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历在人格形成中的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孩子的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到儿童身体的正确发育,而且决定着儿童今后的人生走向。
本节内容介绍四种不同类型的父母是怎样影响我们的;孩子的人格形成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对父母行为的模仿认同;我们对安全的需求、抚触的需求和自我防御的表现形式,以此揭示家庭成员间的四种互动模式。通过学习让家长认识到:我们的身教、言教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孩子的言谈举止,反映出来的正是家长在孩子眼前的形象,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所以,我们作为父母自己要有健康的人格,才能去影响孩子。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家长不仅要努力地为生活而忙碌,回家之后还要面对活泼、好问、好动的孩子,这里请千万打起精神随时随地做好孩子的表率,以耐心的态度引导他们,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们,让孩子在自由、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中尽情表现自己。
我曾经在为一个多动症的孩子做咨询的过程中,与他的妈妈沟通,孩子妈妈常说孩子现在的样子都是孩子爸爸造成的。每次听着她的控诉,在充满抱怨与委屈的话语中这位妈妈都会落下泪来。与孩子爸爸的沟通困难让她一度疑惑,有一次提到,“这样想来还真是走了我爸爸妈妈的老路”。通过咨询了解到,在她的成长中,她的爸爸经常喝得醉醺醺地冲着妈妈大吼大叫。而她的妈妈从不反驳,只是像祥林嫂一样唠唠叨叨地抱怨。她曾经发誓不要成为和她妈妈一样的人,然而事实却击倒了她。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为这位孩子妈做了系统的咨询,让她反复思考孩子爸爸的行为对她儿子的影响,教会她调整心态并且提高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在她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发生改变之后,她惊喜地发现她的家庭模式,甚至她儿子的行为方式都随之发生了改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先天的性格特质,这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对于其中不够完善的部分,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去觉察自己,去修复自己在和别人互动过程中的一些不恰当做法,通过整合让自己做到真正的身心合一。
一、父母是怎样影响我们的
童年的经历,对我们一生的交流方式,以至待人处世的态度,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怎么来的?是从父母那里习得来的!
我们举个例子,说在夜里一个婴儿饿了,哭了起来,第一个妈妈赶快过来,轻声地询问宝宝怎么了?并咿咿呀呀地回应她,然后把孩子抱起来、喂她奶吃,同时又非常亲切的、微笑着对她喃喃细语,这时候孩子接收到的是妈妈的爱,是一种安全感,满足了她对妈妈的依恋,她吃完奶就会甜甜地睡觉,非常安静。
第二个妈妈,她可能跟丈夫刚刚吵完架心情不好,吵到大半夜刚睡着,这时孩子哭了。她会非常生气,也许她会气急败坏的把奶嘴塞到孩子嘴里,并大声训斥他:“闭上嘴,别哭。”
两个孩子接收到的妈妈给予爱的信息不同,他们长大后,对人的看法、态度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两个孩子由此也会形成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四种不同类型的父母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
第一种类型:如果你是一个超人型的父母,您无所不能,孩子几乎不需要自己去选择喜欢的衣服、喜欢的食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您的孩子长大了以后,也许就会成为一个依赖别人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特别是很多能干的妈妈,她们包揽了家中全部的工作——家里灯泡坏了,自己修;马桶堵了,自己通;所有的事情我们的妈妈都能干,她们脑子里坚定一个信念:就是让孩子专心地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做。
如果您是这样一个“超人”妈妈,您的孩子长大了,可能自我管理自己的能力就会弱一些。所以,常听人们说:“超人”妈妈剥夺的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力。这话虽然听起来说得有点重,但是确实在我们做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很多孩子由于妈妈的全方位的照顾,使得他们管理自己的能力相当差。
