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活书阅读——十分钟年华老去
“世界是一本被阅读着的书,而我们也在被阅读着。”我在《夜晚的书斋》的文字上重重地勾出了重点符号,然后把灯关了,陷入了一种黑暗思考状态。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被周围的人阅读着、理解着。而我们,也正在阅读着别人,阅读着这个世界。
阅读是在有限空间中理解世界的最佳途径,它为我们提供从古到今的无数信息,为我们描绘整个世界的模样、世界的过去和今天,为我们展现各种人物的成长和思考。
上周课程里我最关注的是“活书阅读”的内容。上周两个班都分别进行了此项内容,一个是阅读《失落一角》,另一个是阅读《十分钟年华老去》。
活书课程是我们全新设计的一个阅读课程。我一直认为阅读是终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可我发现我们的孩子较之同龄外国孩子来说,阅读能力差别太大了。不仅阅读量少得可怜,而且阅读面也窄得惊人。最关键的是阅读之后孩子们没有机会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而思考这恰恰是阅读能带给读者最重要的那部分。
阅读量少的原因主要是孩子们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学校作业花掉了他们大量的时间,而父母们在课余还纷纷抢夺时间,周末和学校同质化的作文课、奥数课和英语培训,让孩子们毫无喘息的机会。如果孩子们有时间阅读,首选自然是漫画书了,这点我感同身受。在刚进入阅读状态时,肯定会选择最放松的书籍来看,然后才会选择有挑战性、需要思考的深度书籍。但由于阅读时间有限,孩子们很难进入到第二层次,另外,可供孩子们阅读的书实在是太少了,我发现出版社几乎没有考虑到十岁到十六岁这个读者群的需要,所谓的少儿读物还不如叫做幼儿读物,都是插图故事书。而孩子们阅读之后也没有人能够和他们分享,将书籍内容升华到一个更高层面的讨论,这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然而相同年龄段的美国和欧洲的孩子们是拥有大量阅读时间和阅读资源的。这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在知识面和知识量上面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世界理解的差异。
活书课程的目的就在于扩大孩子们的信息量,找到他们的阅读方法,以激发他们获取信息后的独立思考。
当我和大伙儿分享完希希试听情况之后,立即遭受了小鹿的严肃批评:“兰海,我可是要严肃警告你,你能不能不要临时进班听课啊?这严重影响课堂秩序。”
小鹿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孩,毕业于北师大考古专业,个子虽小却非常有爆发力,思维敏捷逻辑性极强。在上濒,她以“尖锐”为特色,我俩经常性的斗嘴也成了一道风景。
“昨天是凯音邀请我去听课的,不过你的课我以后多加注意,主要是你昨天那堂课太吸引我了。谁让你上得这么好呢?我是去学习的。”自认理亏,我赶紧把小鹿捧上天。
上周第一阶段的活书课是围绕一本很有意思的漫画《失落的一角》展开的。书中描述一个缺失了一角的圆,到处去寻找这个角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故事尽管简单,却蕴藏了很多人生哲理,我也想分享一下孩子们的阅读感受。所以,周日我忍不住进班听课,结果遭到了小鹿的严肃警告。
“我将功补过。那我先替小鹿把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说一下,您老消消气?”我讨好地看着小鹿。
当我推门进入教室,孩子们一脸沉思状,教室内鸦雀无声。小鹿老师在一脸严肃地提问。我再一次讨好似的看看小鹿,所提问题是:你们看了之后的收获。结果,小潘同学说:“其实那圆缺一角也很好,圆要学会满足。”我特意停了停,见大伙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答案一样,表现出惊讶的神情。
马璇同学的看法是:“这个圆在不断找寻角的过程中收获了他的快乐,最后是否找得到这个角,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笑了,当我听到这个评价时,不由感慨这个四年级的孩子如此哲学,我当年上四年级时都在干啥啊?
“别打岔,快接着说,都还有哪些观点?”凯音瞪着大眼睛,不时催促我。
“还有两个很重要的观点:一个是他很佩服圆的精神,因为圆很执着,为了寻找自己丢失的那一角,可以付出很多努力。而角是很幸福的,因为他能有‘圆’这个家,这个家没有忘记它。这些孩子已经能从两面来看问题了,不仅考虑了圆,还想到了角。”
“另一个看法就有点儿另类了。孩子说这个圆为什么一定要去找角呢,如果他用这个时间去做其他事情,那又会发生什么呢?”我喝了一口水,“针对同一个问题,孩子从四种不同角度引出了四个不同观点。我们来听听小鹿怎么说。”
“孩子们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也在我的意料之外。”小鹿端正身子,声音四平八稳地进行阐述,“意料之中是通过这六周的课,我相信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得到了一个极大的提高;意料之外则是当我把这个窗口给他们打开,让他们思想自由飞翔时,他们能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能从得失考虑问题,能从过程和结果中考虑问题,这些都让我从内心对他们有一种由衷的尊敬。”[对一个简单事物的多样思考是提高孩子们思考力的重要方法。]
“对,孩子们就像水一样,拥有成年人无法想象的力量,放在不同的瓶中就会有不同的形状。媛媛,你那堂课我没去听,能给我们说说吗?”我把发言权交给了媛媛。
“我早就等不及了,你们先看看这几篇命题为《十分钟年华老去》的文章,是孩子们当场写的。”媛媛站了起来,将手里几张皱巴巴的纸分发给了我们。
十分钟年华老去
子庄
有一个人,他叫师帅;还有一个人,他叫明明。
有一次他们俩去旅行,他们一起玩了两天两夜。突然明明对师帅说:“你长了一根白头发!”师帅找来镜子一看,果然长了一根白头发。“刚才还没有的,怎么现在就有了呢?”师帅看着手表,过了十分钟,又长出一根白头发,师帅大叫:“我十分钟就长一根头发,真是太可怕了!”
