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瓶子
3.好牌子、靓瓶子
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性消费等特征,以标新立异、变换不定的审美口味引起社会关注。
伴随生活方式大讨论的进程,整个青年的消费意识在经历了长期压抑之后,在改革开放和国外现代消费观念“示范效应”的强刺激下,最终导致了消费早熟的前倾浪潮。它在80年代中期,主要表现为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性消费等特征,以标新立异、变换不定的审美口味引起社会关注。而这种与国力不相适应的高消费、洋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与“贫穷”的铺张联系在一起的。
80年代中期开始,洋装在中国漫天飞舞,被青年人格外垂青:在通体洋装的某些青年身上,人们看到的是美国苹果系列西装、法国鳄鱼系列、英国史莱辛格牌男女高帮运动鞋、日本的手袋、金利来的领带、花花公子的腰带。上海的《青年报》当时曾报道过一位24岁的青年在上海“晓凯”时装店用380元人民币买下了一件黑色T恤。在旁人看来,这件T恤做工和款式并不怎样。但它是“蒙特娇”( M。NTAGUT)。这位青年的选择代表了当时大城市青年的消费动向——名牌崇拜消费心理。因此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一双19元的火炬牌旅游鞋被束之高阁了。一位青年女工为一件价格960元的法国名牌毛衣,每天下班后去个体户的饭馆中做女招待,因劳累过度,终于晕倒在打工的路上。
校园中的女大学生也不甘落后,少数学生穿着费用一年要花去四五千元。一串使家长费解的外国名牌:克里斯、达妮、密支娜、耐克、马利克、普克、格兰……构成了攀比的梦,把大学生也卷入了“梦幻消费”。洋消费甚至在当时的中学生中也引起了振荡效应。据1988年上海西区6所中学960名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为20元以上,最多的在60元左右。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曾谈到:语文课上老师讲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当讲到孑L乙己“排”出四文钱买酒时,老师提问谁还能用更恰当的动词来表达主人公的拮据窘态,谁知竞有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甩”出一大叠票子,“抖”出几张大团结。你当然会以为这些学生在开玩笑,可他们现在确实花钱大手大脚。中学生中兴起的洋消费,给相当一部分家长,尤其是普通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而大学生“躺在汇款单上的高消费”也一再引起当时社会各方的批评。其实,这种反常的消费现象就是“贫穷的铺张”。
在“贫穷的铺张”背后,还存在着寻求刺激的心理。一位北大学生曾这样回忆首次听崔健的《一无所有》时的感觉:“这歌太棒了!沙哑发声,愤世嫉俗一::青年并不是把崔健的歌当作艺术来享受,而是作为生活来接受,听崔健的摇滚乐,使青年产生情不白禁的刺激,在强劲的节奏和热烈的气氛中平等自由地宣泄各种被压抑的情感。1988年崔健本人在目睹了首都体育馆北大学生对他的狂热之后,曾这样幽默地解释:中国青年需要气功,也需要摇滚;既要内部抵销,也要外部发挥….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