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范仲淹
母亲改嫁,仲淹易姓
公元989年,范仲淹生于徐州,其父范墉,任徐州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就是军官秘书,官职不高,但生活不成问题。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范仲淹出生的第二年(公元990年),范父突然病逝,留下孤儿寡母无依无靠。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迫于生计,只能带子改嫁,嫁给了山东淄州长山县河南村(现已更名范公村)的土财主朱文翰。不到两岁的范仲淹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改名易姓为朱说。
古代礼法甚严,改嫁之事为世所不容,为此其母一直瞒着范仲淹。
小范仲淹(那时候应该叫朱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在继父家成长起来。期间,范仲淹唯爱读书,以至于他有家不住,常寄宿于长白山上的醴泉寺,青灯古卷,徜徉书海。
寄宿寺庙,勤学苦读
范仲淹在朱家时,虽然算不上穷苦,但为磨砺意志,硬是逼着自己粗茶淡饭、勤学苦读。
据说他寄宿醴泉寺时,每天早早煮好一碗稠粥,放在外面。长白山上冰天雪地,稠粥没过多久就冻住了,范仲淹就把它切成四块,每天早晚就着腌菜伴着醋吃两块,吃完继续读书。这就是“划粥割齑”的典故。
就这样,范仲淹独对佛灯萤火、照亮满纸青墨,苦行僧一般,在醴泉寺度过了艰苦而充实的三年,学识方面大有进展,精神毅力亦远超同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读万卷书不过是第一步,范仲淹接下来要做的,是行遍万里路,体会人情世故。
可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范仲淹熟读经史,自然懂得此番孝道,因此犹豫不定,一直下不了决心远游求学。
然而,一次偶然让范仲淹知道了母亲携子改嫁的事。年少气盛的他于是携怒出走,泪别母亲。他决定脱离朱家,自力更生,同时下定决心,日后要出人头地,荣归朱家,一偿养育之恩,二带母亲归乡。
泪别母亲,求学应天
25岁的范仲淹孤身一人,徒步千里,于1014年抵达应天府书院。这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宋真宗钦赐御匾“应天书院”,人文荟萃,举国闻名。面对免费享受名师授课、同学交流、饱览藏书的大好机会,范仲淹顿时觉得一路的辛苦都值了。
但是对于离家出走、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来说,吃饭是个大问题,也只能继续着“划粥割齑”的艰苦生活。
他的不少同窗为其艰苦和刻苦打动,常常接济他。据说有一次,一个同窗送了一些食物给他,本来是一片美意,他却没有领情,宁愿食物坏掉 也不肯吃一口。他的同窗又生气又不解。
应天书院
范仲淹无奈答道:老同学,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可是我怕啊,我怕一旦尝过你送我的食物,以后就再也受不了划粥割齑的苦日子了。
此时的范仲淹,就如“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的颜回一样,境界实在高出同龄人许多,令人感动敬佩。
就在范仲淹来到应天府书院的同一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心血来潮,率众前往亳州朝拜太清宫,中途路过应天府。
当宋真宗路过应天府时,满城出动,而应天府书院的学子老师们,也都雀跃而出,恨不得能引起皇帝注意,这比金榜题名都有用。
而范仲淹呢,任凭同窗好友如何催促拉扯,愣是无动于衷,一如既往地待在书院,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大伙儿急了,连连出声劝他一起去凑热闹,范仲淹淡淡地应了句:你们去看吧,我不急,等以后金榜题名、位列朝堂时,我再看也来得及。
果不其然,第二年他就金榜题名,这也正是上天对他十几年心无旁骛地艰苦求学的最大安慰。
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求学的日子,最大的收获不是学识,不是眼界,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同窗。而这些同窗之中,最重要的是宋朝未来的宰相、范仲淹将来的贵人——晏殊。
晏殊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的婉约词,而不是政治成就。
但他身居相位之时,先后推荐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千古名臣,仅此一点,也值得大书特书。
至于范仲淹和晏殊之间的惺惺相惜,更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应天府书院后来之所以能位居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也就是因为书院先后培养出了他们两位旷世才子!
不过确切地说,范仲淹和晏殊应该算校友,晏殊比范仲淹早几届。当初宋真宗率众路过应天府那一次,已经入朝为官的晏殊也在队伍中。
但只要志同道合,便是知己莫逆。当年范仲淹在应天府求学的时候,还曾与晏殊遥相唱和,互相赋诗考校。此间友谊,比之官场中的逢迎附和不知好了多少倍。多了这样一层同窗和校友的交情,二人在未来的仕途上相互扶持,共同进退,共赋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