第二种类型:如果您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父母,将来您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固执的人。
很多人会觉得,这有必然的联系么?回答是肯定的。
我们有很多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大事、小事、事事操心,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干、这个不能尝试……这样的行为激发了孩子强烈的好奇感,大部分孩子通常会想:“这是爸爸、妈妈不让做的,我好想知道到底会怎样?”当孩子发现做了一些事也没有很严重的后果时,他们开始对家长表现出不屑和不耐烦,也就是大多数家长在一开始的时候感受到的“逆反情绪”。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表现出来的行为通常是:你说你的,我有我的一定之规。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以后,还会成为一个回避型的人。我们在咨询当中,发现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上班的时候似乎不是很忙,但下班以后一定会忙。有的是忙工作,有的是忙应酬,实际上只是因为他回家以后要面对父母或者妻子对他的种种控制,所以他宁愿“加班”,也要在外面“忙”。
第三种类型: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经常有被挨打的经历。如:打耳光,被体罚,罚站、罚跪、写保证书等,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有很多不良的习惯。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防御机制。当我们的孩子过了五、六岁之后,他会选择保护自己,有意识地说一些谎话。如果这时的家长特别严厉,孩子为了逃避或者为了讨好父母,最终不受到惩罚,就会编出很多的瞎话。为了逃避家长的惩罚,他会不停地给自己找理由。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之后,不能学会正视自己的错误,会将问题推给别人;或是习惯用欺骗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
第四种类型:如果您的孩子跟您的关系非常融洽,今后长大了和他的配偶、和您的家人的关系也会特别融洽。我们说一个民主型的家庭,父亲比较平和,母亲也非常地仁爱,这样的家庭一定会培养出健全人格的孩子。当她们带着原生家庭当中父母给予的爱和安全感,进入到自己的婚姻当中的时候,他们的婚姻和生活自然就会是和谐的、健康的。
那么相反,如果孩子从小耳熏目染家长的争吵或者暴力,每天生活在负面的能量场中,会有比较重的创伤。孩子将来长大后也会是个消极的人,人格也是不健全的。
所以说,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事!
童年经历对我们一生的交流方式、与人相处的态度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都是有深刻影响的。这些影响都是从父母那里习得来的。其实我们的父母不会刻意地把自己不好的东西教给孩子,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复制到孩子身上。所以孩子不用教,自己就学会了。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天下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教和言教。
二、孩子的人格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和模仿周围的环境,在这个过程当中去获得一种体验,并且不断地去调整自己,以适应并逐渐地习惯化,由此就形成了独特的人格。世界上没有谁和谁是完全一样的人格,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人格的形成是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埃里克森说: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从字面上非常容易理解,人格在形成的过程中,对外界都是有需要的。比如饥饿与口渴是有种需要,然后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引起妈妈对孩子的关注,要妈妈的喂养、要妈妈抱,这就是一种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给予、关爱、安全感足够多,由此就形成健康的人格,如果妈妈对孩子训斥、拒绝、冷漠,孩子可能会形成另外一种人格。
(二)人格的形成是模仿和认同
班都拉说,人格的形成是模仿和认同。
一个人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正如孩子经常模仿我们父母的行为和语言的道理一样。
讲到这里,我们家长从字面上就能理解,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多么的重要!孩子小的时候,跟我们接触得最多,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的老师,也是他们的终身老师,孩子身上人格的成分,主人格、次人格都是从父母的行为和语言当中提炼成的。
