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大国之间的罗马尼亚
二、游走于大国之间的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建立民族国家的时间虽然比较早,但最终的统一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完成的,其标志先是比萨拉比亚的回归和特兰西瓦尼亚的并入,它的领土面积几乎翻了一番。然而,这种统一与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罗马尼亚后来的内政外交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由于从古到今先后归属过许多民族和国家,比萨拉比亚(Bessarabia)的范围所及有比较大的变化。19世纪之前,比萨拉比亚指的是普鲁特河以东、德涅斯特河以南和以西、黑海以北的多瑙河三角洲。据可考证的历史,这里在公元前7世纪是希腊的殖民地,2世纪属于达契亚国王,6世纪斯拉夫人进入该地区但没能定居,14世纪末南部成为瓦拉几亚的一部分,比萨拉比亚的名字大约就是由瓦拉几亚王朝巴萨拉布而来。15世纪,比萨拉比亚先被并入摩尔多瓦公国,以后南部被奥斯曼帝国吞并。16世纪,由于摩尔多瓦臣服土耳其,整个比萨拉比亚都归属了奥斯曼帝国。为了打开南下巴尔干的通道,俄国在1711—1812年间曾5次侵占比萨拉比亚。根据1812年的《布加勒斯特条约》,俄国攫取了比萨拉比亚和摩尔多瓦一半的领土。也就从这时开始,比萨拉比亚才成了一个特定的历史地理概念,专指德涅斯特河与普鲁特河之间的主要由罗马尼亚民族居住的土地,面积大约4.4万平方千米。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下,比萨拉比亚在1818—1828年间有自治权,可以设立摩尔多瓦地方长官和大主教,但到了19世纪末期行政方面和宗教事务方面都得听命于沙皇政府。
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以要求自治权和脱离俄国为目标的比萨拉比亚地区民族主义运动开始兴起并且成立了自治机关“国家会议”。十月革命之后,1917年12月15日,比萨拉比亚“国家会议”宣布成立“摩尔多瓦民主共和国”。由于并没有控制比萨拉比亚的全境,还由于与它并存在的还有一些地方苏维埃政权,驻扎比萨拉比亚原沙俄军队中的一部分倾向苏维埃政权的人成立了军事革命委员会,比萨拉比亚的分离活动严重受阻。在这种情况下,该共和国求助于罗马尼亚,后者于同月21日派军队与反苏维埃政权的沙俄将军谢尔巴乔夫的部队一起逮捕了革命委员会成员,解除了革命部队的武装。紧接着,罗马尼亚军队越过普鲁特河占领了比萨拉比亚首府基希讷乌(Chisinau)以及其他重要城镇。1918年4月10日,“国家会议”以70%的多数票通过了如下决议:“以比萨拉比亚人民的名义,国家会议宣布:以普鲁特河、德涅斯特河、黑海以及与奥地利的古疆界为界的摩尔达维亚民主共和国(比萨拉比亚),是一百多年前被俄国从古老的摩尔多瓦躯体上割去的土地,根据历史权利和民族权利,根据只有各族人民才能决定他们自己命运的原则,它今后永远同自己的母亲——罗马尼亚统一。”[47]
苏俄对罗马尼亚以武装干涉的方式使比萨拉比亚与独立并与其统一的做法反应十分强烈,不仅通过外交途径多次提出严厉抗议,而且断绝了与罗马尼亚的外交关系,甚至准备派军队去“紧急援助比萨拉比亚的革命部队”。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苏俄与罗马尼亚先后于1918年3月、1920年2—3月多次就比萨拉比亚问题进行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谈判,但都因双方立场大相径庭和罗马尼亚借重西方而破裂。1920年10月,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与罗马尼亚签订条约,承认后者对比萨拉比亚的兼并。1921年9月23日,苏俄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Karahan,1889—1937年)在一份声明中宣布:苏俄不承认罗马尼亚对比萨拉比亚拥有历史权利的合法性,因为比萨拉比亚归并俄国时尚不存在独立的罗马尼亚国家;不承认比萨拉比亚“国家会议”1918年4月决议的合法性,因为该机构没有得到俄国政府的承认;不承认外国批准比萨拉比亚归并罗马尼亚的国际条约的有效性。[48]这样一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罗马尼亚收回了其固有领土,但同时,这使罗马尼亚外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苏俄是否会以武力夺取比萨拉比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外交最担心的问题。”[49]
比较起来,特兰西瓦尼与罗马尼亚的统一相对来说简单得多。特兰西瓦尼亚11—16世纪属于匈牙利,16—17世纪又成为奥斯曼帝国治下的一个公国,但从17世纪末起又重属匈牙利。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特兰西瓦尼亚有了独立的良机。从1917年夏天,特兰西瓦尼亚的一些政党组织开始从事争取自治和独立的活动,罗马尼亚民族党和匈牙利社会民主党罗马尼亚支部都要求各族人民都应享有自决权。1918年10月底,罗马尼亚民族党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者各6名代表在布达佩斯建立了罗马尼亚民族委员会。该委员会11月10日决定接管特兰西瓦尼亚、巴纳特、克里沙纳和马拉穆列什政权,召开“罗马尼亚民族大国民议会”。12月1日,来自特兰西瓦尼亚、巴纳特等地的1 200多名罗马尼亚人代表齐聚阿尔巴—尤利亚(Alba Lu‐lia)参加罗马尼亚民族大国民议会,经投票表决一致通过的决议宣布:“特兰西瓦尼亚、巴纳特和匈牙利国家(克里沙纳)的全体罗马尼亚人的国民议会,通过1918年11月18日(12月1日)聚集在阿尔巴—尤利亚的他们的全权代表决定,这些罗马尼亚人和他们所居住的全部领土同罗马尼亚统一……”[50]
