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变法理财,富国强兵

变法理财,富国强兵

时间:2023-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王安石《周官新义》三矛三冗,亟须变革变法前,宋朝政府统治面临着“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危局,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三矛三冗”。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该法规定,各地兴建水利工程所用的材料,由当地居民分派。

54

王安石《周官新义》

三矛三冗,亟须变革

变法前,宋朝政府统治面临着“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危局,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三矛三冗”。

三矛

第一矛盾为:阶级矛盾尖锐。

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面对土地兼并的形势,采取“不抑兼并”态度。

这种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

第二矛盾为:民族对立严重。

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军队涣散,指挥效率和战斗力较低,与辽国和西夏的斗争中缺乏战斗力,导致常常失败。原因主要在于:

1.北宋政府为了防范武将实行更戍法,频繁调动武将,导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并设立不同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2.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北宋政府荒年募兵,招募流民当兵,军队战斗力下降。

3.北宋以步兵为主,不敌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

4.武器生产管理混乱,影响军队战斗力。

第三矛盾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变法不可避免地触犯到大地主和官僚阶级的利益,让他们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钱财来支援国家的财政,必然斗争激烈。

三冗

一为冗官。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集中皇权。

比如,宰相职位一般有很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官职也不断增加,导致北宋机构臃肿;采用恩荫制,一个官僚一生中可以推荐数十个亲属当官;北宋大兴科举,科举应试人数增加,取士人数也增加。

二为冗兵。政府为稳定社会秩序招收流民入军,使得军队数量及军费增加。

三为冗费。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还要给西夏和辽缴纳“岁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富豪隐瞒土地,土地税等收入日益减少,财政收入日益亏空。这种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这种时势亟须一个勇者出来扛起变革的大任,王安石这个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当仁不让,可谓时势造英雄。

替国理财,为民强兵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开始设置三司条例司,推行新法。

同年四月,王安石遣刘彝、谢卿材、侯叔献、程颢、卢秉、王汝翼、曾伉、王广廉八人到各州府考察农田、水利、赋役等情况。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他变法的指导思想主要有:

一是任务观。

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

二是理财观。

提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认为集中天下百姓的力量去生产天下所需的财务,然后供给于天下人所用,从而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这也是王安石最重要的核心思想。

这当中他又认为“理财以农事为急”,要“抑兼并,便趋农为急”,把农业生产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才能去农民疾苦。

三是不干预观。

强调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而是主张自由发展,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

在上述理财思想的指导下,王安石开始着手变法,为国理财。

限制商人

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在此也得到体现,满足国家供应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主要是均输法、市易法和免行法。

均输法。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推行。该法旨在保障京城物资的供应,避免地方囤积。由淮、浙、江、湖等六路设置发运使,掌握六路的财赋情况,负责督运事宜。这样,均输法夺取了富商大贾的部分利益,同时也稍稍减轻了纳税户的许多额外负担。

市易法。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颁布,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市易务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待至市场上需要时出售,商贩子可以向市易务贷款,或赊购货物。这样,就限制大商人垄断市场方面发挥了作用,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免行法。熙宁六年(1073年)七月正式颁行。该法规定,各行商铺依据赢利的多寡,每月向市易务交纳免行钱,不再流以实物或人力供应官府。这其实相当于今天的个体经营者应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 

发展农业 

主要是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的政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等。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青苗法出炉。该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往当地官府借贷,贷款的利息也不高,以补助耕作。

同年十一月,又颁布了农田水利条约。该法规定,各地兴建水利工程所用的材料,由当地居民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

熙宁三年(1070年)又推行了免役法。由开封府试点,尔后在全国实施。免役法废除了原按户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

其他方面

军事方面提出了“强兵”的措施,一方面精简部队,一方面实现兵法,主要有保甲法等。

教育方面提出要改革教育制度,改革了科举制,整顿了各级学校,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总而言之,王安石改革的规模宏阔,既广且深,其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理财,“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王安石“替国理财”的理念是全方位的,涉及农、工、商、军事、教育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他提出了“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的命题,他所要富的不只是国家,还包括了全国的民户。

变法最终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熙宁六年(1073),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

宋军收复五州,拓地二千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

王安石的变法成了我国的重大改革。其见地之卓越,让人惊叹,就连列宁都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硕果累累,影响巨大

王安石的变法,是孤军奋战。保守派们四面围攻,但王安石毫无畏惧,与之进行一一对决,一场场唇枪舌剑接连上演。

王安石PK司马光

第一个挑战王安石的是司马光。司马光位居副宰相,颇有势力。

他与王安石本是好朋友,很欣赏王安石的才华,也曾向皇帝推荐,宣传其政绩,对他寄予厚望。

熙宁三年(1070)春,此时的王安石是新贵,后来居上,做了宰相,红得发紫,追随者众。一天,王安石对皇帝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要变法了,司马光三次写信规劝他。

王安石泰然处之,只对司马光的第一封来信做了答复,这就是有名的《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在这封回信中大体的意思是:“我们之间关于变法和反对变法的争论,是因为政治见解和路线的不同而引起的。既是如此,当然就没有调和的可能和商榷的余地,也就大可不必一一争辩了。”

