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什么是教学反思

什么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等人认为,可以把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之后;二是“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三是“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而“对实践的反思”则是补充今后教学工作的丰富养分。反思是教师寻求进步的有效途径,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

什么是教学反思

第一节 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或他人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失误、思想、行为等的思考总结的行为,反思行为涉及情境的回放、问题的发现、认真的思考、严肃的批判、客观的总结等多方面内容。反思对象即是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也可以是自己见证的他人有关教学的行为,因此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进行的审视和分析。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等人认为,可以把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之后;二是“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三是“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一般情况下,反思是事件结束后的反省,但是我们要遵循及时反思的原则,这对我们的行为更具有指导意义。其中“实践中反思”与“为实践反思”就属于超前性反思,它能批判性地重建课堂教学的过程,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更有预见性。而“对实践的反思”则是补充今后教学工作的丰富养分。我们这里所讲的主要是“对实践的反思”这一种。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撰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师的工作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所以教师对课堂的反思尤其重要,包括教师备课、上课教材的利用,课上气氛的调节,学生接受能力的反馈,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课上作业的处理,课下作业的预留等问题。对成功之处的反思,是今后工作的借鉴,对失误之处的反思,指导问题的改正。教学反思的撰写可以探索教材内容的有效利用,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对教法有崭新的探讨。

反思是教师寻求进步的有效途径,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明确了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其实经验与反思并不矛盾,对已有教学经验的反思触发新的经验的生产,而越有经验的教师,越能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有效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体现着教师的职业悟性。反思能力越强,教师的实践掌控能力、在工作中开展科研能力会就越强。善于反思的教师,是思想的驾驭者,这样的教师能够积极的投身到教育教学中去,并能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对他们的事业有重要帮助。因此,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描述。当经验被推广后,促进了教师之间经验的交流与探讨,更多的问题和见解,在分析、讨论、研究、矫正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共同解决问题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使更多的教师参与了资源共享,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检验,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