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走出‘五四’”

“走出‘五四’”

时间:2023-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走出‘五四’”陈平原在90年代初期提出学术史研究,是因为他敏锐地意识到社会文化转型时期调整学术方向的必要性;而这种必要性的体认,则是对身处的学术研究现状的“危机意识”。概括“五四”范式的特征,并强调它在20世纪的影响,实际上是为当代学术“正本清源”。他提出“走出‘五四’”,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传统在当代学界的制约位置,因而将其作为克服当代学术失范危机的第一步。

“走出‘五四’”

陈平原在90年代初期提出学术史研究,是因为他敏锐地意识到社会文化转型时期调整学术方向的必要性;而这种必要性的体认,则是对身处的学术研究现状的“危机意识”。90年代学界产生较大影响的学术论争,如急于宣告“80年代的结束”而提出“后新时期”概念来规划、描述90年代的文化走向,如针对商品经济的挤压和人文学科的危机而提出“人文精神”问题,也有针对80年代的文化思路出现的问题,而引入“后现代主义”这一新的西方理论范式的尝试……都可以看作学术危机效应的种种症候。陈平原在《学术史研究随想》这篇被视为“学术史研究”的纲领性文章中,也明确提出“不否认在这个时候谈论学术史研究,有对80年代中国学术‘失范’纠偏的意图”——不满于80年代延续下来的学术研究思路,意识到危机的存在,是这一时期学人的共同意识,不同的只是所采取的“回应策略”。

但是,在90年代初期,对于谈论得最多的“转型”问题,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认真地考虑所转的“型”到底是什么?这涉及如何来把握和认识学术现状的问题。在王瑶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一书的小引中,陈平原写道:“一百年的学术史实际上已经成了某种‘传统’,对这一传统的隔膜与误解,很容易产生虚无主义态度或热衷横扫一切的偏激。”[357]针对80年代学术失范导致的学风空疏,而选择学术史研究来补偏救弊、推陈出新,并将研究范围锁定在清末民初三十年间,“讨论学术转型的方方面面,揭示已实现或被压抑的各种可能性”,这其中包含了陈平原对于学术现状的基本判定:“今日谈‘转型’,直接的对话者是‘五四’”,“用‘五四’来涵盖这百年的文化学术,当然是只见其大,主要着眼于其建立的‘范式’至今仍在发挥作用”。[358]80年代学术的主导范式归结为“五四”范式,是陈平原对于学术现状得出的结论,也是他借以调整学术方向的起点。

关于80年代与“五四”的关系,我们无须考证,任何一个对80年代学界稍有了解的人,都不难发现二者的对应关系。80年代学界对“五四”范式的“无条件”接受,一方面是其对5070年代当代历史的否定性指认而将思想资源的选择上溯至“五四”;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泽厚版本的思想史阐释,即将“五四”看作是“救亡压倒启蒙”的“未完成”的现代性工程。因而,对于“五四”,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如何继承,而对这一现代性方案中包含的具体思维模式和学术范式,却很少有人谈及。陈平原在讨论这一问题时,较为明确地借用了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S.库恩的“范式”(或“典范”,Paradigm)概念,并将之作为研究清末民初学术转型的核心概念。他把“五四”范式概括为“以西化为代表的研究思路;专才的教育体制;泛政治的学术追求;‘进化’、‘疑古’、‘平民’为代表的研究思路”[359]。概括“五四”范式的特征,并强调它在20世纪的影响,实际上是为当代学术“正本清源”。

如若对于身处其中的范式(或曰“传统”)模糊不清,则很难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也难以进而作出突破。对这一问题的敏锐关注,首先要求的是一种“历史的眼光”,意识到学术研究作为一个“延续性”整体的存在。T.S.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曾因注重作家与先贤的对话关系,意识到文化作为一个历史有机体的整体存在,而在80年代被很多谈论文学创作的人引用。但这一思路和见解,似乎在陈平原关于“学术历史”的理解中,得到了最好的应用。他提出“走出‘五四’”,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传统在当代学界的制约位置,因而将其作为克服当代学术失范危机的第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