55

王安石舌战司马光

他这种淡然的态度激怒了司马光,于是两个政治对手很快就形成两大阵营,仇人相见,拔刀相向。

可皇帝信任王安石,司马光委屈失望之余,带着十多位当时最为杰出的历史学家,在洛阳一待十数年,编修《资治通鉴》去了。

风水轮流转,时隔数十年,神宗驾崩,哲宗当政,复拜司马光为相。

司马光一上任,便开始了反攻倒算。他将所有的新法全部废去,把所有的新党官员全部罢免。

王安石因此郁郁成疾,没过多久就病逝了。

王安石PK富弼

下一个PK对手是富弼( 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不到 20岁就考中进士,被誉为“洛阳才子”。同时又是宰相晏殊的女婿,还是有一定势力的,不是一般的对手。

他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称疾求退,出判亳州(今安徽亳州)。青苗法一出,他就拒不执行。后退居洛阳,仍继续请求废止新法。

以王安石的《将兵法》为例,他劝诫宋神宗“愿陛下二十年口不言兵”。契丹打过来了,富弼对宋神宗说,要把有关战备的措施一律废黜,然后才可以把“衅端”消除,要自行解除武器,以释辽人之疑,他考虑是的对外敌如何屈服忍让。

他还搬来了老祖宗的话作为论证。淳化三年(公元 992),宋太宗发表过一段议论: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患不过边事,皆要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为可惧。帝王合当用心于此。

这下王安石直接拍案而起,面对契丹和西夏,面对这种失败主义和忍辱求和的议论,他提出了大举用兵、以实现“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战略构想。

他对契丹和西夏的政治军事局势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实不足惧。他说要最终制服契丹,要恢复燕云十数州,要依照汉唐两代的幅员规模,由北宋王朝再一次实现统一全中国的大业。王安石考虑的是如何重振河山。

这种一冷一热的对决,真是水火不容。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尖锐对立,姑且打成平手。

王安石PK苏轼

下一个PK者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苏轼苏东坡。

本来,东坡先生对前辈诗人学者王安石怀着真诚的仰慕情怀,但改革一开始,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他认为王安石太孤傲,太倔强,太急进。

他也希望变法图强,不过希望温和一些,平缓一些,甚至主张克己复礼。

56

王安石三难苏东坡

他主张唯道德论,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说:“夫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而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而不在乎富与贫。道德诚深,风俗诚厚,虽贫且弱,不害于长而存;道德诚浅,风俗诚薄,虽强且富,不救于短而亡。”

而王安石主张唯财富论。认为必须通过变法来富国强兵,与苏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主张。于是王安石决定拿苏轼开刀,杀一儆百,诬陷其作诗讽刺新法,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这一回合下来,王安石是胜了,而且还胜得很彻底。

不过大人物总是有大人物的气度。元丰七年(1084),苏轼去汝州路过江宁,专程去看望罢相后赋闲在家的王安石。两人心平气和了,游山赋诗,品酒弈棋,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保守派的力量很强大,他们聚集在一起,上下呼应,左右夹攻,明枪暗箭。王安石拼死抵抗,独木难支,但他不畏惧,不退缩,左冲右突,勇往直前。倒是宋神宗有些招架不住。他宁愿得罪一个人,也不愿得罪一群人。

熙宁七年(1074),神宗将王安石罢相,然而不出一年,又恢复了他的相位。

王安石再相一年九个月,但复相后的王安石威望权力大不如前,得不到更多的支持,改革已无法维持。熙宁九年( 1076年),王安石终被罢免,赐公爵和节度使头衔,实际职位则是“判江宁府”,从此遂闲居于江宁府。

王安石就这样淡然地退出了政治舞台,结束了他光辉的变法历程。

1085年,年仅10岁的宋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保守派得势。

启用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为相,在苏轼的几番上奏下,废除了大多数为害甚巨的新法。

王安石在忧愤和遗恨中于翌年四月去世,葬于江宁半山园。王安石晚年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死后追封“太傅”。绍圣年间,赐谥号为“文”,配享神宗庙庭,故也称王文公。

王安石终究失败了。个中缘由,史学家进行过很多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王安石败在宋神宗手里。宋神宗毕竟不是一个大刀阔斧、大有作为的君主,他不肯认真打击保守派,甚至有意将保守派的部分势力保存在北宋朝廷之中。

思想境界和战略设想的差距,使得宋神宗与王安石日益疏离。王安石曾提出用兵契丹,收复西夏,不料宋神宗竟虚构了一道“熙河探报”,熄灭王安石要点燃的战火。

也有观点认为:王安石败在用人不当。王安石没有积聚一批改革的骨干力量就匆匆动手,重用了一批势利小人。最后这些人纷纷反目,比如吕惠卿,在关键时刻就出卖了他的恩师王安石,导致其第二次罢相。

也有观点认为是王安石自身的原因,还有的认为是整个时代的大背景,是王安石生不逢时,注定了变法的失败。

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变法失败,这次变法还是留下了很多让我们后人回味的丰富的思想财富,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