重大的国际会议,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矛盾和国际战争的先例,对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上一章曾提到过,三十年战争并不是单一的战争,而是由欧洲许多国家出于宗教的、王朝的、领土的、贸易的等方面原因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组成。三十年战争的结局也并非一些国家的胜利和另一些国家的失败,而是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来解决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战争问题。《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意义不在于为一场战争盖棺论定,而是制定出一种国际法则,即用召开国际会议和缔结国际条约的方式来维护世界的秩序和安全,三十年战争之后形成的就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确立是以均势的大国作为支撑骨架,如英国、法国、瑞典、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沙皇俄国等。第二,在这个国际体系中,东欧不过是周边大国的角斗场所,对国际体系可依附、可利用,但不能主宰、更不能改变。

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均势只是相对的,由此形成的稳定局面也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里。随着各大国的兴衰更替,这种稳定又将被战争所打破,然后再出现新的均势和新的国际体系。在三十年战争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中,随着奥斯曼帝国、西班牙、荷兰、瑞典的衰落和英国、法国、沙皇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崛起,这些大国之间又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如奥土战争、俄土战争、北方大战、七年战争、俄法战争等,最终在1814年打败拿破仑帝国之后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确立了维也纳体系(Vienna System)。维也纳体系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的巴黎和会又形成了凡尔赛体系。

东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这些国际体系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些国际体系本身的产物。东欧地区各民族从没停止过反抗外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但这种斗争只有与国际体系不相冲突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由于东欧是帝国争霸的主要场所,影响东欧近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另一个外部因素就是帝国之间的战争。大国之间的争霸斗争一方面给东欧地区带来了无限的灾难,另一方面也给这里被压迫民族带来了独立的机遇,使它们有可能乘压迫者被打败或被削弱的时候而争取自由和解放。东欧被压迫民族常常将获得解放的希望寄托在某个大国身上,可这些大国的主要目的却是谋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这些民族的自由和解放。对东欧被压迫民族来说,大国争霸的结果时常是前门驱狼,后门入虎,它们与大国之间有着一种情感更为复杂的关系。在这方面,奥土战争、俄土战争以及在这些战争过程中东欧地区同奥地利、俄罗斯的关系就非常典型。

先看奥土战争。

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后,试图向西、向北进一步扩张。与此同时,神圣罗马帝国中最为强大的奥地利也想向南、向东拓展自己的疆界。两大帝国在势力触角相重叠的时候便发生了冲突,而冲突发生的地区就在中欧和东南欧的联结处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奥地利同土耳其之间的冲突从16世纪末就开始了,但发展成为战争是从17世纪后期开始的,持续了一百来年,其中规模较大的战争有四次。第一次发生在1683—1699年间。土耳其在法国的唆使下对奥地利发动战争,一度包围了维也纳,奥地利皇帝出逃。但是,由于奥地利人民奋起抵抗,也由于波、俄等国结成了反土同盟,奥地利军队1697年在泽塔战役(the Battle of Zeta)中大获全胜。根据1699年1月签订《卡尔洛维茨和约》(the Treaty of Karlowitz),原为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匈牙利、除巴拉特(Balart)之外的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都划归了奥地利。第二次发生在1716—1718年。奥地利军队1716年攻占了土耳其统治下的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1717年又攻克了奥斯曼帝国在东欧的重镇贝尔格莱德,奥斯曼军队投降。根据1718年签订《帕萨罗维茨和约》(the Treaty of Passarowitz),奥地利从奥斯曼帝国手里夺取了巴拉特,包括贝尔格莱德在内的塞尔维亚北部地区、波斯尼亚北部以及斯洛文尼亚和瓦拉几亚的部分领土。同时,奥地利还取得在奥斯曼帝国和地中海的自由贸易权。第三次发生在1737—1749年间。1737年,奥地利作为盟国支持俄国,参加俄土战争,但开战后连遭败绩。根据1739年签订的《贝尔格莱德和约》,奥斯曼帝国收回了《波沙列瓦茨和约》失去的大部分领土。第四次发生在1788—1790年间。为了履行与俄国订立的同盟约条,奥地利再次参加俄土战争。开始时也遭败绩,但在俄军胜利的配合下,奥地利军队先后占领布加勒斯特、贝尔格莱德等地。在英国和普鲁士的干预下,奥地利与奥斯曼帝国缔结和约并撤出在这次战争中所占领的地区。通过这些战争,奥地利逐渐控制了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与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

