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二战时期的荷兰军队

二战时期的荷兰军队

时间:2023-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德军空降部队空降荷兰后建立的防御阵地 这是德军空降荷兰奥肯堡机场之后拍摄的一张照片,德军空降之后迅速架设机枪,以防荷兰军队进行反击。奥肯堡被占领之后,荷兰军队进行了积极反击,由于德军在此地仅有1个连,因而经过激战,荷兰军队夺回了该机场。同时,他们还应阻止荷兰空军使用“荷兰要塞”的军用机场。

比利时

时间:1940年5月10日至14日

地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结果:德国占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指挥官和领导人

德国: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赛多尔·冯·博克

荷兰、 比利时、卢森堡、法国:

   亨利·温克尔曼(荷)

   利奥波德三世(比)

   莫里斯·甘末林(法)

   马克西姆·魏刚(法)

实力对比

德国:141个师、7300余门火炮、2400   多辆坦克、5400多架飞机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

   144个师、1.3万门火炮、3300多辆坦克、2200多架飞机

“德国人只能腾出一个装甲师的兵力用于征服荷兰的战役。这次战役主要是由伞兵和空运部队降落到广大的洪水防线后面而取得成功的。这些防线,柏林方面许多人士曾经认为可以抵抗几个星期。吓得惊慌失措的荷兰人所经历的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运部队的进攻。”这是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中对荷兰战役的评论,二战荷兰的灭亡,昭示了整个低地国家的命运。

战前双方的战略部署

从古至今,夹在强国之间的小国,其命运往往都是悲惨的。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处于德国和英法之间,自身的兵力薄弱,唯恐得罪希特勒,导致亡国之灾,因而始终谨慎地奉行着中立原则,再三郑重声明“本国决心置身于任何战争之外”。

尽管如此,荷兰仍然对德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1939年9 月2日,即德国入侵波兰的第二天,荷兰政府下达了战争动员令,此后便始终保持着战略防御状态。当时,面对欧洲的紧张局势,英、法、荷、比四国协商联合抗击德军的进攻。荷兰的防御计划规定:在英法陆军到达之前,荷兰军队只在边境和纵深内的筑垒地域进行防御,减缓德军的进攻速度,为英法军队的行动争取时间。

荷兰军队兵力有限,全国仅仅35万士兵,共有8个步兵师、1个轻装师和1个特别师,武器装备整体较差,士兵也缺乏训练,不足以防守马斯特里赫特至北海的400千米长的边境,为了阻挡德军入侵,荷兰军队设置了3道防线:在边境构筑有筑垒阵地,部署着少量兵力;而后是哥雷比-皮尔防线,部署着荷兰军队的主力;最后是“荷兰要塞”,即鹿特丹、阿姆斯特丹、乌德列支和海牙等地,这些地区拥有海湾、河流和大面积水域,是良好的天然屏障。为了能在哥雷比-皮尔防线减慢德军的入侵速度,尽量拖延时间,早在1939年,荷兰政府便做出决定:必要时放弃东部、南部和背部的大部分国土,退守到“荷兰要塞”,然后打开下莱茵河、马斯河和瓦尔河的防洪坝,让大水泛滥,以此来阻击德军。

∧德军轰炸之后的鹿特丹
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世界最大的港口,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1940年5月14日,德国空军对这座城市狂轰滥炸,整个市中心和东部广大地区完全被破坏,包括建于15世纪的圣劳伦斯大教堂在内的许多公共建筑物被炸成一片瓦砾。只有市政府、邮政总局、股票交易所、波伊曼斯博物馆等建筑残留下来,幸免于难。

而比利时同样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战争前夕,比利时军队共有65万人,共编制成18个步兵师,其中有6个正规师,另外有2个摩托化骑兵师、1个重炮师、2个阿登山区猎兵师和3个战斗集团。此外,荷兰还有186架飞机,不过,它没有坦克,也没有防空装备。早在30年代初,比利时政府便决定,遇到战争时,比利时军队便退守安特卫普至那慕尔一线,比利时将这条防线称为“KW线”,其名字来自防线两端的两个村庄:克林斯霍特和瓦弗。

