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饮食习俗

中国古代饮食习俗

时间:2023-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南北饮食与褒衣博带中国疆域辽阔,南北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各地物产也各具特色,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俗。在饮品方面,除了传统的茶之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饮各种酪浆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可能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影响之故。◆青瓷堆塑谷仓罐中国被赞誉为东方礼仪之邦,这是对自古以来各种生活礼节的肯定。

节令习俗

◆仪仗画像砖

妇女的个性自由

汉末以来,传统道德规范在动荡和战乱中失去了束缚力,魏晋南北朝成为一个思想较为开放的时代,追求人生的快乐、感情的满足,成为一种普遍的愿望。不但男子,妇女也往往逾矩不驯。干宝《晋纪·总论》说,晋时女子每每“先时而婚,任情而动,故皆不耻淫佚之过,不拘妒忌之恶”。干宝虽然意在批评,但也可以从中窥见时代的风气,说明这个时期的妇女在某种程度上是比较自由的,其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

◆马头鹿角金冠饰、牛头鹿角金冠饰这种冠是鲜卑贵族妇女戴的步摇冠,当头 部摇动时,金片随之颤动。

另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南迁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相融合,其民族特色和社会风俗对汉族妇女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游牧民族一方面由于脱离原始社会的时间比较晚,母系氏族的社会风气比较浓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很少受礼法的约束,因此他们在婚姻上“皆先私通,略将女去,或半岁百日,然后遣媒人送马、牛、羊以为聘礼”,生活上也以母亲为重心,仍然存在有母权制的遗风。北方少数民族的这些特色被他们带到中原地区后,对汉族女子冲破儒家礼法束缚起到了鼓励和引导作用,尤其是北魏作为少数民族统一北方之后,更是影响了一代社会风气。文明太后和灵太后正是这种社会风气中产生的政治人物。她们临朝听政,控制大权,厉行改革,对北魏朝政深有影响。

这种妇女解放的风气也影响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妇女。曹魏时期陈留太守夏侯淳在举荐卫臻时,就曾让妇女出席宴会;西晋之际,世族妇女交友盛行,她们结伴而行,招摇过市,嬉笑打骂,毫不顾忌;她们登高游耍,管弦歌乐,游寺逛庙,无所拘束。下层社会妇女虽然没有太多的社交活动,但她们在爱情和婚姻上也是比较开放自由的,她们不以追求爱情为羞,不以离婚改嫁为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在穿衣打扮等方面也是非常讲究的,顾恺之的名画《女史箴图》就给我们描述了当时一般仕女的风姿。她们体态自然潇洒,清新可人,即无矫揉造作傲气凌人,也不卑微下贱纤弱顺从。当时社会中,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史书中甚至有“怕老婆”的事例记载,甚至有“河北人士,多由内政”的说法。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女才子也不在少数,如大诗人蔡琰、大书法家卫铄,以至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花木兰等,都是这一时期妇女形象的典型代表。

南北饮食与褒衣博带

中国疆域辽阔,南北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各地物产也各具特色,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俗。尤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人口迁徙频繁,规模庞大,不仅北方人大举南迁,草原少数民族也大规模内迁。所有这些,都使各地的饮食风格和习俗相互交融,既各呈其妙,又互相吸收,促进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的饮食内容。

魏晋时期鲜明严格的等级观念也表现在饮食上,上层统治者和世族贵族锦衣玉食,饮食以珍稀豪奢为尚,在饮食上下足了功夫。史书记载西晋丞相何曾日食万钱,还口口声声抱怨无处下箸,即没有什么好吃的;世族豪门十分讲究饮食,动辄四方珍异,水陆珍稀,对烹饪方法也非常讲究,甚至把懂不懂吃饭穿衣作为衡量身份品第的标准之一。前秦苻朗(苻坚的侄子)在投奔东晋之后,就因为善于品尝美食而享誉江东。当时的不少豪门大族都是美食专家,在日食万金的同时也细细品味饮食之道,撰写了不少的专门书籍,如何曾的《食疏》、崔浩的《食经叙》等。

◆画像砖·蒸馍、烙饼

作为普通百姓,其日常饮食主要以素食为主。西晋潘岳《闲居赋》记载:“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说明他们平时都是以素食为主,只有过年节时才吃些肉类,可见肉食还是比较稀少的。但是总体上来看,北方肉食多为走兽飞禽类,而南方肉食多为水产,如鱼虾螃蟹等。

从饮食种类上看,这一时期还是比较丰富的。主食主要有麦饭、粟饭、稻米饭以及面饼等。其中麦饭一般在饥荒或者军队中常见,说明它是一种应急的粗粮。粟饭就是小米饭,是当时北方社会比较普遍的主食之一。因为气候条件不同,南方产稻,北方产麦,所以南方主要是稻米,视粟饭为粗粮,北方则以面食为主,粟饭也比较常见。除主食之外,各种羹汤粥煲也比较丰富,南方人尤为擅长。上述饮食专著中有很多关于各种羹汤及其做法的详细记载,如猪蹄酸羹、酸羹、胡羹、胡麻羹、瓠叶羹、鸡羹、笋鸭羹、脍鱼莼、醋菹鹅鸭羹、菰菌鱼羹等五花八门,说明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和讲究了。在饮品方面,除了传统的茶之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饮各种酪浆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可能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影响之故。

