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医学
先秦是中医学的理论奠基时期,对医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秦汉时期的医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和再发展。
∷《神农本草经》
从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时代到东汉时期,先民们积累起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对之进行系统总结的著作,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这部书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而是从战国到秦汉时期药物学的总汇,最终成书约是在东汉时期。现存《神农本草经》共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因为中医是以植物药为主的,所以就以“本草”为本书的代称,中医药物学因此也被称之为“本草学”。书中叙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味、功效、生长环境、采集时间以及部分药物的质量标准、真伪鉴定等,主治病症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全书纵论药物学的药理,横录各种药物,二者交互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而谨严的药物学体系,也奠定了古代中国药物学体系。用现代医学成就来检验《本草》的记载,其内容大多是正确可信的。
《神农本草经》辑佚本书影
日本福山医员森立夫辑,嘉永甲 寅刻,温知药室藏梓。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后期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钻研古医药典籍,深入研究医学理论,广泛吸收民间经验;并结合自己“精究方术”的特点,加以实践体会,成就了这部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后人将全书改编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论》(简称《金匮要略》)两部分,各自独立成书。《伤寒论》主要论述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的诊治,《金匮要略》主要论述内、外、妇科等杂病诊治。《伤寒杂病论》在古代医学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与地位。它最终确定了中医辨症施治的原则,奠定了中医诊治学体系的基础。从宋代起,该书就被列为官办医学的教科书,它对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医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太医丞印
太医是专门为宫廷服务的医生。战国时秦国已设置有太医令,作为宫廷医院的最高行政长官。汉代太医丞是仅次于太医令的医官。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枚汉代“太医丞印”。
张仲景雕像
∷华佗
华佗(约141~208),又名,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等各科,擅长针灸,尤精于外科。对一些诸如腹内肿瘤等针药无法治疗的病症,他就施以外科手术。手术前,他令病人用酒调服自己发明的“麻沸散”,对病人进行麻醉,切开患病部分将其取出,然后缝合敷上药膏,使之愈合。除此之外,他对养生之术也很有研究。他认为人必须经常活动、锻炼,才能血脉流通,强身健体。因此,他总结前人“导引”之术,创制“五禽之戏”,模仿动物姿态以锻炼身体。他的弟子吴普坚持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由于不肯做曹操的专用侍医而被杀害。他的著作未能传世,题名“华佗撰”的《中藏经》是后人托名所作。
华佗像
华佗(约141~203),是东汉末著名医学家、养生家,外科技术尤为精湛,首次把全麻醉剂(酒服麻沸散)应用于外科手术,他还根据人体的生理和某些医理,在继承前人导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阐明了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和导引在养生方面的作用,创编五禽戏。
曼陀罗
华佗惨遭曹操杀害之后,他创制的麻沸散亦随之失传。麻沸散究竟由哪些药物组成,历代医药学家作过种种研究和推测,许多人认为其中包括曼陀罗、乌头、蟾酥等。这些药物在历代本草著作中都记载有止痛之功效,现代 药学也证明它们有麻醉作用。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