德军的战略部署

德军预先清楚了荷兰可能利用水障来御敌的企图。当时,破坏荷军计划的作战方法就是空降作战,当地面部队突破主要防线的时候,同时派遣空降兵,攻占下莱茵河、马斯河和瓦尔河上的重要桥梁,使德军得以迅速通过。这样,德军装甲部队就能避免遭受洪水的威胁。

∧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发表《火红的抵抗》宣言
威廉明娜女王被荷兰人民誉为“抵抗之母”。1940年德军入侵荷兰后,她向全国发表题为《火红的抗议》宣言,希望自己的臣民们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发自良知的警惕和镇定。数日后,她即率王室和内阁迁往英格兰,并成立流亡政府。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廉明娜坚持在伦敦通过无线电广播,号召全国人民拿起武器,保持旺盛的斗志,直到全国解放。

∧德军空降部队空降荷兰后建立的防御阵地
这是德军空降荷兰奥肯堡机场之后拍摄的一张照片,德军空降之后迅速架设机枪,以防荷兰军队进行反击。奥肯堡被占领之后,荷兰军队进行了积极反击,由于德军在此地仅有1个连,因而经过激战,荷兰军队夺回了该机场。

早在1939年10月27日,希勒特就将德军第7空降师师长斯图登特将军召集到柏林,责令其制订在西线实行空降作战的计划。斯图登特将本次空降作战行动分为夺占海牙和鹿特丹两个城市。按照这个计划,夺占海牙的空降部队是第22机降师的两个团,以及第7伞降师的1个营,由第22机降师师长斯蓬尼克将军指挥。这支空降部队负责首先以伞降方法,夺占海牙周围的伊彭堡、瓦尔肯堡和奥肯堡3个机场,然后机降2个步兵团,攻入海牙,俘获荷兰皇室、政府机关和统帅部高级官员,使政府陷入瘫痪之中,同时阻止该地的荷兰军队增援哥雷比-皮尔防线。同时,他们还应阻止荷兰空军使用“荷兰要塞”的军用机场。而夺取鹿特丹的空降部队则是第7伞降师的4个营,以及第22机降师的1个团,由第7伞降师师长斯图登特指挥。这支空降部队主要负责夺取瓦尔港机场、鹿特丹的维列姆大桥、多尔德雷赫特大桥、默尔迪吉克大桥,打通第18集团军进攻“荷兰要塞”的通道。

此外,为了保证任务的万无一失,除了使用伞兵直接在大桥附近伞降之外,德军还打算在瓦尔港机场机降1个步兵团,作为预备队,以支援夺取各桥的战斗。参加空降作战的总兵力为16000人,其中伞兵4000人,机降兵12000人,这些部队从德国西部的威塞尔、明斯特、利普施塔特、帕德恩博等9个机场出发。为了保证空降的出其不意,计划规定:运输机从北海上空绕道飞行,然后从西北方向忽然转向,进入目标地。

战初荷兰的抵抗行动

∧行走在冷清清的卢森堡街头的德国士兵
由于卢森堡国小力弱,面对强大的德国军队,选择了不战而降。德军进入卢森堡之后,发现这座城市死气沉沉,一片寂静。为了保险起见,德国士兵在卢森堡街头还是打开了枪的保险,提着手榴弹防止意外发生。

1940年5月10日,德国对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闪击战。卢森堡大公国因为只有30万总人口,国力太弱,当天不战而降。而荷兰政府在此前从荷兰驻柏林武官处获得重要情报,得知德军将要发动进攻。荷军总司令温克尔曼中将预料到德军可能动用德国空降兵,来突击“荷兰要塞”,因此屡次提醒部下加强戒备。从5月7日开始,荷兰采取了若干反空降措施:各个机场跑道和公路的重要地段上都有载重汽车等障碍物,同时埋伏了地雷;机场和城市也加强了警戒;增加了空中巡逻的飞机和高射火器;沿海地区也部署了猛烈的对空火力。不幸的是,荷军大多数军官并不以为然,他们过于信赖哥雷比-皮尔防线和法军的支援,因此,荷兰的防御工作仍然远远不够。

