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基督教徒受到的迫害
佛教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透了生命的真谛,决意要普渡众生而创立的;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看到阿拉伯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决心用宗教把他们团结起来以建立一个阿拉伯人自己的世界而创立的;基督教则是古代犹太人在苦难中挣扎和自救的历史中产生的。但是早期的基督教并没有给基督教徒带来他们所希望的幸福生活,相反,他们却因为不为罗马帝国所承认和接受,而受到残酷的迫害。
古代犹太人历经了太多的灾难和痛苦。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两河流域新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就曾两次攻破当时犹太人的首府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第二次被攻破的时候(公元前586年),尼布甲尼撒不仅把城中的财物洗劫一空,而且把大部分居民掠到了巴比伦尼亚做巴比伦人的奴隶(即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直到半个世纪后新巴比伦被波斯灭亡,他们才得以返回故园。罗马兴起以后,也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了西亚。公元前63年,罗马将军庞培攻占了耶路撒冷城并屠杀了1万多犹太人,巴勒斯坦的犹太王国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10年以后,当克拉苏远征帕西亚失败时,犹太人趁机发动了起义,但是被罗马镇压,有3万多人被卖为奴隶。此后,犹太人就一直上演着反抗、被镇压和被屠杀的悲壮历史。在无尽的黑暗和痛苦中,犹太人渴望着光明的到来,渴求着他们的救世主的到来。当他们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到来的时侯,已经是公元1世纪的事了,当时罗马正处在帝国的初期。
既然基督教是在反抗罗马统治的背景下产生的,那么它最初必然带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而这种反抗意识对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统治形成了直接的威胁;另外,基督教的一神思想和罗马的多神崇拜也是不相容的,再加之有的皇帝性情暴虐,因此基督徒不为帝国所容并将受到迫害便是可想而知的事了。在这个时候,是基督徒,而不是犹太人成了暴力的牺牲品。
描绘早期基督教徒生活场景的古代罗马壁画
公元前64年尼禄当政的时候,罗马城突然发生大火,火势一发不可收拾,一连烧了6天,罗马城的14个区只有4个逃过此劫,其 余10个尽为灰烬。大火就是这样无情地烧毁了大半个罗马城,但是它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连当时的历史学家都搞不清楚。不过据说社会上流传着尼禄纵火焚城的谣言,为了辟谣,尼禄便在罗马城中寻找替罪羊,而替罪羊就是基督徒。尼禄逮捕了一些基督徒,并对他们处以残酷的刑罚。据说他们当中一部分被狗撕咬而死,另一部分则被钉在十字架上点了油灯。这种刑罚是如此残酷,就连当时敌视基督教的人也对他们的遭遇一掬同情之泪。
暴虐者即使在爱好上也要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暴君尼禄即以饲养雌虎为乐,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不可侵犯的君威。尼禄在历史上 恶名长垂还在于他焚罗马城以自娱。
尼禄死后,罗马帝国的朱利亚-克劳狄王朝也就结束了,继之而起的弗拉维王朝对基督教基本上是宽容的,只是图密善皇帝在帝国的行省迫害过基督徒。不过最不幸的是,尼禄迫害基督徒的做法似乎为其后的皇帝们做出了榜样,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他们对基督徒的迫害,这种情况一直影响到后来的安敦尼王朝。在安敦尼王朝的皇帝图拉真统治时期,被他任命为行省总督的普林尼还曾在对基督教徒的态度上犹豫不决,他曾在给皇帝的信中说,他刚刚上任的时候,处死了那些被指控为基督徒并且在被质询后仍坚持自己是基督徒的人,而释放了那些否认自己是基督徒的人;但有些情况他还是不能处理,便问皇帝应该怎么办。皇帝在给他的回信中没有提出一条普遍适用的政策,只是说被指控且被证实了的要处死,否认自己是基督徒且愿意向诸神献祭的可以宽恕。这一政策的结果是在图拉真以后,基督徒仍然不断受到迫害。
