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消灭口拙“四大魔鬼”

消灭口拙“四大魔鬼”

时间:2023-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消灭口拙“四大魔鬼”第五节 消灭口拙“四大魔鬼”不少小记者在小伙伴、亲朋好友面前都能有说有笑的,像个“话匣子”。综合征状表现为紧张、恐惧、害羞和自卑,这“四大魔鬼”使整个采访活动大受影响,甚至导致采访失败。拥有一张巧嘴,和采访对象顺利交流,就要消灭口拙“四大魔鬼”。心理准备就绪,马上就要上台正式“表演”了。1.口拙的“四大魔鬼”是什么?与“凤凰”一同起飞的还有时事节目主持人吴小莉。

消灭口拙“四大魔鬼”

第五节 消灭口拙“四大魔鬼”

不少小记者在小伙伴、亲朋好友面前都能有说有笑的,像个“话匣子”。可是,一到采访现场,就成了“闷葫芦”,脸红心跳不算,连说话都不连贯了。综合征状表现为紧张、恐惧、害羞和自卑,这“四大魔鬼”使整个采访活动大受影响,甚至导致采访失败。

有些小记者平时回答老师的提问就结结巴巴,看到陌生人会脸红,遇到自己喜欢的偶像要紧张,采访优秀人物要自卑,这种胆怯的心理将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拥有一张巧嘴,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技巧来和采访对象沟通,用通俗的语言、生动幽默的话语去打动采访对象,以便完成采访任务。

拥有一张巧嘴,和采访对象顺利交流,就要消灭口拙“四大魔鬼”。

1.消灭紧张。紧张,满肚子的问题就是说不出来,嘴巴怎么变小了?紧张是因为情绪不稳导致的,我们不要把采访对象看得太神秘,暗暗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没什么可紧张的”。赶快调节语速,从容不迫,给自己打气。

2.消灭恐惧。有些小记者一到采访现场,就会浑身不自在,觉得大家的目光都在看自己,浑身像爬小虫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是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在作怪。这个时候,我们不妨进行深呼吸,挺胸收腹,让狂跳的心安静一会儿,告诉自己:“我就要采访他了,他在等着我提问呢!”然后从容不迫地将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提出来。

3.消灭害羞。因为害羞,很多同学小脸会涨得通红,头低着,说话声音像蚊子一样。害羞是我们采访的绊脚石,我们要经常对着镜子锻炼,给自己打分;多练习,从采访严厉的老爸开始;到人多的场合去锻炼,勇敢地说话。

4.消灭自卑。有些小记者遇到比自己强的采访对象或者一些大腕名人时,显得忐忑不安,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害怕自己的提问遭到嘲笑,自尊心受到伤害。面对采访对象,就应该有“我来了,我征服,我发现”的气概。对准“自己不如别人”的不自信想法开炮,站直了,和“巨人”对话。

消灭了“四大魔鬼”,我们就往前跨越了一大步。心理准备就绪,马上就要上台正式“表演”了。开场之前怎么报幕呀?只有与被采访者彼此了解,才能得到最贴心、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那么小记者简单的自我介绍,就成了最关键的敲门声。

1.口拙的“四大魔鬼”是什么?

2.在操场上,冒着“挨打”的危险,向高年级同学提一个刁钻的问题。

开卷有益

吴小莉采访技巧浅析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自1996年开播以来,在亚太地区异军突起。与“凤凰”一同起飞的还有时事节目主持人吴小莉。她以“庄重中透着轻柔,聪颖里裹着质朴”的主持风格,清新大方的屏幕形象,颇具亲和力的气质赢得了观众的喜爱。1998年3月,她采访两会时竟被开会的代表、委员团团围住签名留念无法脱身。吴小莉是集采写、编播于一身的主持人,她的成功来自于自己的天赋,更多的来自于她的勤奋和长期业务锻炼中形成的专业素养,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某种规律可循的。

