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儒家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年轻时曾做过管理仓廪的“委吏”与看管放牧牛羊“乘田”。他勤奋好学,乡人赞其博学。后因鲁国内乱,避祸到齐国。返回到鲁国时,政局动乱,只好从事教育和整理典籍的工作。直到年过50,他才被任用为中都宰,官至大司寇。后由于与鲁国执政者季氏发生矛盾而弃官,遂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但都未能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晚年归鲁后,继续整理文献,授徒讲学。
孔子像
关于儒的含义,东汉郑玄注释《周礼·太宰》“儒以德民”时指出:“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可见,儒就是用六艺(即诗、书、易、礼、乐、春秋)教育贵族子弟的王官。春秋时期学术下移,官学变为 私学,便将从事教育的人也称为儒。鲁是周公的旧封,长期保留着丰富的商周文化传统。“周礼尽在鲁矣”,诸侯的礼乐制度都要到鲁国去学习。因此,鲁国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绝非偶然。
孔子的学说就是士阶层思想的结晶。孔子生活的时代正值公室卑弱,宗族制度逐渐瓦解,社会正酝酿着巨变。当时“士”处在社会的中间,是统治阶级的最下层。但士阶层是军事上的作战骨干,政治上的下级官吏,文化上的知识群体,经济上也拥有私有田宅产业。应当说士的社会作用非常重要,但地位不高,必须依附把持国政的世卿贵族。当他想求仕闻达时,便表现出迎合上层贵族利益的保守思想,而在穷困不得志的情况下,就表现出同情庶民的进步观念。
孔子的学说全部贯注着“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他赞叹中庸是至高极难的美德,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是儒家学说最重要的方法论。所谓中庸就是“叩其两端而竭焉”,即对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弄清事物的两个极端,再“允执其中”,“中”是恰到好处、最为合理的意思。所以说,孔子“中庸”方法论具有辩证法因素。但它对矛盾双方的斗争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容易被后世的统治者歪曲为折中、调和,使它长期起着消极的历史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