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巴尔干战争
一、两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以俄国、英国和法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与以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为首的同盟国集团之间,但是,它的序幕却是两次巴尔干战争。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1866年普奥战争之后,奥地利与匈牙利贵族达成妥协,于次年成立了二元君主制的奥匈帝国。虽然被排斥出德意志,奥地利与德国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没有中断。为了与东边的俄国和西边的法国进行抗衡,1879年,统一后的德国便与奥匈帝国结成同盟。1882年,与法国激烈争夺北非突尼斯的意大利分别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签约,也加入了同盟国集团。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后,罗退尔领地的南部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意大利。可在以后的近千年中,意大利先后受法国和奥地利的统治并长期处于分裂的局面。1870年统一了亚平宁半岛后,意大利原打算在俾斯麦的支持下占领北非,没想到法国却于1881年捷足先登。盛怒之下,意大利不顾法国曾有助过它的统一,不顾在亚得里亚海彼岸的巴尔干半岛上与奥匈帝国有矛盾,投入了后者的怀抱,组成了三国同盟。以后,它们分别于1887年、1891年、1902年和1912年四次重新修订同盟条约。1883年10月,罗马尼亚为了阻止俄国向巴尔干半岛渗透与奥匈帝国订立了同盟条约,成为三国同盟中的一个小兄弟。为了遏制同盟咄咄逼人的对外扩张态势,保持自己在欧洲乃至世界的优势,至少要保持一个“均势”,法国与俄国在1891年和1894年缔结协约。法国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想洗掉1871年普法战争的耻辱,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另一方面也想借助英国的力量与德国在北部非洲角逐。接着,英国也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在1902年同远东的日本结盟后,又于1904年和宿敌法国尽释前嫌,签订了协约。这样一来,德国是英国的敌人,也是俄国的敌人;法国是英国的盟友,也是俄国的盟友。正是由于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因素,英国与俄国于1907年也签订协约。这样,法国、英国和俄国建立了另一个军事集团,即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矛盾与冲突最早发生在东欧地区的巴尔干半岛上。俄土战争之后,土耳其被迫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等国的统一或独立,割让卡尔斯(Kars)和巴统(Batumi)给俄国,它在巴尔干半岛上的领土只剩下了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色雷斯。就在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岛的影响日益收缩的同时,德国、奥匈帝国、俄国、意大利等列强加紧了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渗透和争夺。对巴尔干半岛上的这些小国来说,真正的独立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以南斯拉夫民族为例,“20世纪初,欧洲列强加剧了争夺巴尔干的斗争,致使南斯拉夫生活在5个国家的统治、11个省政府和13种不同的立法制度下”[48]。
面对诸多虎视眈眈的列强,巴尔干各民族在历史上首次结成同盟。1908年,奥匈帝国利用土耳其发生内乱的机会宣布并吞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对奥匈此举极为不满,在俄国的支持下与黑山一起准备进行武装抗衡,而奥匈帝国则在德国的支持下陈兵边境。最终由于日俄战争之后力不从心的俄国退却,奥匈帝国将波黑收归己有。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深感大国靠不住,决心联合起来反抗土耳其。1911年意大利和土耳其发生战争,土耳其大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利用这个机会于1912年3月签订了反对土耳其的同盟条约,5月希腊与保加利亚也订立了相同的条约,8月黑山也加入进来,巴尔干半岛上的四个小国结成了反对土耳其的军事政治同盟。在这个同盟的背后有俄国的积极支持和法国、英国的赞同。表面上,巴尔干同盟反对的是强弩之末的土耳其,而真正目的是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这个地区的国家和民族首次、也是历史上仅有的一次反对共同敌人。它的直接起因就是马其顿问题的国际化。所谓马其顿问题,主要是马其顿的归属和独立。除了10世纪后半期和11世纪初出现过一个短暂的独立国家外,马其顿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是大国或周边国家争夺的对象。1877—1878年俄土战争后,《圣斯特法诺和约》将马其顿的奥赫里德、斯科普里、塞雷等地划给了保加利亚,但随后的柏林会议否决了这一条款,马其顿仍留在奥斯曼版图内。到20世纪初,马其顿的归属问题更加严重。“土耳其想保住这片领土,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觊觎马其顿,大国英、俄、奥、德或直接干预或通过支持地区代理人对马其顿的争夺维护其在巴尔干的利益”[49]。