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奋斗并且为之付出了巨大牺牲,罗马尼亚人最终统一起来。当时,罗马尼亚的国土面积达到29.5万平方千米,人口1 550万人。到二战爆发,领土面积最大的罗马尼亚国家存在了20年。在这一时期,罗马尼亚在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在一战之后的最初几年,由于战争的破坏,罗尼亚尼也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社会危机,其突出标志就是许多城市爆发大规模的工人罢工运动甚至全国总罢工。但是,国家的统一,1918—1921年实行的没收大庄园主土地的改革,1923年通过的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新宪法,所有这些都为罗马尼亚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从1923年起,罗马尼亚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3—1938年工业生产翻了一番,1937年石油、天然气和黄金的产量在欧洲都排第二,小麦产量排第四,1938年人均国民收入已经高于希腊和葡萄牙。[51]从经济结构上看,这一时期的罗马尼亚还是一个以中小企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工业欠发达国家,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广大工人和农民生活水平还很低下,深受资本家和地主的剥削压迫。
在政治上,1923年的宪法体现的主要是资产阶级和地主的意志,但也包含了土地改革,选举制度,言论、集会和新闻自由,公民不分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等方面的规定。因此,这一时期罗马尼亚的政局总体上看还算是稳定的,但政坛上却是各党各派轮番登场,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分化,又始终呈现着乱象。这一时期的罗马尼亚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国王在政治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众多的政党中,有成立于1921年的罗马尼亚共产党,有成立于1927年的右翼并且带有法西斯特点的铁卫军,还有居于两者之间的资产阶级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如代表上层农民和城市中产阶级利益的民族农民党,代表金融和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党,还有区域性的特兰西瓦尼亚民族党,成分十分复杂的人民党等等。由于意识形态和极端政治主张等原因,共产党和铁卫军先后于1924年和1927年被取缔,成为非法政治组织,活跃在罗马尼亚政治舞台上的主要是民族农民党和自由党。20年代,它们轮流执政。然而,由于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和政见不同,国王与各政党、各政党之间也是矛盾重重。1927年,国王斐迪南一世(FerdinandⅠ,1914—1927年在位)病逝,王位本应传给其子卡洛尔,但后者自动放弃。于是,斐迪南一世之孙米哈伊(Michael,1927—1930年,1940—1947年在位)继位。但到1930年,卡洛尔改变初衷,从米哈伊手里要回王位,称卡洛尔二世(CarollⅡ,1930—1940年在位)。当上国王之后,卡洛尔二世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1938年还修改了宪法,获得了可以随时解散政府和宣布举行选举的权力,其目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独裁统治。1930—1940年的10年间,在国王的干预下,罗马尼亚至少换了25届政府。与此同时,民族农民党和自由党之间的争斗日趋激烈,政权在两党之间频繁更替。从执政政策上看,民族农民党在某种程度上主张扩大民主权利,而自由党则独断专行,试图用恐怖手段维持自己的执政地位。更有甚者,大危机之后,铁卫军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和国际法西斯势力不断兴起的环境也蠢蠢欲动,1933年12月刺杀了取缔铁卫团的自由党政府总理扬·杜卡(Joh Georghe Duca)。卡洛尔二世出于建立独裁政权的目的,姑息甚至纵容包括铁卫团在内的极右恐怖组织。在1937年底举行的议会大选中,铁卫团获得16%的选票,成为议会中第三大党。卡洛尔二世建立独裁统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避免法西斯势力在罗马尼亚夺取政权。
