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行为的背后
2.留守儿童行为的背后
“兰海,我能进来吗?”媛媛敲响了我的房门,“我想问一下本来上午说好的那个目标会还照常进行吗?”
“哦,案例会,照常。”我抬手看了看表,“现在10点,还没有到时间啊?”
按照惯例,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我们会分别设立这半年的研究主题。“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是教育学院这半年的研究主题。大家都会精心准备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内容,并且按照安排每个月还会有一个同事和大家分享心得体会。
今天轮到我,我不得不把林业放下,按照计划和大家分享了豪豪的故事,一个新留守儿童的经历。
豪豪从一开始就是个让我们很头疼的孩子。十岁的他看上去天生不招人待见。尤其他那张喜欢挑剔人的嘴,让他几乎没有朋友,而豪豪从来就觉得自己说的话没有任何问题。豪豪不仅嘴巴讨厌,手还打人,因此他几乎成了所有人的痛恨对象。为了让他学会尊重他人,我们专门为他设计了一个游戏。这次六天的营地中只有第四天晚上没有活动安排,于是晚饭后我把豪豪叫到我的房间,我们将玩一个游戏。
“豪豪,你觉得这些同学们喜欢你吗?”我很自然地问。
“他们喜不喜欢有什么关系?我才不稀罕呢。”[孩子和成年人一样,自己太在意的事情,反而会比较害怕知道事情的结果。]豪豪摸着脸上的伤,满不在乎。
“那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们假扮你被常松圈起来,看看其他同学谁能愿意救你?我要考验的是在这些同学当中谁最有说服力,谁能够打动我们,你就是一个配角,这是一个合作演出,知道吗?主要是要测试谁最有说服力,明白了吗?孩子。”我故意轻描淡写,不让他认为自己是游戏的主角。[让孩子认为自己并不是事情的重点,才会让他轻松自然地进入体验情景中。]
“好啊!我不觉得他们能行,看他们那样,连说话都说不清楚,怎么可能有说服力呢?我根本就瞧不上他们。”豪豪说道。
晚饭过后,我们开会布置行动,提出注意事项:首先要确保逼真,这样才能出效果;[孩子们辨别真假的能力绝对超过每一个成年人的估计,要想有教育效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注意,而让孩子感受到“真实”,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其次要保证孩子们不会因为太逼真而报警;最后就是要保证孩子们不会因为过于慌乱而出错。
孩子们按照我们提出的开会要求,把所有的通讯工具都放在房间,在走廊上集合之后,行动开始了。
常松作为一个因被豪豪惹急的老师,把豪豪关在自己的房间,不让他出去。然后常松出现在孩子们集合的走廊中间,小白和其他老师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我呢,自然开始扮演圆场的角色。
“你们看,豪豪把常松惹急了,现在不让他出来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孩子们惊慌的小脸看着我,一片寂静。
“常松,你可不能干傻事啊!”毅然牛哄哄的声音打破了现场的安静。
附和声你一句我一句,此起彼伏。
“你想想,豪豪这么讨厌,你可别为了他自己不乖了!”
“是啊!是啊!不值得!”
人群中这种声音越来越多起来。
“不行,刚才常松说了,你们要找出三个理由说服他放人。”[三个理由会让豪豪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能够帮助他建立回到集体中的信心。]
楼梯下又炸开了锅。
“他能有什么优点?平时总是欺负我们!”
“他能有什么好?”
“不行,你们不说,我就不放人。”常松已经不听“导演”安排了。
我看见章鱼那张焦急的脸,向真也在思考,年纪小的孩子们则越来越紧张。
“首先,我认为他比较活泼,平时喜欢说话。”一个小小的声音说。
“我们同意,他平时话挺多的,闷的时候他也挺活跃气氛的。”
“是啊,有时候挺搞笑的。”
我转脸看向常松,他的牙紧紧地咬住了下唇才忍住不笑。
“好吧,第一条算是通过,那还有两条呢?”我继续甩出问题。
“他对待一些任务和游戏都非常主动。”我窃笑,心想每次豪豪自己争着玩游戏以至于其他队员都没有机会玩,如今这也能凑成优点了。
“有时候,不,大部分时候,他都能找到好方法。”一个脸上被他抓成“二条”的孩子说。
我扭头,看见豪豪低下的头抬了起来,[越顽劣的孩子就越容易被周围人的“真情流露”感动,这种感动会刺激他们接受一个集体,感受到自己的“被需要”是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候。]
“对,我们营得分都是他想办法取得的。”两个平日被他欺负得够呛的女孩说。
“那他对于你们营来说,还是有用的啦?”我调侃。
“是啊!如果我们有打架这个比赛,肯定第一。”[这次的“营救”行为,促成其他孩子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一个事件。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讨论问题或者现象是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完成的简单任务。]
接下来向真的一番话语惊动大家:“我来说点儿。常松,我认为你现在这个举动是根本不理智的。你这样做,只能拯救他的行为,但却不能拯救他的灵魂,而你的灵魂也随着他而堕落了。”
在我吃惊的同时,余光中看到章鱼脸上有一丝赞许目光投向了向真——这个能力很强但却很难得到他人认可的女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