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与“招安”
“招募”与“招安”
有报道称,盛大文学公司要投入百万元,创建一个百余人的白金书评人群体。其高层主管对进入这个群体的人的种种承诺,颇具几分诱惑,如:首批获白金书评人的30人,除了颁发“荣誉证书”,将“每月提供基本创作保障金及上不封顶的分成;对优秀书评作品将结集出版,并获得高额稿酬;可优先获得推荐进入鲁迅文学院培训的机会;可优先聘为盛大文学编委会委员,并获得相应酬金;有机会与明星、导演、制片人及游戏制作人面对面沟通。”
尽管其中的某些“承诺”让人有“空心汤团”感觉,诸如:按照点击量与作者分成的销售模式,所谓“上不封顶”有什么实际意义?还有所谓“高额稿酬”、“相应酬金”都是很含混的字眼,在没有以合约形式签字前,都是当不得真的。
但看完报道,笔者还是心生些许感慨:该公司如此重视挖掘书评人,肯定是意识到了优秀书评人的匮乏,因而不惜斥资让那些长期处于网络“潜水”状态的书评人浮出水面。盛大文学下属的云中书城,拥有海量的图书,如果没有大量的书评作配套推介,其阅读量和点击量、销量如何上得去?从公司效益角度理解,此举当然有它的合理性,甚至也无可非议。
正因如此,在盛大种种承诺中,却疏忽了一个对优秀书评人来说最最重要的承诺:即如何尊重书评人独立的评判立场和艺术感觉?如果盛大招募的书评人充分享有对所有图书(包括该公司拥有销售权的图书)说“好话”也可说“坏话”的权利,拥有可评某本书,也可对某本书不予置评的权利,那就是在对整个社会的文学、文化发展做一件真正有益的好事,让我对该公司跳出一己利益的博大胸襟心生感佩。如果他们只是为本公司“招募”书评“雇佣军”,那就不要以什么“白金书评人”的面貌出现,对他们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某公司或出版社的图书推销员、宣传员,其独立性、客观性是难以保障的,因而也就很难在读者中树立其公信力,成为读者阅读趋向的权威引导者。
有志成为独立书评人的写作者不应见“利”而丧失应有的警觉,而读者对出自“雇佣军”手笔的书评,建议也勿轻信而去掏腰包。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篇随笔中,为我们描绘出受雇于出版社的职业书评人的痛苦生存状:他打开一个出版社责编寄来的邮包,里面是五册需要他限时写出书评的书,分别是《巴勒斯坦人到了十字路口》《科学养奶牛》《欧洲民主制简史》《葡属东非的部族习俗》,还有一本是小说,书名是《躺着更舒服》。快到交稿时间了,他仍然极不愿意打开这些书,因为“一想到必须读这些书,甚至一闻到书的味道,他就跟不得不去吃冰冷的浇过蓖麻油的米粉布丁时的感觉一样,很不舒服。”他终于被迫在缭绕的烟雾中,快速地将五本书浏览一遍,几乎大叫起来:“天哪,全是废话!”但他还是熬夜写完了全部书评,他的高效率来自脱“笔”而出的套话:“一本谁也不想错过的书”,“每一页都有值得记住的事”……奥威尔描绘的是上世纪中叶书评人的状态,在今天的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类似的现象呢?
催生独立书评人、影评人有效举措,首要在于切断书评人、影评人与出版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的利益链,为其打造独立表达的平台。在这方面报刊等权威媒介应该有所作为。
201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