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的分析
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意识到的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的追求。需要是由主客观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成为人的一种内在必然,作为内驱力,推动着人去希冀,去追求,去行动,去发展,成为人行动的初始动因。
就一般情况而言,需要是分如下几个层次:
(1)生活需要。这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对生活必需品的占有以及娱乐、交往等。
(2)工作需要。这是以理解、尊重、信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基本内容的需要。
(3)发展需要。即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作出贡献的强烈愿望。
低级需要是高级需要的基础,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需要是发展的,一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不再成为需要,不再是推动人去行动的动力。在人们的诸多需要中,各种需要并不是等同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即为优势需要,它强烈地左右着人们的行动。
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970年马斯洛又把它概括为三个层次:基本需要、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增加一个超级需要,即卓越人物为了理想可以牺牲一切需要。奥德费则提出“ERG需要理论”,把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E)、相互关系需要(R)和成长发展需要(G)。他认为:某层次需要满足越少,就越渴望这种需要。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则追求高层次需要;高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则追求低层次需要。因此,需要的发展既有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上升、跳跃,又有由高层次到低层次的回归(回转)。我国学者研究需要层次理论也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把人类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类。物质需要包括:生存需要;改变环境、改善生活的需要;改善社会物质条件、优化生活的需要;改造世界、实现各取所需的需要。精神需要包括:目前需要、社会需要、成长需要、奉献需要。
教师的需要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它是在其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教师的需要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由教师职业特点及其文化修养等主客观因素决定的。主要表现为:物质生活需要迫切,精神文化需要优先,受人尊重需要特别强烈等。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以育人为生活的中心。不少教师不分校内外和白天黑夜,全身心扑在教育工作上,教好学生成了他们最大的需要和满足。教育工作没有上下班之分,教师上班照管学生或上课,下班备课、家访、改作业,有的教师还要自学、进修,往往深夜才能休息,所以有人说:“工厂三班倒,学校连三班。”有些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始终不渝,把培养学生当成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乐趣,这是我们很多优秀教师共同的心理特性。
近年来一些调查表明,教师需要比例最高的是:良好的工作条件、获得新信息和进修提高。这些需要都是直接和培育人才有关的,突出地说明了培养人才逐渐成为教师生活的中心。
(2)注重道德与精神追求。贯穿道德于需要,首先是道德信仰渗透于需要体系之中,成为教师需要的重要内容,无论衣食住行、交往活动,或是创造革新,都以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为要求,以一定的社会利益为目的。其次是自觉地以一定的道德标准制约需要,决定一些需要的取舍,力求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要求,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
道德观念、道德信仰虽然是后天形成的,但一旦形成道德习惯,就可以和人的需要体系融合一体,在人的一生中发挥巨大作用。不少教师通过严格的道德锻炼,成为无私奉献的“红烛”,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的需要如同其他事物一样,除了具有共性的一面,同时亦有其个性,即教师个体的需要存在着差异,这是由教师个体的经历、地位、环境、道德人格、情感、意志、兴趣、认识水平、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不尽相同造成的。
现代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其动机支配的,而动机由某种欲求或需要所引起。需要在形成动机、目标行为的过程中是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的。一旦有了目标,需要便产生动机,进而产生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动机也随之增强;一旦目标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积极性使会衰减。这时,又在新水平上产生新需要,寻求新目标,激发新的积极性。教师就是在“需要—动机—满足—新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的,因此可以说,教师的需要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教师的需要是一种潜在力量,要把这种潜力变为行为的动力就需要通过社会激励和自我激励来实现。社会激励的主要方法途径有: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解除后顾之忧;充分满足精神需要。自我激励包括培养认同感,培养义务感和培养事业心等。显然,自我激励与教师道德人格对自身的完善作用是异曲同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