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课堂导入
第一节 做好课堂导入
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理想的导入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它就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导入做得好不好,对后面的教学影响很大。
导入的方法很多,下面我们就向大家介绍其中的几种。
1.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它要求教师在上课开始时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通过简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情境。
请看一位老师在讲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草原》一课第二课时的导入案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老舍爷爷访问了内蒙古大草原,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风光是那样令人神往。天涯碧草,美如画卷,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中。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围绕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去着重体会动态描写,感受蒙汉情深。”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直接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
2.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爱听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情境引出新课,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请看下面的案例: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用手抓飞行中子弹的事吗?
同学们神色惊讶,表示不可思议。
学生:子弹飞得那么快,能用手抓住吗?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感觉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同学们个个十分惊疑。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课题“运动和静止”就要探讨这个问题。
采用故事导入时,教师要注意导入的效果不仅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有关,还与讲故事的方式有关。
3.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虑,引起学生的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请看一位中学物理老师的导入案例:
教师:同学们,咱们班最近参加了拔河比赛,你们说,拔河,从拉绳来看,蠃方一端的拉力大,还是输方一端的拉力大?
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争先恐后地回答:赢方一端的拉力大!
教师:不对!拉绳上两端的拉力一样大!
学生:为什么?为什么?
同学们睁大眼睛惊奇地问道。
教师:因为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一定律。
问题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问;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也可以从侧面提问设置悬疑;可以由直接问句形式来呈现,也可以由“谜语”等形式来呈现。
4.悬念导入法
悬念导入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悬念或展示矛盾,或使人困惑,要出乎学生意料,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想尽快知道究竟。
下面是一位语文教师在教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时的一个案例:
教师:“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可是他上过一次当,受过一次骗。”
(悬念已成。)
学生:“上的什么当?他还会受骗吗?”
教师:“这个骗他上当的就是汪伦。”
(同学们面面相觑,悬念更悬。)
教师:“汪伦是安徽泾县的一位隐者,他非常喜欢李白的诗,崇拜李白的为人,知道李白爱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还了解李白‘三山五岳寻芳遍,一生爱把名山游’,于是写信给李白,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千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教师将“桃花”和“万”字写在黑板上。)
教师:“李白和汪伦素不相识,接信后,连忙赶到汪伦那里,汪伦解释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没有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一万家酒店’。”
(教师在黑板上“桃花”后加一“潭”字,在“万”前加一“姓”字。)
教师:“后来,李白与汪伦谈论得很投机,李白离开时,汪伦送了马和布,还同村里人一同送行,李白很受感动,就写了这首诗。诗末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要是不上当,就没有这首好诗了。”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故事听懂了,诗也记得了。)
利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创设悬念要恰当适度,应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设置,不可偏离了教学方向。
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具体应用哪种方法,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