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等级制度下的社会结构

等级制度下的社会结构

时间:2023-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等级制度下的社会结构元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并使许多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之下。元朝建立之后,作为统治民族的蒙古族自然首先要确立本民族的社会地位。第三等级为汉人,主要指女真、契丹以及原金朝统治下的北方汉族人。第四等级为南人,也称蛮子、新附人,是元代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社会等级,主要指原南宋治下的各族,以汉族为主体。等级制与诸色户计等方法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元朝的社会组织网络。

等级制度下的社会结构

元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并使许多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之下。元代的蒙古族作为统治者,与中原汉族在社会发展程度、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如何确立一套可行的统治秩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中原地区,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些都是摆在元代统治者面前的政治难题。

元朝建立之后,作为统治民族的蒙古族自然首先要确立本民族的社会地位。忽必烈依照民族成份、被征服的先后顺序以及对蒙古统治者的归附程度,将全国居民划分为4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各等级在政治、经济上的权利和义务有很大的差别。第一等级的蒙古人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享有许多特权,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还可以任高官而受轻罚。第二等级的色目人主要指西夏人,也包括中亚、东欧地区的各个被征服民族。第三等级为汉人,主要指女真、契丹以及原金朝统治下的北方汉族人。他们在各方面受到的限制比较多,缺少政治特权。第四等级为南人,也称蛮子、新附人,是元代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社会等级,主要指原南宋治下的各族,以汉族为主体。

归去来辞图

元代的汉族知识分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郁郁不得志,因此许多人便寄情世外,隐居别尘。钱选的《归去来辞图》借陶渊明乘坐扁舟归隐田里的情景表达自己对超然清高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元朝在将各族人民划分等级之后,又把所属人口按照应服差役的不同、交纳贡赋的品种及种族、宗教等区别,分为民户、军户、匠户、冶金户、打捕户、葡萄户、畏兀户、也里可温户等,分别承担不同的徭役,称为“诸色户计”。按照不同的职业,元朝将人民分为10个等级,从上到下分别是:官、吏、僧、道、医、工、匠、娼、儒、丐。儒指儒家知识分子,在历代封建社会中是四民之首,而在元代却排到了第九位,在娼妓之后,可见元代统治者对文化知识的轻视。

等级制与诸色户计等方法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元朝的社会组织网络。这种划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歧视性质,是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具体体现。

元代窄袖龙纹锦袍、综帽、 云肩展示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