(三)解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中国有一句关于教育的警示性格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正是中国祖先们在大智慧下观察人生教育的科学论断,只是很少有人能悟出其中教育意义上的内涵。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说: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三岁看大”,并不是简单地在三岁时,通过观察孩子的品性行为而预见他的将来发展趋势。三岁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已经完成了60%,这个60%已经在产生着定向的作用。教育的好坏也同样决定孩子一生的60%,当然也就可以预见到孩子的将来长大以后的取向。三岁看大,是警示为人父母者,自省家教的现状与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不能放任自流。 “七岁看老”,是指孩子先天的慧性在此时已经获得开发并且稳定下来,不会被智识所屏蔽,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对七岁前开慧教育和智识奠基教育结果的检验。孩子后天的智识,由于大脑已经发育接近90%,因此,在此之前智识的增加是否同步跟上了大脑发育的速度,也就可以窥测其人生的全过程了。在孩子大脑逐步发育的过程中同步开展教育,是最有效、最轻松、最关键的教育阶段,这就是0—7岁的婴幼时期。
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所谓“7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很难再重新塑造了。
当然,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又改变的情况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毕竟很少,而且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改变。人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从出生开始,到去世结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0-7岁的心理发展情况尤其重要,它就如一座大厦的基础部分,直接决定了大厦的风格和高矮程度。
通常情况下,一般的孩子六、七岁都要上学。一旦进入学校,基本上就由不得父母了,孩子将很快进入传统应试教育的怪圈,与孩子人生紧密挂钩的考试、成绩、学历、文凭都成为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追求,孩子的其他方面的素质常常被忽略。所以,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黄金阶段。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各方面素质、习惯、爱好,父母必须要抓紧时间在这一时期教给孩子,为孩子夯实人生的第一块基石,就能够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我们人一生的努力就是在做一件事情,即:整合他自童年时候起就已经形成的性格。
三、童年经历与我们的心理需求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人生的历程好似一个向上飘升的风筝,不管风筝飞多高,只要还未断线,他总是通过那根几乎看不见的线与地面放风筝人的那双手紧紧地连在一起,那双手就是人的童年。我们心理上的最基本需求,就是对安全感的需求,最基本的需求满足是由身体的抚触来得以实现的。
(一)安全感
我们在依恋期、探索期的时候特别地重要,任何与父母亲的分离,都会带来一生的创伤和影响。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安全感的需要。我们一生当中,从出生、上学到结婚、成家、孩子长大,我们都需要安全感。
人出生以后,就需要安全的环境,就想知道下一餐有没有得吃,关爱的人是不是在自己的身边。如果这种安全感得不到满足的话,将来对他的爱情和婚姻、子女的关系都会产生问题。不同成长背景的人,对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诠释,也许是正面的,也许是负面的。从小受伤的人,常把别人的善意当成恶意;没有安全感的人,对别人的笑意也会误解成别有用心。
(二)身体的触摸
英国比较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将刚出生的小恒河猴和猴妈妈隔离开,他为它做了两个代母:一个是胸前有提供奶水装置的铁丝“母猴”,另一个是柔软的绒布“母猴 ”。出乎意料的是,有奶并不是娘,小猴只在饥饿时才去铁丝“母猴”那里喝奶,而大多数时候都在绒布“母猴”周围玩耍,困了还会在它怀里睡觉;当一只发条玩具熊在旁边“咚咚”地打鼓时,害怕的小猴会选择紧紧抱住绒布“母猴”。
后来将绒布“母猴”转移到另一间房间,并继续让发条玩具熊打鼓,小猴即使害怕也不选择铁丝“母猴”,而是隔着门缝眼巴巴地望着另一边的绒布“母猴”。这一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爱存在的重要变量:接触。接触带来了安慰,而安慰感才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爱的最重要的元素。