战争开始后,德军首先派出了3000多架飞机,袭击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顷刻之间,这些机场葬身于火海之中,300余架飞机全部被无情地摧毁。凌晨3时30分,德军开始轰炸荷兰的瓦尔港、海牙、阿姆斯特丹、希尔维萨姆等地。轰炸海牙的兵营之时,荷军来不及发出空袭警报,大约800名士兵还在熟睡之中,就被活活炸死在了床上。这种轰炸持续到空降兵运输机进入空降地区为止。4时,首批空降兵运输机开始起飞,90分钟后,第18集团军向哥雷比-皮尔防线发起了正面进攻。

袭击海牙的空降兵先头部队起飞之后,在战斗机护航下超低空飞行。飞到海牙以西的河流交织地带之时,飞机分成了3个突击分队,分别飞向海牙周围的瓦尔肯堡、伊彭堡、奥肯堡3个机场。7时30分,经过与机场警卫分队的战斗之后,德军突击分队占领了瓦尔肯堡机场。其余两个机场也同时落入突击分队手中。这样,德军伞兵就为后续机降部队准备了3个良好的着陆机场。

不过,当载有空降部队的100架飞机分别飞达瓦尔肯堡和伊彭堡机场之时,荷兰军队正在对这3个机场实施反击。在高射炮的猛烈火力下,12架德机被击中。下午,荷军又组织了6个步兵营、1个炮兵旅和1个炮兵团,向3个机场发起了大规模反击。机场周围燃烧的德军飞机残骸使荷军士气大振,他们以优势兵力发起猛烈的反击。据守瓦尔肯堡机场的德国伞兵被赶出机场,向西北方向撤离。奥肯堡机场的德军伞兵被驱逐出机场,向西南方向退却,伊彭堡机场也被重新夺回。德军飞机由于找不到着陆点,只好转而飞向已被德军占领的瓦尔港机场降落。途中,第22机降师师长斯蓬尼克的座机也被荷军的高射炮击中。就这样,袭击海牙的德军失败。在荷兰的反攻下,在海牙着陆的德军空降兵大部分被围歼,1500人被俘,运输机损失了90%。

而进攻鹿特丹的德国空降兵则获得了胜利。5月10日5时许,空降兵先头部队准时进入到鹿特丹南部。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激战,伞兵控制了瓦尔港机场,并将之作为空降部队的着陆机场。随后,第16机降步兵团开始机降。此时,在重迫击炮火力和鹿特丹北部炮兵火力的支援下,荷兰士兵正在进行着反击。战斗正酣之际,德军突然发出了绿色信号弹,这是荷军停止重火器射击的信号。荷军炮兵误认为这是己方军队发出的信号,因此停止了射击。机场守军失去了炮火的支援,再也抵挡不住德军空降部队的攻击,只好乖乖地缴械投降。就这样,瓦尔港机场彻底落到德军手中。

同时,德国伞兵化装成荷兰士兵,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马斯河上的两座桥梁。滑翔机、运输机和降落在法尔河上的水上飞机,则源源不断地运输着德军增援部队。大兵压境,荷兰军队士气大溃,仓皇地放弃了哥雷比-皮尔防线,退往“荷兰要塞”。

∧阿姆斯特丹街头受伤的老人和被炸死的孩子
对荷兰德军的主要轰炸目标是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鹿特丹全城被毁,变成瓦砾。而对阿姆斯特丹的轰炸,则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照片上受伤的老人木然地看着已经死去的孩子,一切都因为死亡而凝固。

5月13日,德国第18集团军第9装甲师开始进攻“荷兰要塞”。荷兰原先拟订的开坝放水的计划已经彻底破产,荷兰开始全线退却。荷兰女王威廉明娜见败局已定,便授权荷军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让他“在他认为最恰当的时机宣布投降”,然后携同荷兰大臣,登上一艘英国驱逐舰,前往伦敦。14日,德军要求鹿特丹投降,但遭到了荷兰军队的拒绝。随后,德军空军对鹿特丹实行狂轰滥炸。风助火势,整个市区燃起了熊熊的大火,25000多幢房屋被毁,上千人死亡。