再看俄土战争。

几乎在与奥地利进行战争的同时,奥斯曼帝国还与向黑海和巴尔干地区扩张的沙皇俄国发生冲突,持续的时间长达两个多世纪。沙皇俄国从16世纪末开始向外扩张,到17世纪末的时候,其疆界东达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the Argun River)一带,西至第聂伯河上游,北抵北冰洋(Arctic Ocean),南到里海(Caspian Sea)北岸,已经成了一个地跨欧亚的封建帝国。但是,野心勃勃的沙皇俄国并未满足于此,从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1682—1725年在位)开始进一步向外扩张,而中欧和东南欧就是它的主要目标。沙皇俄国与奥地利、普鲁士争夺中欧的波兰,与土耳其争夺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前者导致波兰三次被瓜分,后者则造成沙皇俄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长期战争。

俄土之间的冲突从争夺波兰开始。波兰是中欧大国时,与俄罗斯为争夺乌克兰曾发生长达13年的战争(1654—1667年),1667年初两国签订了《安德鲁索沃条约》(the Treaty of Andrusovo),平分了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归俄国,基辅和周围地区由俄国治理两年,而第聂伯河右岸归波兰。为了防止俄国并吞乌克兰,土耳其于1672年攻占了波兰南部的波多利亚(Podolia)并试图夺得第聂伯河右岸地区。由于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俄国于1677年夏天出兵占领了齐吉林,开始同土耳其争夺第聂伯河右岸的战争。这次战争进行了近4年,1681年4月,两国签署了停战协定,土耳其认可了俄国并吞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的现实。这个为期20年的停战协定很快又被新的战争所打破。1686年,彼得一世将波兰所占基辅及周围地区收归己有之后,为南下夺得黑海的出海口,从1695年开始率兵攻打亚速海东北部的土耳其要塞。1700年,土耳其军队投降,俄军夺得了亚速要塞及附近地区。由于亚速要塞扼守通向亚速海的要道,俄土之间又进行了反复的争夺。在1710—1713年的战争中,土耳其的军队大败俄军,夺回了亚速海。可没过几年,经过两国1735—1739年之战,亚速海又重新落到俄国手中。在接下来发生的1768—1774年、1787—1791年、1806—1812年、1828—1829年的战争中,土耳其都遭大败,被迫签订了《库楚克开纳吉和约》(the Treaty of Kyuchuk Kainardzha)、《雅西和约》(the Treaty of Jassy)、《布加勒斯特和约》(the Treaty of Bucharest)和《亚得里亚堡和约》(the Treaty of Adrianople),结果多瑙河河口地区和高加索的黑海沿岸大部都划归了俄国。但是,事情到此并没有完。1853年7月,俄国军队占领多瑙河下游的罗马尼亚大公国,土耳其在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下对俄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由此爆发。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俄国遭受了失败,被迫签署了《巴黎和约》(the Paris Peace Treaty)。根据这个和约,俄国交出多瑙河口的比萨拉比亚,保证土耳其领土的完整,黑海中立化,多瑙河向各国的船只开放。

19世纪70年代,巴尔干半岛上的被压迫民族相继爆发了反土耳其统治的起义。1875年7月,黑塞哥维那省爆发了信奉基督教的居民的武装起义,起义获得了相邻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人民的支持。不久,保加利亚也爆发了反抗土耳其的武装起义。这些被压迫民族希望能得到俄国的支持,而俄国也想利用这些机会把自己的势力向巴尔干扩张。为了消除奥匈帝国的担心,1877年俄国在与奥匈帝国签订的《布达佩斯协定》(the Treaty of Budapest)中保证,波黑两省归奥匈帝国所有,塞尔维亚和黑山作为俄奥军队的缓冲地带,不允许巴尔干半岛上出现一个大的斯拉夫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塞萨利、伊庇鲁斯和克里特并入希腊,君士坦丁堡成为自由市。在确保奥匈帝国中立后,俄国1877年4月又对土耳其宣战。随后,俄军6月渡过多瑙河,7月占领了巴尔干山脉的自普卡隘口(the Shipka Pass)并逼近亚得里亚堡,12月攻陷普利佛(Plevna)那后开始向君士坦丁堡挺进。土耳其全线溃败,1878年1月被迫签订了《圣斯特法诺和约》(the Treaty of San Stefano)。根据这个和约,土耳其正式承认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的独立,保加利亚成为受俄国保护的自治公国,比萨拉比亚和土耳其东部的卡尔斯(Karls)、阿尔达汉(Ardahan)等战略要地落入俄国手中。

就像奥地利那样,俄国通过这些战争也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到中欧的东部和巴尔干半岛东部,同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波黑、黑山等形成了特殊的关系。在对1877—1878年俄土战争的看法上,正因如此,有人认为俄国是解放者,有人则认为俄国是扩张主义者,还有人认为俄国在战争中虽然追求它的掠夺目的,但客观结果却是进步性的。[2]这种争论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反映出了俄土战争以后俄国与巴尔干半岛东半部被压迫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国际体系和大国之间的战争不仅制约了东欧地区民族独立的程度、近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先后,而且还将东欧国家与不同的大国或大国集团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民族重新独立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并没有改变它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依附地位,“它们又变成了大国的工具和走卒”[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