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的产生
教师作为独立的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产生、发展是以人类教育活动发展为基础的,是在人类教育活动发展过程中诞生的。教师职业的产生、发展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师职业的产生、发展,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一天也离不开教师和教师的职业活动。
(一)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类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上的,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为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增加生产,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原始工具,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在这种群体的生产劳动过程中,每一代人都必须向上一代人学习制造工具、使用工具和进行生产劳动的技术和经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又必然要发生一定的社会联系,这就要求人们还要具有认识社会的能力,以正确处理人们相互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主要是部落、氏族的首领、老人和妇女。他们的从教活动是人类最初的教育活动,也是教师职业的萌芽。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基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决定因素。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倘若不从事生产活动,不生产出衣、食、住、行等各种物质生活资料用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人类便无法生存,也无法从事政治、科学和文化教育等其他活动,所以,社会生产活动是引起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的因素。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或迟或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生产力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最终决定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必要条件。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的总和,它有三个基本要素: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以及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即具有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包括直接参加生产劳动的体力劳动者和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力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使用者、劳动对象的改造者。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精神状态和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要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就必须有专门从事传播生产经验、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教师。
(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使教师职业产生成为可能
人类始初的教育活动,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只是在从事劳动过程中,作为年长一代对下一代进行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传授而出现的。它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生活、劳动的管理,以及图腾崇拜、巫术祭祀等活动混杂在一起,没有成为专门独立的社会活动。
随着社会生产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一部分人具备了从事文化教育、管理生产和公共事务的才能,并且可以不去从事物质生产劳动,而有可能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这样,脑力劳动便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教师也由“兼职”状态转变为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脑力劳动者。
在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初期,虽然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但并非真正的职业教师。春秋时期的孔丘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国较早办起了“私学”,他反对只从剥削阶级上层子弟中招收学生,主张“有教无类”,即无论是上层贵族子女,还是平民百姓的子女,只要缴纳一定的学费,都可以被收为学生。这样,在中国就正式出现了以教为业并以此谋生的职业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