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梯四题
如果没有安妮·莎莉文老师悉心引导和全力帮助,美国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也许只能和千千万万的美国残疾人一样生活着。安妮·莎莉文的可贵之处,不但在于她有同情残疾人的满腔热忱,更在于她能按实际需要和可能为别人架设梯子。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安妮·莎莉文便摸索着指导海伦·凯勒用触觉去感知外部的有形世界,在此基础上进而去感受人发声时口型舌头的变化,以此去体验别人的意愿诉求。就这样,她以自己的万千艰辛,让海伦·凯勒脑海中洞开了一个接受外部信息的特殊窗口,突破了盲聋哑人求知学习的禁区,指引海伦·凯勒踏上了一条崎岖的成才之路。
还有一对黑人父子,我已记不起他们的姓和名了,只知身为水手的父亲不只耗尽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还举债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和安徒生的故居。20年后,儿子成了普利策奖的获得者,其获奖感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好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不会看轻卑微者。
在人类的教育史上,安妮·莎莉文和那位黑人父亲无疑就是用大爱铸就的伟大人梯!作为师长,如果我们都能像安妮·莎莉文和那位黑人父亲那样,用自己全部的爱去点燃孩子心中那不灭的希望,让他们从小就多一点自信,多一点向上的斗志,多一点不屈不挠的毅力,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有更多杰出的成功者。
若用历史的鼠标去点击,更不难找到相似的史料。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在一次评卷时发现了一份文采飞扬的答卷,当场赞不绝口,事后更是明确表达了要提携苏轼的意愿。旁人悄声提醒他说,此人若是被提拔,百年之后就只知道其人而不知你欧阳先生了,欧阳修笑而荐之。据传,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另四家或直接或间接都曾得到过欧阳修的提携举荐。
反观喜剧大师卓别林,就少了这份宽厚的胸怀。史料证实,在他收到了一部明显超过他水平的参评剧本后,悄然将其锁进抽屉后一直秘而不宣。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世界电影史的有些章节恐怕得另写了。对此不光彩的“表演”,有舆论感叹其为“名人也有见不得人的一面”。如此评价喜剧大师出演的悲剧性一幕,窃以为实在算不得是种苛求。
两相比照一下看,我们不能不说,欧阳修实在是一架用无私铸就的伟岸人梯!
让叙事时间回到1988年。那年在巴黎召开了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75位与会代表无一不是各个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为期四天的讨论通过了许多项决议,其中一条竟是这么写的: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不言而喻,全球鼎鼎大名的学界泰斗们一致把孔子视作为现代文明进步人类共同的不可或缺的人梯。
这绝对不是少数黄髯碧眼儿们别有用心的阿谀奉承。儒家文化以其渊博的学识、凝练的语言、隽永的内涵、精辟的哲理和深邃的思想,集治国、处世、齐家、修身、正心的大智慧,具有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价值;儒家的忠、恕、信、义、智、仁、勇、礼、廉、耻等十大古训,通古今道理,昭中外人心,光如日月,泽被后世,必将永远放射出卓越的思想光辉。体现儒家追求平等思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至今高悬在联合国总部大厅内。由此而言,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天下”自然就不单指华夏了,而是指整个人类世界。这样一架用智慧铸就的人梯,古往今来能有几把!
那回巴黎集会无疑是科学技术史上一次十分难得的盛会,各大媒体记者自然是趋之若鹜。有记者问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得主:你是在哪一所大学或是什么科研机构里学到了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老者不假思索便说:幼儿园。众记者自是吃惊不小,追问道:究竟学到了些什么?老者娓娓道来:在幼儿园里,我养成了观察的习惯,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养成了有东西吃必分人一半的习惯,养成了用过的东西必放回原处的习惯……再次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回答得到了在场所有诺贝尔奖得主的颔首赞同。
是啊,一个好习惯足以让人受益无穷,何况有那么多好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试问:芸芸众生中,会有谁不是踩在最基础的人梯之上成长起来的?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每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又有谁不认为最值得自己敬重的确实就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基础阶段深明责任意识的优秀人梯?
(刊发于《奉贤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