吴小莉的采访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寻找和接近采访对象。这是记者的必备技能和基本功,新闻事件发生以后,记者就要设法寻找和接近采访对象,否则采访将无法进行。1997年1月28日,一代名舰中山舰在长江京口打捞出水,凤凰卫视将就此做一个小时的特辑,可是他们没有打捞仪式的转播权,采访组只有用打捞仪式以外的其他内容做文章。出水的前一天,小莉跟编导商量,为了打通所有关节,决定“先搞定打捞总指挥”,因为这样一来可以补充背景资料的不足,二来可以方便在打捞船上的一切活动。总指挥在采访中介绍泥沙是打捞的主要问题,“中山舰在长江底半个多世纪,已布满泥沙,我们又希望完整保持船体,所以要一面除沙,一面扶正船身,一面把它从河中往岸边推移到今天的位置……”总指挥接受了吴小莉的采访,并对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总指挥的帮助下,他们终于登上了打捞船,有机会记录下中山舰出水前一夜工作人员最后的心情和工作情况。一上打捞船,吴小莉就对潜水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通过问答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你一言我一语,生动地叙述了这群四川大汉几个月来与长江急流搏斗的故事,这些收录在摄像机中,成为一代名舰沉浮录上集——中山舰打捞前24小时的真实记录。舰体出水当天,他们没有仪式转播权,不获准上船,吴小莉就在岸边找到了解中山舰当年情况的老人讲述中山舰的故事。老人以自己的蓝色手提包,生动描绘了日军炸弹轰炸、舰上官兵死守到最后一刻的情景。虽没拍到出水仪式的镜头,节目也做得很有深度。

吴小莉在接近采访对象时经常有一些非常方法。1998年3月,朱镕基总理访欧期间,日程安排得很满,吴小莉为了能采访朱总理,就早早晚晚跟着,一遍又一遍地做着等待这门基本功课,甚至用上“苦肉计”,人性化对待媒体人的朱总理很不忍心,便开始习惯被不停的追问,有机会时总是想法子回答。朱总理刚从温莎堡会见英女皇返回酒店,大厅内挤满了当地侨民及记者,他在和侨民握手接受献花后眼看就要离开,这时小莉只好展开“人情攻势”:“总理,我们等了好久,可不可以说几句话﹖”(当年3月中旬在“两会”的新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朱总理曾说喜欢吴小莉的节目并点名让她提问。)这时朱总理同情地望着他们,走了过来,回答了他们一连串的问题。

二、善于提问。采访艺术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首先是使采访对象乐于开口说话,其次是使之能说清楚事情的真相和说出事情的要害。整个采访活动,都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的,提问是问与答,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导向的作用。采访活动朝哪个方向发展,能否取得成功,都取决于记者如何提出问题,问题问得如何。吴小莉就很善于提问。1998年3月,“两会”新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朱总理点名让吴小莉提问,有备而来的小莉大方顺畅地提出三个问题:一个以香港媒体身份,关心中央政府对香港经济的看法和政策;一个是外界对他的评价有何看法;另一个就是他推动改革的心路历程。结果,朱总理回答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的问题,使当天香港股市上升300多点。第三个问题使他发出了一串感人肺腑的话语:“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会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了整场记者招待会第一次全场如雷的掌声。这三个问题问得是很有水平的,既问出了朱总理的施政方略,又问出了他的内心情感世界。

三、善于作好心理调节。记者采访,应精神饱满,内心保持倚马可待的状态,沉着地应付采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吴小莉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1998年3月“两会”新总理记者招待会上,CCTV、凤凰卫视、香港无线、亚视、有线、CNN、BBC等都做现场实况转播,媒体记者更是争相发问。眼看记者会已经过半,小莉几次举手落空,这时朱镕基总理突然点名说:“你们照顾一下凤凰卫视的吴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欢她的节目。”这场景出乎包括吴小莉在内的很多人的意料。她在《足迹》里回忆道:“说话的人是新任中国总理朱镕基,当我回过神来抬起头时,只见他托着下巴对我微笑。我赶紧双手合十向他回礼表示谢谢。这时会场响起一片笑声。朱彤(翻译)笑了起来,因为她也很意外,不知该如何翻译朱总理这段话。”短暂的调整之后,她进入了临场的状态,大方、沉着、流利地一次提出三个很有分量的问题,引出朱总理满堂喝彩的回答。

吴小莉的采访技巧来自于长期的业务锻炼,她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传播系,受过系统的新闻业务训练,并历任新闻部主播、记者、主持人、执行制作人、财经节目经理和制作部经理等职,采访过许多重大的新闻事件,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有着良好的新闻素养。吴小莉的采访技巧还来自于对事业的酷爱和艰辛的努力,工作中采写编连轴转,一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是常事。“这水柱永远不会停在原处,因为没有别的力量把它往上推,它就会drop往下掉。”——这就是折射吴小莉工作和人生哲学的喷水池理论。

吴小莉给我们新闻人留下了许多的启示和借鉴。

(李诚/文摘自《军事记者》杂志2001年第六期总第485期)

阅读提示:

吴小莉的采访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