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按照1878年的《柏林条约》规定,土耳其应在马其顿和色雷斯进行改革,给予那里的民族自治权利,基督教的学校和伊斯兰教的学校应当地位平等。但是,土耳其当局一直没有履行。1912年10月,巴尔干同盟向土耳其提出了最后通牒,遭到土耳其的拒绝。8日,黑山首先向土耳其宣战,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于17日,希腊于18日也陆续向土耳其宣战。在这场持续了半年的战争中,反土同盟参战的军队有75万人,土耳其方面有40万人。战争开始后,土耳其军队在三面受敌,节节败退,巴尔干联军很快就取得了胜利。保加利亚军队在色雷斯击溃了土耳其的主力部队后推进至君士坦丁堡城郊,并且包围了阿德里安堡。塞尔维亚军队在库马诺沃(Kumanovo)大胜土耳其军队后占领了比托拉,接着,同黑山军队会合并进入斯科普里。希腊军队占领了塞萨洛尼卡并向约阿尼纳(Loannina)挺进。在阿尔巴亚,黑山军队包围了斯库台,塞尔维亚军队则占领了都拉斯。同年12月底,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土地只剩下君士坦丁堡、盖利博卢半岛(Gelibolu Yarlmadasl)、亚得里亚堡、雅尼亚和斯库台。在这种形势下,土耳其请求列强进行调解,巴尔干各国也同意停火。
1912年12月25日,土耳其和巴尔干四国在伦敦举行和谈。与此同时,“俄、法、意、德、奥等国驻伦敦大使,也于12月26日在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Edward Grey,1862—1933年)主持下召开会议。会上,欧洲列强各自支持一方,展开激烈争斗。其中俄奥的对立尤其严重。俄国在会上伙同法国,以支持巴尔干国家为幌子,力图削弱德奥在巴尔干的地位;德奥则为土耳其撑腰,拒绝巴尔干同盟所提出的要求,以抵制俄国势力的扩张”[50]。在和谈期间,1913年1月通过在君士坦丁堡发动政变夺得政权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在德国的支持下态度变得强硬起来,不肯让步,结果战事又起。在巴尔干联军的强大攻势下,土耳其军队大败,约阿尼纳、阿德里安堡分别落入希腊和保加利亚的手中。1913年5月17—30日,土耳其和巴尔干同盟重新进行和谈并签署了《伦敦和约》(the Treaty of London)。根据这个和约,除了伊斯坦布尔和色雷斯一小部分之外,土耳其丧失了它在欧洲的所余领土,其中包括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的全境。[51]欧洲各国坚持要求阿尔巴尼亚独立,而马其顿则由巴尔干同盟国家瓜分。
由于各自参战的目的不同,战争的尘埃尚未落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就因分赃而争吵起来。保加利亚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分得的领土最多,其他国家都将矛头对准了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黑山要求分得马其顿的一部分,希腊要马其顿南部和色雷斯,没有加入巴尔干同盟的罗马尼亚也要求得到南多布罗加,这些要求都被保加利亚拒绝了。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结成了反保加利亚同盟。6月29日,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FerdinandⅠ,1908—1918年在位)下令攻击在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和希腊的军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在历时一个半月的战争中,开始是塞尔维亚、希腊、黑山同保加利亚作战,后来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也加入进来反对保加利亚。1913年6月30日至7月2日,50万罗军,2.5万土耳其军队,以及大量的塞尔维亚和希腊军队从四面八方向索非亚推进。陷入困境的保加利亚分别致电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希腊政府,请求停火。7月28日至8月10日,保加利亚同塞尔维亚、希腊、黑山和罗马尼亚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the Treaty of Bucharest)。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塞尔维亚得到了马其顿西部、中部及新帕扎尔州(Novi Pazar)的东半部,希腊得到了马其顿南部及萨洛尼卡港,罗马尼亚得到有谷仓之称的南多布罗加,土耳其根据9月29日签订的保土《君士坦丁堡条约》(the Treaty of Constantinople)夺回了阿得里安堡。至此,历史上比较完整的马其顿被分别划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的版图,其中,希腊获得的最多,保加利亚获得的最少。对马其顿人来说,他们要求民族独立、建立一个独立国家的愿望落空,而且连民族地位都被否定。马其顿问题非但没有解决,相反在20世纪更为复杂化了。[52]
两次巴尔干战争的后果十分严重,保加利亚在马其顿受挫而寄希望于奥地利的支持,塞尔维亚则因奥地利迫使其放弃在阿尔巴尼亚占领的地区而更加敌视维也纳。“两次巴尔干战争虽然是局部性战争,但集中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各种矛盾的对立,真正的祸首是争霸欧洲的两大集团。战争的结果未能使斗争缓和,相反使斗争更加激烈了。《布加勒斯特和约》签订后一年,原先躲在幕后的列强就直接兵戎相见,终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