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谁让你是“名家”呢

谁让你是“名家”呢

时间:2023-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谁让你是“名家”呢谁让你是“名家”呢余华新作《第七天》尚未出炉,仅仅是在书店做了一个预告,据媒体报道就被预订掉70万册。有人称这是出版商采用了“饥饿销售法”。“名家”之所以能成为“名家”,有其复杂的因素。有专家说,没有对“名家”的批评,就没有对“名家”的超越。这是从繁荣文艺创作的高度来认识批评“名家”的意义了。

谁让你是“名家”呢

谁让你是“名家”呢

余华新作《第七天》尚未出炉,仅仅是在书店做了一个预告,据媒体报道就被预订掉70万册。这在当下长篇小说出版中算是奇迹了。这个数字有无泡沫,无法确证。但余氏新作比之一般作家的作品更有市场号召力,是可以确信的。有人称这是出版商采用了“饥饿销售法”。该“法”有点类似古装戏,人物未出场,锣鼓先“铿铿锵锵”地敲起来,器乐先“吱吱嘎嘎”奏起来,等把观众的胃口吊足了,人物便闪亮登场。

但这样的“饥饿销售法”,我看也只对某些名家管用。换一位作家,如是寂寂无名之辈:赵华、钱华、孙华或李华……大概这“法”立马失效。没有人会对一部尚未出版的无名之辈的作品感兴趣,甚至付订金。因此这种“饥饿法”的市场号召力,是建立在名人效应的基础上的。

“名家”之所以能成为“名家”,有其复杂的因素。有机构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类名人成名经历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名人成名的原因只有15%依赖其专业成就,而85%是要靠其他因素促成的。但不管怎么说,在生活中“名人”“名家”的确备受公众的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很容易成为公众效仿的对象。新闻教程中有句话:“名人的烟斗也是新闻。”名气越大,受到的关注度就越高。在这个号称“眼球经济”昌盛的时代,很多人通过各种正当和非正当的方式,试图成为公众关注的名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一位作家成为“名家”后,享受着“名家效应”带来的种种好处:作品畅销、四处演讲、被邀做各种活动和媒体的嘉宾……等等时,却又不允许他人对自己的作品评头论足,听不进批评家的逆耳之言,这也太有悖常理了吧?要知道,“名家”的作品,其中的“好处”会释放出较大的“正能量”,其“坏处”也当然会导致更大的“负效应”,因此,及时地指出名家新作的“好处坏处”,显得尤为必要。常人都知道:甘蔗没有两头甜。上帝把你造就成了“名家”,同时也把你推到了被公众高度关注的“聚光灯”下,你就得有接受各类人从各自角度评说的气度。更何况,如鲁迅所言:名人说的未必都是名言。当然名家写的也未必都是佳作。很多作家,写了一辈子,自从那个成名作使他成为“名家”后,他再也无法超越自己,这样一种现象,在文学史上不胜枚举。可是长期以来,“名家”每有新作问世,皆“好评如潮”,听不到真诚、真实而又精确的批评之声,使得一些“名家”新作明明在走下坡路,却自以为在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其后果既害了“名家”自身,又误导蒙蔽了广大的读者。“作家一出名,批评就少了”,这样一种非正常的批评现状,难道还要持续下去?

有专家说,没有对“名家”的批评,就没有对“名家”的超越。这是从繁荣文艺创作的高度来认识批评“名家”的意义了。我的认识还未达到此高度,有待继续思考。

再说余华的《第七天》,很多读者拿到书后发现不像介绍的那么好,表示了强烈不满。也有专业批评家开始发文批评了。看来,“饥饿销售法”除了吊高读者胃口,让出版商增加码洋、作家收获更多版税,对提升作品自身的文学价值并无益处。因为,作品究竟如何,最终还是要通过阅读来获得一种客观认知的。

201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