在外交方面,罗马尼亚一直致力于维持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平衡东西方大国关系。为此,罗马尼亚将外交重点主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起建立了小协约国和倡导组成了巴尔干协约国。关于前者,下面有专节介绍,这里重点讲后者。1934年2月9日,罗马尼亚同希腊、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签订了共同防御性质的《巴尔干协商公约》(the Balkan Pact),其宗旨为共同抵制保加利亚的修约要求,因为这几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几乎都从保加利亚那里获得了数量不等的领土。由于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是小协约国的成员,四国结盟大大增强了中欧和东南欧反修约国家的力量,也增大了与东西方大国打交道的筹码,有助于维护它们的独立、领土和安全。该协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各方约定,在发生足以影响本协定所规定的它们利益的事件时,对于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协商。缔约各方约定,对于没有在本协定上签字的一切其他巴尔干国家,除非经过事先相互通知,将不采取任何政治行动,对于一切其他巴尔干国家,除非取得缔约其他各方的同意,不承担任何政治义务。”[52]在组织建构上,四国1934年11月2日又在安卡拉(Ankara)签署了《巴尔干协商组织规约》,规定由四国外交部长组成了一个常设委员会,每年至少在各国轮流召开两次年会,以便协调各国间的立法和促进经济合作。[53]
其次,改善与苏联、德国的关系。由于比萨拉比亚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罗马尼亚与苏联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20世纪30年代初受波苏、法苏关系缓和的影响,罗苏两国代表从1932年初开始就互不侵犯条约问题进行谈判,但因在比萨拉比亚问题上的立场尖锐对立,谈判很快就破裂了。接下来,由于波兰、法国等盟国的积极推动以及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国际局势发生的变化,罗苏关系从1933年7月初开始出现了转机,其重要标志就是在伦敦与波兰、土耳其等国一起同苏联签订了关于侵略定义的公约。1934年5月底,在法国的斡旋下,罗苏两国外长在日内瓦举行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谈判。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两国在比萨拉比亚问题上的立场都有所软化,最终在6月9日建立了外交关系。1936年7月21日,两国又签订了双边援助条约,承诺相互提供援助反对一切侵略者,规定苏联军队进出罗马尼亚须经后者政府的邀请或要求。另外,这个条约淡化了比萨拉比亚主权的归属问题,规定罗马尼亚只要采取对苏友好政策,后者就允许罗马尼亚继续控制比萨拉比亚。但是,这样的双边援助条约并没有付诸实施。不到一年,因罗马尼亚国内极右势力的反共压力和双方重提在比萨拉比亚问题上的分歧,罗苏关系又冷却了下来。
与此同时,罗马尼亚还开始改善同德国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拓宽自己的国际生存空间,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罗马尼亚担心德国支持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对罗马尼亚提出领土要求。因此,希特勒上台之后,罗马尼亚就通过外交途径表明了这样的态度:只要德国无意于改变东南欧的现状,不支持匈牙利的修约要求,罗马尼亚就不反对德国的修约要求。[54]在经济方面,罗马尼亚对德国的依赖性比较大。不用说在一战之前罗马尼亚的经济由德国控制,就是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德国贸易对罗马尼亚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德国则利用经贸关系诱使罗马尼亚改变反德立场。1935年3月,罗德两国经过谈判签订了扩大贸易的新协定。1937年,两国的贸易额从1933年的100多万马克激增到3亿马克。[55]这样,罗德关系1936—1937年间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但受制于德法关系、德国支持匈牙利等的修约要求和德国对罗马尼亚内政的干预,这种改善也没有能走得太远。
另外,为了平衡各大国关系,罗马尼亚还试图加强与英国的联系,卡洛尔国王于1937年7月对英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非正式访问。总之,为了领土和主权完整,罗马尼亚在这一时期试图采取一种中立的和平衡的对外政策,一方面依托小协约国和巴尔干协约国,另一方面周旋于法、苏、德、英等大国之间。但是,主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格局的力量是大国及其相互关系的演变,生存于大国夹缝中的罗马尼亚无论怎样努力都改变不了这种状况,最终还是避免不了成为大国交易的牺牲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