尽管荷兰再三请求法国的支援,盟国军队却始终迟迟未至。5月15日上午,温克尔曼将军下令,荷兰全境内的士兵都放下武器,停止任何抵抗活动。荷兰至此投降。

比利时的灭亡

5月10日,德军进攻荷兰之际,同时也对比利时发起了进攻。战争爆发后,比利时集结了12个师的兵力,守卫着阿尔伯特运河;6个师守卫着“KW线”。阿尔伯特运河宽60米,两岸十分陡峭,是个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比利时军方计划,如果阿尔伯特运河最终被德军突破,比军就全部撤退到“KW线”和安特卫普至那慕尔一线。同时,比利时还分派出1个骑兵师和1个轻步兵师,组成了“K分遣队”。这个分遣队负责炸毁阿登地段的道路和桥梁,完成任务后,就撤回马斯河,进入“KW线”上的阵地。而阿登山区正是德军主力的攻击地段。

按照盟军的原计划,比利时“K分遣队”完成了爆炸任务后,须等到法军前来接管阵地之后,才能撤退。然而,5月10日当天,当“K分遣队”完成任务之时,来不及等到法军接管就匆忙撤退了。等到法军赶来之时,发现增援的友军已经离开,士气十分低落。盟军过于自信,认为阿登山脉的天然屏障能够阻挡住德军的攻击;同时,法、比军队的缺乏合作也给了德军以可乘之机。

而比利时自诩为固若金汤的阿尔伯特运河防线,也被德军空降兵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阿尔伯特运河上有3座重要桥梁,比军防守十分严密,预先埋设有很多地雷,桥梁附近还有一座钢筋混凝土炮台,高出运河130多米。该炮台共有守军1200余人,配备有4个装甲炮塔、4个暗炮塔、12个反坦克炮阵地和大量机枪巢。炮台内储备的粮食和弹药,可供守军维持30个昼夜。这座工事当时被认为是“欧洲最难攻克的工事”。

5月10日拂晓,300名德国伞兵从天而降,眨眼之间,就将阿尔伯特运河上的2座桥梁占领了。与此同时,在一名德军上士的带领下,85名德军伞兵突然袭击了火力威猛的炮台。早在战前,这些德军伞兵就将阿尔伯特防线了解得十分清楚,并多次进行过模拟演习,因此,他们十分迅速而利落地占领了炮台。截至5月11日清晨,阿尔伯特运河上的桥梁和炮台都尽数落入了德军之手。

5月12日,比军放弃了马斯河沿岸的阵地,撤入到“KW线”阵地,途中,德国轰炸机对他们穷追不舍,实施轰炸。此时,英法援军也匆忙赶到,法国第7集团军的几个机械化师驻守在比军左侧的阵地,而英国远征军则驻守在比军右侧的野战阵地。

5月13日,盟军与德军在日昂布鲁发生了激战。法军远道赶来,疲惫不堪,同时坦克装备远远逊于德军,空军支援也严重不足,因此处于劣势。但法国将士表现得十分英勇顽强,最终坚守住了阵地。直到5 月15日,德军仍被阻止在卢万和日昂布鲁两地,无法继续向前推进。然而,就在这天下午,法国总参谋部才如梦初醒,终于意识到德军的主攻方向不是比利时,而是色当地区。于是,甘末林将军急令进入比利时的盟军火速撤回法国。

失去了法国支援的比利时,在德国的攻击面前,就显得不堪一击。而且,此时德军已经穿过阿登地区的森林,切断了马其诺防线。比利时军队完全处于德军的包围圈中,18天后,利奥波德国王命令比军向德国投降。比军的投降当然违背了法国首相雷诺的意愿,他将目前的形势描绘为“黑暗”和“严峻”,并声称,法国对盟军在比法战线上的胜利仍然具有十足的信心。

尽管英法两国对比利时和荷兰这两个低地国家的妥协表达了蔑视,然而,实际上,德国的胜利使英法两国严重受挫,感受到威胁的临近。如今,德国已经旁若无人地站在英吉利海峡-索姆河-埃纳河防线上,英法两国知道:希特勒侵略的下个目标就将是自己的领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