◆青瓷堆塑谷仓罐

中国被赞誉为东方礼仪之邦,这是对自古以来各种生活礼节的肯定。魏晋时期社会等级分明,衣服穿戴更成为身份地位的外在象征。穿衣不仅仅是为了御寒防冻,而且也有审美需求和阶层标识。

当时社会对各阶层的穿衣有相当严格的标准化规定。如南朝宋代的法令就说:织成的衣帽、锦帐、纯金银器皿等都是帝王后妃的专用品,即便王公大臣也不得使用;三品以下的官员不得使用珍珠翡翠作为配饰;六品以下官员不得穿绫罗绸缎,佩带金银饰物;八品以下官员不得穿着罗纨绮做成的衣物;骑士百工不得乘犊车,配银饰,鞋的颜色不能用绿、青、白之外的颜色;最下等的奴婢等只能穿青色。事实上,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时期,对服饰的规定都是分等级的,因为服饰可以象征身份尊卑,三国两晋南北朝鲜明的等级划分在服饰上就有这些最直观的体现。

◆贵嫔出行图画像砖
砖长38厘米、宽19厘米、厚6.3厘米。描绘贵族妇女盛装出行的情景,与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传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很多 相似之处。

在服饰的种类和款式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虽然主要继承了秦汉时代,但是由于受这一时期民族文化交融的影响,也有了一些创新和变化。如帽子作为古代男子重要的服饰组成部分,在秦汉时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等,魏晋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品种款式,如白纱帽、乌纱帽,笼冠、合欢帽 帽等。其中白纱帽只有皇帝能戴,乌纱帽则是士庶官员戴的。

在魏晋玄学风气的影响 下,穿衣风格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一时期文人大多穿大袖宽衫,虽然式样比较质朴,但却毫无约束之感,所谓“褒衣博带,广袖翩翩”。在色彩上也崇尚清新淡雅,以素为主,非常符合当时的隐逸气质。这一时期女子服饰也盛行宽衣大袖,裙摆依依,而且受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的影响,服饰的细节装饰比较精细,服装式样也由上长下短变成了“上俭下丰”。总体上体现出一个自由放达的时代特征。

节令习俗

节令习俗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和组成部分,中国人过节的习俗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各个不同的节日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和意蕴。然而不同历史时期的节令习俗也是各有其时代特色的。古代的节令概念与我们今天的“节日”是有区别的。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中国古代的传统节令都是与岁时节气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有“四时”、“八节”之称。在不同的季节和节气,人们举行不同的仪式和庆祝活动,每年周而复始,长期以来就将这些活动固定在某一天,从而形成了固定的传统节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种节日种类已经比较多,内容也非常丰富。

元日为阴历正月初一,所以又称为“元正”、“正旦”。元日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年此时,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庶民百姓,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欢庆活动。皇宫朝廷以元日朝会为主,在元日之前,朝廷事先要在端门外为王公大臣们准备好简易座位,并在宫殿前准备好乐队。群臣到齐后,宫庭的庆祝活动也就开始了。其时管弦齐奏,瑟鼓齐鸣,皇帝放下了昔日的威严,和蔼地接受百官伏拜。之后大家依次进酒祝贺,然后群臣开宴畅饮。正月初一这一天,民间以家族为单位举行类似的活动。人们闻鸡鸣起身,男女老幼穿戴一新,以辈份和年龄为序一次次拜贺,然后一起饮椒柏酒和桃汤,但是饮酒的次序则是先幼后长,取新年贺新人,寄希望之意。“爆竹声声辞旧岁”,燃放爆竹、燃草的习俗在这个时期也已经非常兴盛了,响亮的爆竹声不仅渲染了民间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希望藉此驱走恶魔,整岁平安幸福。

◆画像砖·男宾观看童舞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魏晋时人董勋《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如果说元日为一元复始,那么人日就是生活的万象更新了,专门为人自己独设一个节日,同样是图个吉利,讨个欢心。

正月是一年中节日最多的月份,人日过后不久,正月十五又到来了,不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正月十五还没有形成现代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而是一些祠门祭户、祭蚕神、迎紫姑等迎神祭鬼之类的活动。此外正月的最后一天也是人们泛舟临水、洗衣驱邪的日子,只不过后世游山玩水的意味更加浓烈了而已。

除了正月的活动之外,一年四季其他的主要节日还有三月三,这是把以前的上巳节固定在了农历三月初三,也是一个流水清清、祓灾驱邪的节日。但是受魏晋南北朝玄学和老庄隐逸思想的影响,人们多利用大好春光放情山水,登山畅怀,也是另外一番景象。此外,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也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传统习俗;七月初七“七夕节”,白天曝晒衣物和书籍、晚上“守夜”期待牛郎织女约会,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九月九日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望远,也是较为隆重的节日;年复一年,岁复一岁,年终的除夕节作为“岁暮”、“岁除”,人们纷纷除旧布新、驱邪避厉,准备丰盛的菜肴,迎接新的一年,祈祷新一年的平安健康,因而充满了祥和之情。

◆青瓷提梁薰
薰炉作敛口折沿钵式,口沿上置丁字形提梁,器身外施光润的青釉。腹体镂雕三层 薰孔,共90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