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好情绪进课堂
第六节 调整好情绪进课堂
有一位台湾的同学至今仍对他国中的导师“耿耿于怀”:他国中三年都是同一个导师,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导师和班上同学的相处还算愉快,同学对导师所负责教授的数学吸收的程度也不错,全班平均成绩都能维持在不错的七十分左右。然而,三年级的时候,由于导师怀孕了,脾气变得喜怒无常,常常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造成全班的同学团结起来对抗导师的情况。而由于同学们根本就不想听老师说话,导致全班的数学平均成绩也降到不及格以下。这位老师可能是由于怀孕的生理因素,导致自己情绪的不稳定,但是她没有办法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但影响了她自己的私人生活,也影响到学生的心情与学习成果。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因此,一堂好课,教师的心情必然是良好的,教师精神焕发地走上讲台,以精炼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丰富切实的例证、工整适量的板书讲授课堂内容;学生则能聚精会神地聆听教师讲课,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大胆回答问题。
教师的任何情绪,都会严重影响自己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教师情绪不佳呢?分析起来有3种原因:
首先,身体状况会影响情绪。比如一个教师患有某种疾病,或长期的身体虚弱,或休息不好,还有女教师的生理周期等,都会对其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一个人一天的情绪是不断变化的,人生活于社会之中,其情绪往往会受一些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领导对待自己不公平;同事或夫妻间闹矛盾;工资待遇、住房、职称评定没能满足要求等都会造成情绪不佳。
另外,教师的情绪有时还会受到学生的影响,比如一个教师本来情绪不错,若当他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乱成一团,满屋狼藉或者黑板没擦时,很好的心情就有可能一落千丈;讲课过程中若有些学生调皮捣蛋,不认真听讲,或者学生死气沉沉等,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针对导致情绪不佳的这些因素,教师在课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进行调整:
1.加强锻炼,强身健体。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具备良好情绪的前提。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虚弱多病的身体不仅会使自己的情绪不佳,而且还会使干任何工作都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为了能搞好教学工作,在工作之余,应力争抽出时间加强体育锻炼,练就一个健康的身体。
2.修身养性,泰然处事。社会是复杂的,不尽如人意的事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有些人在失意面前悲观、懊悔,而有些人却能够处理得当,泰然处之。关键还是看一个人在主观上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在遇到困难时坚韧不拔、对待他人宽厚仁慈、对待名利不斤斤计较、对待挫折不悲观丧气,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就能时常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当然,要做到性格开朗,泰然处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凡事都能想开一点,就一定可以做到乐观向上,泰然处事。
3.发现问题,适时调整。如何才能不把不好的情绪带进课堂,是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教师对自己的不佳情绪是能够体会到的,我们一旦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佳,就应适时地加以调整,不要让其再继续下去。当课前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佳时,可以采用静静地坐一会儿,想想一些开心的事等方式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同时也放松一下自己,消除疲劳,保持精神饱满。另外也要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备好课,熟悉教案,对教学全过程做到成竹在胸,避免课堂上出现焦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保持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才会有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