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什么是洋务运动

什么是洋务运动

时间:2023-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洋务运动,是指从公元1861年开始到公元1894年结束,清朝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在中央,洋务运动以恭亲王奕訢为主要代表;在地方,洋务运动主要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

什么是洋务运动

什么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指从公元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开始到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结束,清朝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的问题分裂为“洋务派”和“守旧派”两大派。洋务派主张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以增强国力,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洋务派的这些主张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公元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力量助剿(国内农民起义)、运粮,可以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以收到永久的利益。次年,曾国藩对上述看法加以发挥,主张购买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如此一二年,火轮船必将成为官民通行之物,到那时,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公元1862年,李鸿章到上海之后,在外国侵略者的协助下训练洋炮队,设立洋炮局。李鸿章认为,在作战时,清军的数量远远超过外敌,甚至是敌人的好几倍,然而仍然不能取胜,原因就在于武器不行。奕訢看到曾、李二人都学习仿造外国船炮,于是决定派人前去学习,他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指导思想,奕訢等人认为,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然后再加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可以镇压农民起义,外可以求得自主自强,从而可以使封建统治长治久安。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的主要势力不在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慈禧非常清楚,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要保住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且获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因此她暂时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在中央,洋务运动以恭亲王奕訢为主要代表;在地方,洋务运动主要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了“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也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洋务派创建了一大批军事和民用工业,积极推动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比如:在北京设立了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同文馆”,这是清朝最早的“洋务学堂”;在兰州建立了兰州织呢局,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家机器毛纺织厂;在上海建立了机器织布局,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器棉纺织厂;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后经过不断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工业;在福州创建了福州船政局,这是清政府经营的设备最齐全的新式造船厂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