安敦尼王朝结束后,经过长期的混乱建立起来的塞维鲁王朝是一个军事专制王朝,不过在该王朝的建立者塞维鲁统治时期,基督徒的处境还是相对较好的。据说塞维鲁有一次病得很厉害,而在接受了一个新教徒的仆人给他的圣油以后,他竟然病愈了。这件事令他对基督徒产生了些许好感,除了后来他因为看到基督教势力的膨胀而采取了一些抑制措施外,总的说来迫害程度还是较小的。塞维鲁王朝结束之后,这种较为宽容的政策也结束了。罗马政局又陷于混乱之中,基督教的处境也随之恶化,基督徒经常受到迫害,而且这时,在不断被迫害的过程中,他们逐渐产生了一种为信仰献身的狂热的殉道精神,这种精神鼓舞着他们从容就义,其中有一位著名的殉教者是西普里安。
“基督到耶路撒冷”小雕像
基督教绘画《主,你上哪儿去》,17世纪意大利画家安尼巴莱·卡拉齐作。因害怕遭到迫害而逃 离罗马的使徒彼得惊讶地问基督:“主,你上哪儿去?”基督说他要到罗马去,替彼得再受磔刑。
西普里安是迦太基(罗马阿非利加行省的首府)的一个基督 徒领袖。当时正值瓦勒良皇帝当政,瓦勒良颁布了一项敕令,要求所有异教徒重新恢复对罗马诸神的信仰。阿非利加总督在接到命令后便将其传达给了西普里安,但西普里安坚持自己是一个基督徒,而且坚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这样,他就被放逐了。不过他的放逐生活并不是很糟,而且他还由于坚贞不屈的精神而赢得了普遍的赞誉。但是后来阿非利加行省来了位新总督,这位总督接到了皇帝要求他处死一部分基督教主教的命令。获悉这一情况后,西普里安最初决定逃跑,但是一种殉教精神使他改变了主意,他决意留下来为他的信仰献身,这样他便被判处了死刑,罪名是反对罗马诸神和违背皇帝命令。
当西普里安被拉出去行刑的时候,一群基督徒呼喊着要同他一道为上帝的事业献身。他在让他以前的同事给刽子手25个金币后就被处死了。殉教者之所以会从容殉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受着某种宗教精神鼓舞的缘故,而他们的死无疑又增强了这种精神的鼓舞力量,使一部分基督徒甘于学习前人的榜样,为他们的信仰而英勇献身,而且,它还使一部分非基督徒在同情、怜悯甚至是敬佩他们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被这种精神所打动,从而皈依了基督教。的确,正如吉本所说,他们的鲜血成了基督教发展的力量之源。
罗马人在四处征服的同时也将他们的神的系统传到各处,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征服 的手段。此为具有罗马特色的高卢神。
在基督教的发展中有一个对基督教本身的存在非常有利的变化:一些上层社会的人,包括一些达官贵人也加入到基督教的行列,这就使得基督教会有受到保护并取得更高地位的可能,当然基督教的性质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公元3世纪,罗马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动荡后,政局在戴克里先皇帝手中再次稳定了下来。这位罗马帝国后期的贤君最初对基督教也是比较宽容的,但是在他的3个共治者(此时罗马实行“四帝共治”的政策)中,只有君士坦丁同他的态度一致,另外两位皇帝则是仇视基督教的。后来戴克里先被他的这两位共治者说服,也对基督教采取了严厉的政策。经过协商后,戴克里先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帝国境内所有基督教的教堂都要拆毁,参加宗教集会的人要被处死。但是法令一贴出来就被一个基督徒撕了下来,而且这个基督徒还对这一法令大加辱骂,结果他就被抓起来处死了,据说他是被用小火慢慢烤死的。其后戴克里先还颁布一些其他的法令以抑制基督教势力的发展,不过在公元305年戴克里先退位以后,这些政策也就跟着被取缔了。
基督徒石棺上的雕刻
尽管在这300年间发生了多次大规模迫害基督教的运动,但是基督教之火却已成燎原之势,越烧越旺。据估计,到公元3世纪的时候基督教已拥有600万教 徒,而且其势力还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阶层。面对这样一股庞大的势力,罗马帝国晚期最著名的皇帝君士坦丁权衡利弊得失后,决定采取宗教宽容政策,公元前313年,他与其共治者联合颁布了著名的宗教宽容敕令—《米兰敕令》,该敕令承认帝国境内居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而且还归还了曾经没收的教会的教堂和财产。这是基督教早期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基督教从此在罗马帝国获得了合法地位,而此一时期基督教所取得的更大的胜利无疑是,公元392年,基督教被提奥多西一世皇帝定为罗马的国教。
君士坦丁大帝使基督教在罗马取得了合法地位,不仅如此,他还借助基督教来巩固皇权,在下面的这枚纪念章上,上帝正在给君士坦丁大帝加冕,意思是显明的,君士坦丁大帝是要向世人说明,自己的地位是神所授予的,因 而也是神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