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称“艺友”好
卢元老师在肯定复旦附中语文教师有个好传统的同时又指出:“不过也有不足之处,即对教材钻研得深,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对教法的研究,往往偏于如何讲得生动,能吸引学生,教师不是做好导演,而喜欢自己当个好演员,让学生当观众。”(参见《语文学习》1999年第11期)卢老师的话很坦诚,可尚有不太明了之处,似有辩一辩的必要。依笔者之拙见,素质教育对语文(其它学科也一样)教师的要求应是编剧、导演、演员三担一肩挑。
好老师首先是好的编剧,即是通过认真细致的备课编写出合适乃至是优秀的教案,这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条件,同时又是语文教师良好素质的根本体现。而备课要做到认真细致而且有实效,对教材的钻研就须有一定的深度,也就无法离开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课堂就是舞台,上课就好比是师生同台演出。没有剧本,“导”和“演”就无从谈起,没有优秀的“剧本”,也就无法实现优“导”优“演”的目标。而对教材钻研得深,强调科学性、系统性正是备出高质量教案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将其视为“不足之处”从何谈起呢?尤其是在“不必不如师”的弟子们敢于质疑的情况下,教师自己这“杯水”如若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杯水”与“杯水”之间如若缺乏科学联系而无法形成一个个知识系统,试问能行吗?
在“导演”和“演员”的关系问题上,卢老师说得很机巧,依我肤浅的理解,卢老师更为看重的是当好导演。卢老师的话作为一家之言,自有其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也无可厚非。但在这一问题上,常有老师将“导”和“演”的功能机械地分割开来,也就不能不辩几句了。
说实在的,语文老师教书通常总是“导”中有“演”,“演”中有“导”,又“导”又“演”、边“导”边“演”是教师工作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真正成功的课,教师在其中的表演,你很难分得清他是在“导”还是在“演”。在从“扶着走”到“放手走”再到“指路走”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引路人,又是学生的同路人。“教师造就自己与造就他人二者本来并不矛盾,或者说教师在造就他人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身的塑造”。(特级教师程红兵语)这也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师生之间应是“艺友”关系(参见《陶行知教育文选》)。高明的老师,其“导”和“演”几乎是不留痕迹的,尤其是作为学生同路人时的老师,其“导”和“演”本来就该合二为一了。
“艺友”两字既道明了“导”和“演”应有机组合这一真谛,又形象化地阐明了师生之间最为本质的关系。窃以为,与其将教师喻之为“导演”或“演员”,还不如将其称为“艺友”,因为这样称说,更加切合教育教学的实际。
确实是这样,学校的各门课程无不都与“艺”密切关联。美术课当重画艺画技,音乐课当重乐艺乐技,体育课当重体艺体技,政治思想教育课当重人义与教艺,理科各门当重格致与科艺,而语文学科不但直接与文学艺术、语言艺术紧密相联,同时又必定要与书法、绘画、音乐、戏剧、建筑等门类的艺术间接关联,语文教学给予师生的艺术熏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语文课教与学的过程,其实也应该就是师生一起艺化的过程。总之,社会主义的每一块教育阵地理应成为每一位莘莘学子“学艺双馨”最初接受启蒙的课堂。对此,我们的不少领导和教师岂止在“教不严”!
如上所述,艺术熏陶无疑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除各科都要贯彻思想教育这一共性特点之外的另一个同样值得重视的共性。可惜的是,我们的各级领导以及老教师们很少有人重视对这一共性问题的探讨研究和实践的,这不能不说是当下素质教育的最大缺憾。
“艺友”两字简简单单,却参透了教师职业的本质特点,指出了当一个好教师的必由之路。在我们华夏大地上,历来有“匠艺自出匠心”之说,我等现代教书匠岂有不重“匠艺”之理的?师生之间还是称“艺友”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