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折
3.大转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青年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开始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青年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
“学而优则商”的价值取向在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进行大幅度改革时更具体化了,而且也有着一定的变化。
1989年,在经历了“从政热”、“经商热”浪潮冲击后的大学生,有一半的同学对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持肯定的态度。当时有部分同学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素质和所学专业上的欠缺,而是担忧求职机会的不平等,其中女同学的比例要高于男同学。由于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来自农村边远地区、家庭社会地位较低的大学生对此项改革措施的支持率相对偏低01992年以后,以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和转型进入新阶段,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青年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开始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青年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9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择业观念的明显变化。
(1)追求自主择业,风险意识和通才意识增强。
工作不会主动找上门来,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面临的实际境况,僧多粥少现象也普遍存在。所学非所用有时也会碰到。自主选择权利的获得是与必须承担的风险连在一起的。一个真正靠本事吃饭,靠自身努力奋斗求生存、求发展的时代已到来080年代初,大约90%以上的青年愿意到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很少有人愿意去集体所有制或个体经营单位,觉得后两者不够光彩。到了80年代末,随着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和国家有关政策的颁布,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青年挑战性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据调查显示:'70%以上的青年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风险的工作”。既然有风险,就有必要不断修炼自己,使自己有一技之长的同时,成为社会需要的通才。这也已成为青年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社会化程度的途径。青年越来越认识到只有使自己一专多能,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
(2)追求职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成为求职青年的首要目标。
80年代初,青年择业大多数考虑职业本身的地位和声望,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样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利益、物质待遇被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青年择业已经由追求社会声望和地位向追求实际利益转化。
(3)求职定位上由“一步到位”向“逐步位移、跳来跳去”转化。
90年代的青年择业首选考虑的是经济收入和个人发展前途,而单一的分配模式已被打破,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双向选择使得一次分配就终身定位的命运成为历史。“骑着驴找驴”,先选择一个可以生存的职业,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职业流动,逐步到位,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远大抱负,这已经成为年轻人现实的择业取向和理性的抉择。职业选择,是“树挪死,人挪活”,但频频跳槽,两三个月炒老板一次鱿鱼的人未必潇洒;可职业也如鞋,假如只此一双,大了也穿,夹脚也穿,窝在这一双鞋子里过一辈子,更难说是潇洒。问题既然有这样两面,社会对青年择业的评价就存在分歧。一种认为,现在的青年缺乏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跳来跳去,不知天高地厚;另一种则认为,90年代青年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他们愿意承担风险,敢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扑腾、游泳,体现了一种进步和青年人的勇气。
(4)“先上山后下海”,充实自己,迎接竞争和挑战。
90年代的青年在无数事实的感召下真正体认到:读书有用,金点子无价。只要有一技之长,买方市场多多。所以自1993年起,青年的学习热情重新回升,试图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千方百计地“充电”来为未来的择业做好准备。
(5)青年择业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和“新三到”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逐步促成青年思维方式中的功利主义倾向。现实生活的直观感受和对感性满足的强烈需求,使得青年在进行利益权衡时,较多地考虑目前的、现时的利益。一项对上海重点学校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发现:73%的毕业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新三到”(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这些调查说明,90年代青年以个人需要为中心,以实用有效为价值目标的自我设计方向。
上述5个方面的变化是有积极意义的。机遇意识、风险意识、苦练基本功的意识都会在青年择业观的一系列变化中得到加强,但也应看到这些变化所存在的不足。比如,过分注重职业的经济效益,过于强调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再比如,这几年来,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出台,“从政”意识又强烈起来,其目标已与以往的“从政热”有很大区别,如今青年人更看重的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职位所带来的实际好处,如权力大、收入稳、地位高等等。不过,这些缺憾并不能淹没青年择业观变化的正面价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青年的择业行为也会逐步趋于理智和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