一年过去了,师帅的白头发已经长出好多了。师帅说:“我老了,别看就这十分钟,但是积累起来,就滴水成河了。”
转眼间师帅六十多岁了,他已经虚弱了很多,他看着外面的风景,多美呀!那舒卷的云朵,灿烂的阳光,碧绿的草原,蔚蓝的天空,远处是浩大的森林。他现在只能靠明明照顾他,虽然明明已经六十五岁了,但还是年轻时那般身强体壮。
有一天师帅死了,明明哭了一场,把他的遗体埋在林子里,还做了个标记。林子里风清气爽,百花争艳,真是美丽极了!
过了一时间明明也去世了,他的遗体被埋在师帅的遗体旁边。
生日和死亡
刘子萌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家里很穷,天天挨饿。在他七岁时,他染上了一种病。医生说他最乐观也只能活到十九岁!当男孩听到医生说这句话时,顿时脸变得苍白。他很害怕,他幼小的心灵受不了这种的打击。
从这以后,他每天都在傍晚太阳快落山时目送那天的阳光。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一步步逼近死亡,每过一次生日,他都觉得很悲伤。他感觉病魔一天天吞噬着自己的身体。
死亡终于来临了!就在他十九岁生日的前一个晚上的11点49分时,他跑出家门,来到他出生的地方。他感觉自己仿佛已被死神的大手抚摸,死神将把他送入天堂。他摘下妈妈喜欢的一朵兰花,他又摘下一颗爸爸曾抚摸过的樱桃,他把这些抱在怀里,作为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礼物。他什么也没说,静静地,等待着。
这时,他的朋友从这儿路过,看见他这样,问:“你是在等待生日吗?”
“我在等待死亡!”
“最让我开心的不仅仅是这两篇关于‘十分钟年华老去’的文字,而是他们获取这个主题的方式。来,媛媛给其他人介绍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选题。”每周回课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所以课程背景是需要给一些同事解释的。
“2005年英国电影公司力邀世界15位顶级导演以‘十分钟年华老去’为主题拍摄短片,每部短片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中国导演陈凯歌就是这15位导演之一,他用十分钟的时间描写了一个老北京居住的百花深处的胡同故事,通过一个百花深处的住户来诠释北京的变化、新与旧的更替、文化的发展和继承。课堂上,我们让孩子们看了这部短片,然后讨论。最后,我们再次观看了这部短片,给孩子们20分钟的时间,以《十分钟年华老去》为题,让他们自己去写一篇短文。”媛媛解释完,带着微笑问,“你们手上拿的就是他们的文章,感觉如何呢?”[让孩子接触世界顶级的文化作品,不仅可以激发理解,更重要的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并减少和名著的距离,让他们产生“任何事都离我很近”的感受。]
“我真没想到他们会如此提到‘死亡’,但这样好吗?”一个运营部门的同事问。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可以看到子庄的文字里很自然地提到了死亡,配合死亡的是对美丽风景的描写。孩子并不觉得死亡可怕。而子萌的文字里我喜欢她写的‘我在等待死亡’,并且与生日作对比。我们还能从里面看到子萌心中爸爸妈妈的重要。在他们这个年龄段能够如此平静地谈死亡,这代表了他们内心的强大。”
“那,我们到底想要他们写什么呢?是一篇作文吗?”
“写出他们的思想。我觉得特别不容易的是他们能够看懂这部短片,更重要的是他们又能自己去考虑这个问题。千万别小看这篇短文,它实际能把孩子们很多思考方式、思维能力和状态都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我感叹道。[接受信息、理解信息、运用信息、创造信息这4个步骤让孩子的思考得到了完整的锻炼。]
我非常喜欢通过观看电影和阅读书籍,让孩子们更有直观地去理解这个世界,去不断扩展自己的眼界,当他们与各种人物和作品产生共鸣时,他们的思考就变得有力起来。
由哈佛大学委员会(Harvard Committee)出版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有这样的阐述: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能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对自然、社会和人文有批判性的了解;一个有教养的人,不应该有地方的褊狭性而忽视其他地区和另一时代的文化;一个有教养的人,应在某一知识领域里有深入的研究,达到介于广泛的知识能力和专业层级之间的程度。
回课结束之后,每个人对孩子们所爆发出的思考力有了重新认识。其实,大多时候我们都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有时候他们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成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