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由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想到的

由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想到的

时间:2023-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想到的安徽省一九八二年初升高语文卷中有一道划分句子成分的考题,原句是这样一句话:我们热烈祝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有关报导说,对这两种划分结果,阅卷老师们竟“莫衷一是”,“争执不下”,“议而未决”后来个折中,都给满分。众所周知,中考阅卷一般都要求限时完成,故而对折中处理这样的决定,我本无意说三道四。在析句训练中,我们所碰到的大多数情形是內容和形式和谐而统一,不会引发异义纷争。

由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想到的

安徽省一九八二年初升高语文卷中有一道划分句子成分的考题,原句是这样一句话:我们热烈祝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对此,考生们一般都分别作出了如下两种划分处理:其一,让“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这一主谓短语充当“祝贺”的宾语;其二,视该句为兼语句,将句中的“大会”视作为兼语词。有关报导说,对这两种划分结果,阅卷老师们竟“莫衷一是”,“争执不下”,“议而未决”后来个折中,都给满分。众所周知,中考阅卷一般都要求限时完成,故而对折中处理这样的决定,我本无意说三道四。然而,对阅卷老师们的“莫衷一是”、“争执不下”、“议而不决”就不能不说几句。

凡句子,无不都包括内容和形式这两方面的表达要素,辩证地看,是内容决定形式,或者说是句子的形式为內容服务。在析句训练中,我们所碰到的大多数情形是內容和形式和谐而统一,不会引发异义纷争。但有时候,对同一个句子,如何看待它的表达形式,免不了会有分歧,上述一例便是。

遇到这样的分歧,“坚持形式分析服从于句意的解读”的原则是完全有必要的,这样认识,这样处理,是符合辩证法关于内容和形式相互关系的逻辑要求的,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式的意气之争是毫无意义的。据此,我们不难对上述两种划分结果作出“前者更为合理”的认定。因为值得“祝贺”的是“圆满成功”而不是大会本身,所以让“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这一主谓短语充当“祝贺”的宾语才算是准确把握了全句的中心思想,也只有这样,析句才真正成了准确解读句意的重要手段。而后者只不过是生搬硬套兼语形式,对准确理解句意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据此而论,判定上述两种划分结果的高下是不言而喻的,怎么会“莫衷一是”“争执不下”而“议而不决”呢?

语法说到底就是语言的组织法,并非说淡化就可以淡化的。语文老师有责任指导自己的学生掌握这类必备的基本技能,说话或是作文,能合理选用所需的句型句式,读文章或听人说话,要善于领会别人之所以这样写这样说的妙处。倘要说语文的功底,这是不该避而不论的。虽说是弟子不必不如师,然而,学生的这类灵性和自觉每每出自于老师的指点之后。若无“精其教”,谈何“信其道”?行文到此,忍不住又要老调重弹,语法倒底值不值得考,怎么考,此例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