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当一个小学校长,不仅是一两百学生的导师,而是一两百户、一两千人的导师。
五四运动前夕,陶行知在一篇文章中说:第一流的教育家是敢于探究未发明的新理,敢于进入未开化的边境,富于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这种人在创造时目光要深,在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和开辟都是要有胆量的,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就是创造型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就是开辟型教育家。这说明一个学校的校长,应该是目光深远、有胆量开辟创造的人。
如果说这个标准还比较抽象的话,那么过了几年以后,他的标准就逐渐清晰起来。一九二四年七月,陶行知参观南京神策门外燕子矶国民学校后,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这所学校本来已经开办多年,但是陶行知却认为它的新生命是从丁超校长上任后开始的,因此只有“半周岁”。燕子矶学校坐落在一个关帝庙中,办学环境非常糟糕。丁校长上任后,就拿起锤子扫帚,不是修补桌凳,就是打扫卫生。时间一长,他居然获得“钉锤校长”和“扫帚校长”的绰号。在他的影响下,全校师生也养成维护校园、改善环境的习惯。陶行知参观这所学校后,不但欣赏这个校长能够以身作则的精神,还对他少花钱办大事的做法予以肯定。他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他认为,燕子矶国民学校的经验说明,“有钱办学不算稀奇,我们要把没有钱的学堂办得有精彩,才算真本领”。
这些年来,人们谈到教育,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教育经费不足方面。这是因为中国教育经费与官员们的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和公车消费相比,实在是不足挂齿。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少得可怜。这固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没有好的校长,没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即便是有了足够的教育投入,也未必能把学校办好。近年来中国大学的经费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办学状况却不能令人满意,就是很好的证明。
一九二六年,陶行知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说:“要做一个学校的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却看到那些“能力大”的人,要担任好几个学校的校长,那些“能力小”的人,则是几个人合伙起来干一个校长的工作。为此他告诫人们:“一个人干几个校长,或几个人干一个校长,都不是整个的校长,都是命分式的校长。”所谓“命分式”校长,就是分心的,不能集中精力做事的校长。这种校长无论对个人、对教育,都有害无益。他还说:“为国家教育计,为个人精力计,一个人只可担任一个学校校长,整个的学校应当有整个的校长,不应当有命分式的校长。”
后来,他还对生活教育社的同人们说:“当一个小学校长,不仅是一两百学生的导师,而是一两百户、一两千人的导师。他的地位的重要是好比一个作战的团长。但是倘使你小看了自己的岗位,小看了别人的力量,小看了生活教育的即知即传、工学团等等原理,你便成了一只孤鸦,一个光棍”,就会“由渺小而悲观、徘徊、妥协,敌人一来是不堪设想”。
陶行知是提倡“教学做合一”的。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他开始致力于乡村教育,提出“乡村标准学校最需要的就是标准校长。乡村标准校长应当有三层资格:一、他要有农夫的身手;二、他要有教师的头脑;三、他要有社会改造家的精神。南京尧化门小学校长宋鼎根据陶行知提出的标准和意见,取得显著成绩。位于南京城外的江宁县立师范学校校长徐卓夫,得知宋鼎办学颇有成效后,便用“三顾茅庐”的方法请宋前来担任训育主任。陶行知参观江宁县师范学校以后,对徐校长的做法非常赞赏。他在《天将明之师范学校》一文中说:这所学校既有一种贫而乐的精神,又有向小学学习的虚心精神。它不仅有远大的前途,还开辟了中国师范教育的新纪元。由此可见,“中国的真正师范教育要天明了”。
陶行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有两千多年专制统治的历史,因此人们一旦掌权,往往会“仗权欺人”,就连“区区校长”也不例外。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指出:由于大家都在专制统治中长大,既要受独裁制度的熏陶,又没有学习民主作风的机会,这就使“校长对于我们,我们对于学生,多少都存在着一些要不得的独裁作风”。基于这一认识,他主张校长要“运用民主作风教学生,并与同事共同过民主生活,以造成民主的学校”。他认为所谓民主的学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自己要说话,也让别人说话,最好是大家商量。自己要做事,也让别人做事,最好是大家合作。自己要吃饭,也让别人吃饭,最好是大家有饭吃。自己要安全,也让别人安全,最好是大家平安。自己要长进,也让别人长进,最好是大家共同长进。”
前不久,听朋友说我们这里有位重点中学的校长,因为儿子结婚,居然动用好几辆警车前来开道。我想这位校长如此“霸道”,除了想要摆谱之外,还有一种“自己办事,就不让别人办事;自己安全,就不顾别人安全”的想法作怪。作为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给这样的校长,能放心吗?需要指出的是,许多老师、学生和家长,对于这种霸道现象,好像早已见怪不怪了。这难道不是时代的悲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