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苏联卫星先于美国飞上天时,美国朝野有识之士同声惊呼:舒拉上去了,约翰怎么办?他们把科技的落伍归咎于教育,把寻找出路的视线投向了儿童。于是,一场以改革课程设置、创新教材建设为主体内容的教育改革运动席卷美利坚大地,并为最终导致美国与前苏联在航天技术领域平分秋色的历史性成果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纵观历史,世界各国都已经纷纷把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运动的重要课题来研究。这是因为课程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总是居于中心的地位。因而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建设的重点工程无疑都首推课程建设,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课程的建设和革新。
然而,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课程和教材,虽然随着学制年限的变更也有所变化,但从课程类型及总体结构看,基本无多大的变动。用老教育家刘佛年的话来说就是“长时期来,课程论在我国没有受到重视”。(引自《现代课程论》)
本文就我国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传统积淀问题谈几点看法,以引起广泛的讨论。并希望这一问题在新课程建设的运作过程中能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传统积淀之一是语文教材建设片面强调“名家名篇”、“素有定评”而缺乏足够的新鲜血液,导致教材缺乏应有的时代气息和先进性。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是推动各国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力。有关资料表明,工业发达国家的此项改革又率先走在前列,很值得我们深思。
例如,苏联七十年代对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尽量补充现代科学知识,吸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日本则要求“不断吸取新的科学概念,以实现教学內容的现代化。”在法国,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世界的好公民,十分重视训练他们加工和改造庞大信息的能力,为此竟“把报纸列为正规教材”。在这种不断吹进现代社会气息的新型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语言与逻辑思维的训练,有效地刺激了学生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加强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知识联系,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兴趣,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反观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因一味强调“名家名篇”、“素有定评”,几乎几十年一个老面孔不变。我们并不否认这个老面孔教员为培养数以万计的建设人才曾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时至今日我们也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共识,如果不从课程教材的先进性上着眼做文章,转轨难免有不顺,素质教育难免要打折扣。中央教科所白月桥于1994年在第四期《中国教育学刊》上撰文指出的“要吸收本门学科最新科研成果,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的观点实在是一语中的的。
更何况我们的“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中竟也有严重文理不通的现象存在。为了便于说明,先引有关原文于下。
1.它的腹内有数种腺,藏着液体,遇空气凝结成丝,用做最初的棚架和辐射线。2.一种叫做葡萄状腺,放出来的液体也固结为丝,用以做螺旋形的线。3.一种叫做复合腺,放出来的液体不会凝结成丝,却是粘液,和前一种腺液同时放出来,附在丝上,因为物理作用,凝成一粒粒的细珠状,使丝很粘。4.还有管状腺,是做产卵的袋用的。5.一种梨状腺是把丝粘着时用的。
引文选自《蜘蛛》一文(共引五句话,每句前的序号数是为便于说明临时加上去的),显然,第一句与其余各句呈总分关系。总述句中,有关的“数种腺都用做最初的棚架和辐射线”表述明显有误,且“腹内有数种腺,遇空气凝结成丝”与第3句中的“放出来的液体不会凝结成丝”相矛盾。另外,分说部分的2、3、5句均以一种叫做“某某腺”引出,偏是第4句相异,故宜将4、5两句互换一下句序,其理由至少有两条。首先,便于保持语言的形式美。其次,使行文的语意表达更连贯,因为本篇说明文说明的重点是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活习性,有关产卵繁殖的内容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说,再者,能产卵的又仅仅是雌蜘蛛,就说明对象的范围来看也以由大到小排列为宜。
当然,这只是白璧微瑕,笔者无意攻其一点而不及其余,而且主要原因是由于“半个世纪以来对蜘蛛身体结构研究又有许多新的发展所造成的”。不过笔者常常想,对这类文理不通的现象事实上也不是绝无仅有,为什么几十年让它通行无阻?由此我又记起上海市电视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王守明赴澳大利亚考察后所撰文中的几句话:“为了保持教材的先进性和适应性,澳大利亚各门课程的教材只能保持五年,逾期必须修改补充。”
(参见1994年9月20日《电视中专报》)
我想,澳大利亚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效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