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汉初通西域

西汉初通西域

时间:2023-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汉初通西域西域是见诸中国史籍的一个地理概念,泛指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史前西域汉代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新疆地区,基本没有确切系统的文献记载,故称“史前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敦煌壁画《张骞出使西域辞别汉武帝图》 图中表现的是汉武帝带领群臣到长安郊外为出使西域的张骞送 行的场景,持笏跪地辞行的是张骞。河西一役,汉军打通河西通道。汉朝的要求遭拒绝,使者遇害,财物也被抢劫。

西汉初通西域

西域是见诸中国史籍的一个地理概念,泛指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历史上狭义的西域指今敦煌以西到新疆全部;广义的西域则可远至中亚、西亚、印度半岛、北非以及东欧部分地区。

骑士猎鹿扣饰
图中鹿作夺命狂奔状,骑士也作挥臂斥马急追状。见此画面,不禁也使观者产生紧张之感。

∷史前西域

汉代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新疆地区,基本没有确切系统的文献记载,故称“史前西域”。西域一带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明: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的地区属于温带干旱半荒漠和荒漠气候。冬长夏短,气温低寒,降水量稍多,气候也较湿润,利于森林和草场的生长发育,适合畜牧业的生产经营,当地居民多具有游牧民族的特点。天山以南地区属于暖温带极干旱荒漠气候。冬短夏长,气温高热,虽少雨干燥,但由于高山雪水消融,形成诸多河流,流量比较稳定,存在许多绿州,且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很适合农作物生长,灌溉农业发达,当地居民 多具有定居民族的特点。由于西域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因而人种成分复杂多样:既有欧洲人种,也有蒙古人种,同时还有欧洲人和蒙古人种的混杂型。从整体上看,欧洲人种占主要优势,且类型较多。西域地区的史前文化,既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又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

驼虎咬斗纹铜牌
两件纹饰相同,但一正一反,刚好配成一对饰牌。驼俯首咬住虎的腿,而虎则咬住驼的脖子。造型生动,富有情趣。

玻璃谷纹璧
西汉时外国制造玻璃的技术从西亚的两河流域经中亚传入甘肃,在平凉、天水等地就出土了战国时代的铅钡玻璃珠。这件玻璃谷纹璧,是汉代时流行的样式,表明汉王朝已经制作较大的玻璃器。

∷西域文明

西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在丝绸贸易中的居停地位,使得西域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又因受诸如希腊、波斯等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荟萃、交融的特色。天山以北,是典型的游牧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被称为“行国”,其中又以乌孙较为突出。乌孙极盛之时,是一个有10多万人口的骑马游牧部落,畜牧马、牛、骆驼、羊等,又以羊居多。“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简明概括了乌孙人的饮食起居。天山以南,则多且定居特色,这里的国家称为“城郭之国”。各个绿洲上的国家情况有所不同,或以畜牧为主,兼营农耕,如鄯善等,因为仰仗邻国粮食,故而也称为“寄田仰谷”;或以农耕为主兼有畜牧,如于阗等。它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也不尽相同。伴随着汉朝统治在西域的确立,绿洲诸国的文化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统治阶级上层或借用葱领以西的线形文字(如祛卢文等),但与汉朝交往时则使用汉字。佛教也缓慢传入西域地区,影响日渐扩大。

三人缚牛铜扣饰

张骞像
张骞(?~前114),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曾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各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汉朝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

敦煌壁画《张骞出使西域辞别汉武帝图》
图中表现的是汉武帝带领群臣到长安郊外为出使西域的张骞送 行的场景,持笏跪地辞行的是张骞。

武帝听说西迁的大月氏与匈奴有仇,为了寻找讨伐匈奴的同盟军,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建元二年(前139),张骞一行100余人从长安出发,但不久就被匈奴捕获,并押送到漠北的单于庭,扣留十多年。后逃离匈奴,继续西行。历尽辛苦,才辗转到大月氏。但大月氏人居地肥沃,安居乐业,不再考虑向匈奴复仇之事。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一年多,始终没有说服大月氏。然而,张骞带回的中原汉人闻所未闻而又丰富的西域知识,大大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河西一役,汉军打通河西通道。在此形势下,张骞建议武帝与乌孙结盟,共同打击匈奴。元狩四年(前119),张骞再次奉命西行,企图招引乌孙东归。此时的乌孙,国家分裂,国王年老,既对汉朝缺乏了解,又惧怕匈奴,张骞再次未能如愿。但乌孙使者随张骞来到汉朝,“乌孙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从而开启两国交通往来。而张骞派遣出使大宛、大月氏、康居等国副使,几年后多与出使之国的使臣回到汉朝,“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

∷攻打大宛

大宛是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西域小国,也是汉代西境的门户。张骞能够顺利出使,与大宛的帮助密不可分。但不久之后,匈奴控制大宛及西域诸国,大宛与汉政府的关系逐渐恶化。为了打破匈奴对西域诸国的控制和获得大宛所产“汗血”宝马,宣扬声威,汉武帝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礼品出使大宛。汉朝的要求遭拒绝,使者遇害,财物也被抢劫。武帝盛怒,于太初元年(前104),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汉军长途跋涉,粮草缺乏,而西域诸小国又畏惧匈奴而坚守城池,不肯接应。汉军接连战败,人困马乏,损失严重。败归的汉军行至敦煌时,几乎全军覆没。武帝听到消息后,更为恼怒。他力排众议,调集兵士6万余人,并且组织强大的粮草运输队伍,于太初三年命令李广利率军再次西征大宛。汉军兵多人众,西域沿途诸小国不仅供给粮草,而且主动充当汉军的向导,行进得非常顺利。最终汉军包围大宛城,断绝其水源,而后攻破外城,俘获其将领。大宛贵人迫于形势,诛杀大宛王,归降汉朝。汉军挑选大宛良马,拥立亲汉的大宛贵人为大宛王,与大宛结盟而罢兵。

鎏金飞马纹铜牌
这对铜牌上的鎏金大部已经脱落,马生双翼,奋蹄前奔,造型生动。

卧羊形金带饰
在卧羊形带饰上,羊安详静卧,羊头明显凸起,纹饰精致优美。带饰背部原有铁质带扣。这是目前所见凸纹法工艺最早的实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