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军国主义
论文 国家、道德与军国主义(1)
古代的文明形式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而是日渐式微。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战争将始终存在,尽管战争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会日益减小。战争的天敌是人类的手足之情,人们对普通人所抱有的同胞之情,这种情感与种族的起源和民族无关。但是,无论这种情感取得了多大进步,依然只能在具有同样文明的民族之间获得充分力量,它甚至会出现许多暂时的倒退。这样的时代依旧非常遥远:野蛮人所感受到的痛苦将会像文明人的痛苦一样深深地触动我们,而民族自尊心(amour propre)会不断抑制人类团结之音。
但是,把自己托付给作为历史必然性的战争,如果我们这样做合适的话,那么为战争道歉便是愚蠢的举动,就像某些政治家近来要做的那样。我承认,即使是在今天,战争也不是毫无用处的。另外,我也认为这样的假定是科学的:假若没有什么有用的效果,也就没有什么真实的事物了。事实上,显而易见,战争注定是会退却的。因此,那些试图人为地保留战争并不拥有或注定不会拥有的道德价值的做法,违背了历史的发展。如果说战争此前还有用武之地,如果说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依然行之有效,那是因为它可以训练人们去实施人们所谓的暴虐的勇敢,也就是对生命的蔑视和对危险的体验。但是,我们日益需要的秩序,却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学者、工程师、医生、企业家,这些人同样也需要耐力和精力,这是一种更为平静的耐力,一种不那么刺眼的精力,它显得更平和、更持久。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得到训练。倘若我们目前亲眼目睹的战争依然在不断得到颂扬,军国主义依然在复兴,那么我们不可能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
在我看来,军国主义的复兴应该归结为暂时的环境,当说到我们的国家时,尤其是这样。我们对1870年的记忆,我们对失败的复仇欲望,在法国产生了穷兵黩武的结果,军队是复仇的必要工具,而复仇则是名副其实的迷信崇拜。我们是在这样的观念中成长起来的,这应该是我们思想的最高阶段,我们已经被这种观念吞没了。结果,军队不再像其他职业那样成为一种职业;反而变成了一种不可触摸的、神圣的东西。用理性来批判军队这种单纯的行为,都会犯下亵渎神圣的罪行。难道我们还没有发展到去宣称它是绝对正确的地步吗?毫无疑问,我晓得,这种带有拜物教色彩的观念不过是片纸只字罢了。我甚至想说,我所担心的恰恰是这一点,因为这种所谓的民族主义甚嚣尘上的表现,会阻碍我们去发展我们应该具备的更严肃的爱国主义。事实上,军队却已经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凌驾一切的声誉,我们终于开始意识到它的危险了。
上述情况所造成的后果正在我们眼前展现开来。一个游离于外、高高在上的社会集团正需要把自身分离出来,它趾高气扬,根本没有考虑到周围社会的观念、需求和渴望。从某种角度来看,像我们这样的民族到处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我们民族的历史作用、我们民族的存在理由,必须宣称我们具有自由探究的权利,必须宣布我们具有至高无上的公民权利。这种矛盾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军事力量被赋予了优势地位,以及它所包含的理智上的奴役状态。这两种极端对立的原则一刻也不能共存,它们总有一天会发生剧烈冲突。今天,我们正在亲眼目睹这一冲突。对于这种病入膏肓的事态,我所认识到的惟一疗救措施,就是改变我们的公共教育体系的方向,进而使民族的灵魂将这种可悲的观点彻底剔除掉。不幸的是,为了赢得尊重,我们必须变得[强大]。(2)一个伟大的民族若要获得更高的地位,不必非得不断擦亮它的武器。它应该把目光放在别处。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的观念,所有法国人都可以依据这些观念共同交流,也有其他的共同目标去追求。对公正的崇拜、对法律的尊敬、对自由的热爱、对义务和责任的关注(无论它们来自个体还是集体)、对更平等的公平分配的需求,所有这些,都决不是好战的情感,后者不可能非常深入地渗透到我们的意识之中。经验已经表明,它们的基础有多么地脆弱!让这种理想得到更加主动的追求吧,让我们不要停留在口头的承诺上,让年轻人的导师使它更根深蒂固地渗透到民族之中,这样,军队就会丧失它所享有的优越地位。
为了使军队毫无抵抗地同意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到一般的水平,它必须敞开胸怀,更自由地接纳这种精神。为了实现这一点,官僚集团与公民社会之间的接触必须更加多样化。我们必须结束士兵无视周围发生的一切的神话,对于同时代人的激情和信念来说,他简直就是一个陌生人。这就是让我们正在承受的道德分裂寿终正寝的惟一途径。
【注释】
(1)“Enquête sur la guerre et le militarisme”,L’Humanit énouvelle,1899,pp.50—52.参见“The State,Morality and Militarism”,in Durkheim on Politics and the State,ed.by Anthony Giddens,trans.by W.D.Halls(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p.211—213。
(2)原文漏掉了此词。——中译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