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里好思量
1.清华园里好思量
“历史的错误,我们也有一份责任,所以我、们没有资格清谈和指责,仅仅充当一名评论家。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01年4月29日,清华大学90华诞。
在一般人们的印象中,清华出理工人才。其实,水清木华,德性醇厚,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青年。闻一多、朱自清和“两弹一星”的众多功臣,以自己的智慧、热血和生命,为当时和后来的青年提供了宝贵的价值资源。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有两件大事对学生影响很大,一是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全党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二是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其中,为“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同志平反,为“党内最大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鼓德怀同志平反,.形成了极大的冲击波。否定错误,及时找到正确的方向,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并且怀有极大的勇气和自信心。
当时清华的“老三届”大学生与其他兄弟学校的青年一起,既由衷地赞成这个伟大的转折,又必然挟带着很痛苦的思考。就好像过山车高速地旋转时,乘客会产生“失重”的感觉,思想也会有“真空”。
“社会主义就好在大锅饭,人人有饭吃,人人吃不饱。’
“我们搞了几十年,为什么竞不如四小龙?”
“我们搞了几十年大批判、政治运动,做的是毫无用处的事。"
这一系列的问题反映出学生们的焦虑。
此时,某些社会思潮也流传到校园里来了,如特区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资本主义复辟”,等等,等等。
那个转折时代的特点是突变带来的各种思潮交织,置身其间的人就有了形形色色的体验。眼睛需要向前、向后、向内、向外四下环顾。大学生们既沉浸在思想解放的亢奋里,满怀巨大的希望,同时又时时想搞清昨天为什么会发生那些悲剧;有时他们自信地认为“舍我其谁”,有时又很有些迷茫……这就是转折时不可避免的“晕眩”效应。但可以肯定,在这一现象的深层处仍保藏着这一代年轻人挥之不去的使命感。
在“纠正错误”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间,到底有没有一个适合国情的选择?
20年后,客观地说,当时青年的思考已经触及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脉搏,标志之一是他们有勇气拿起解剖刀面对自己:我在这段历史里扮演过什么角色?
有学生党员反省自己时说:“我的精神几乎崩溃了,以前以为自己是拥护正确路线的,插队时甚至跑到老乡家里抓鸡,以为这就是割了资本主义尾巴,噩梦初醒方知‘左’得可爱,实质可恶。”“积极写大字报,受过表扬,现在回想起来,感到后悔、脸红,为自己的行动而震惊。”
虽然是很初步的反思,却非常可贵,这也是他们最终提出“从我做起,振兴中华”的必要思想前提。更多的学生对于批判的方法论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分清“孩子和洗澡水”的问题。分清哪些是真马克思主义,哪些是假马克思主义,不能再盲目和轻信,更不能以一种迷狂来否定另一种迷狂,而是要面对当前的现实,用自己的大脑进行过滤。
自己的责任在哪里?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要看到,这批大学生是拨乱反正的受益者,有头脑有理性,他们没有在批判“绝对崇拜”后又“怀疑一切”,而是从反思开始,认识错误,从而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抱有最高的信任感。这本身就是一种“建设性思维”的萌芽。
在此基础上,化学系77级2班的同学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表达了一种“同心同德”的心态。
这批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社会磨砺的大学生,亲身体会到混乱带给国家和人民的是苦难和创伤,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安定的、建设的环境,而时机就在眼前。这就是他们在历史转变处进行痛苦的思考、徘徊之后,找到的一条最符合现实逻辑的自强之路。他们勇敢地说:
“历史的错误,我们也有一份责任,所以我们没有资格清谈和指责。仅仅充当一名评论家。”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就是在这种深刻反省、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979年底,小平同志知道并肯定了这个结论01980年3月20日,复刊不久的《中国青年报》在头版率先作了报道,迅速在全国激发起强烈共鸣080年代的最强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了大批的青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