由此看出,抚触是伴随我们终身安全感的获得途径。很多临终的人,包括敬老院的老人、关爱中心临终的病人,即使他们失去了语言或其他功能,他依然需要抚摸,因为抚摸会让人得以充分的安全感。
有一句英国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们每天有三个拥抱,就可以活得很好;如果再多三个拥抱,那我们就会变得神采飞扬。
(三)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卫
我们会发现,孩子在小的时候非常黏人,常让家人抱着他,不肯自己走,这实际上就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方式。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孩子就会寻找其他出路,让自己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孩子产生自我防御机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防卫。它有三种表现形态:
1. 讨好型。
即以讨好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种人总是看上去笑嘻嘻的,其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甜言蜜语。比如说他会主动地上前和别人握手,打招呼,用“只要我乖,别人就会爱我”的这种内在誓言,希望天下的所有人都爱他。但若是一直采用同一种方式面对问题,而没有弹性的时候,他就会出现状况。
2. 攻击型。
也就是说在别人还没有指责他之前,他先凶狠地指责别人,跟每一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类型的人认为,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隐藏自己的软弱,不容易被别人伤到。
3. 隔离型。
隔离型就是既不攻击对方,也不讨好别人。他是把自己隐藏起来,来保持这个遥远的距离,冷眼去旁观,这样的人看上去他得不到关爱,但是他内心是需要的。
这三种形式的自我防御都有所缺陷,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是有着关键影响的。而防御机制的形态是可以根据人们的心理变化而变化的,家长在这方面要多给予孩子触摸等身体接触,并且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良性的防御机制。
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姿态
在我们家庭成员之间,共有这样四种互动的模式: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
(一)指责姿态:
“你永远做不好任何事情,你到底怎么搞的?”“都是你的错”。
“丈夫在单位的竞标中失败了,晚上下班回到家里见到妻子”。指责型的妻子开门,冷笑一声:“看你那个蔫样儿,今天又没轮上你吧!”“按能力我绝对能拿下这个项目的。谁知最后又是那个孙大头抢去了……”“能力顶个鬼用!我说过多少遍了?现在社会上不能那么清高,你要是这样下去,根本一点前途都没有!真不知道当初怎么会看上你!”
分析:指责的一方把所有过错都怪罪到另一方头上,丝毫不接受对方给出的理由。认为要不是对方的错误,自己的生活会更好。指责型的人在身体上容易肌肉紧张、背部生病、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便秘、气喘;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妄想、疑心。
(二)讨好姿态:
“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 “丈夫在单位的竞标中失败了,晚上下班回到家里见到妻子”。讨好型的妻子迎面笑道:“回来了?快点换鞋,吃饭。”丈夫不说话。“怎么了?”妻子愣了,“对不起,我刚才开门是晚了点儿。在厨房没听到敲门声。”“不是因为那个。”“那我什么事做错了?……昨天晚上我是不该跟你妈吵那两句的。她年纪大了……”“跟你没关系。”“那是什么事?”“单位的事,我那个项目叫别人给抢去了。”“这件事情!哎,算了,别难过了啊。来,咱们先吃饭,吃完了我陪你去河边逛逛,散散心,啊?”
分析:讨好的人总想取悦于人,当看到别人略显愁容的时候,就奉献时间、金钱来讨好别人,主动地承担所有的纰漏,希望让所有人都开心和喜欢自己。讨好型的人在身体上很容易出现上部消化道不适、胃病、恶心、呕吐。
(三)超理智姿态:
“我只关心事情合不合乎规定或正不正确”。“人一定要有理智”。 “丈夫在单位的竞标中失败了,晚上下班回到家里见到妻子”。超理智的妻子打开门,看到无精打采的丈夫,问:“今天单位有事?”丈夫叹了一口气:“是啊。那个项目,叫别人给抢了去。”“哦。”“弄得我心里很窝火的。这个项目业务一直都是我在联系。现在主任忽然把它交给孙大头,我真的觉得……”丈夫沉重地坐在沙发上。妻子回头去端菜:“嗨,没办法,这世道都是这样的。有能力不如有关系。你有本事,他反倒不敢让你上,怕你抢了他的饭碗。唉,都这样。”
分析:超理智的人最突出的特征是毫无感情的客观,不允许自己或者别人注意感受。对别人的反应往往是长篇大论的说教,看起来充满了智慧与权威,却给人刻板、沉闷的印象。超理智的人在身体上容易出现的症状是分泌性疾病,如腺体的疾病、心脏病、背痛等;心理上容易产生强迫性心理、社交退缩等。
(四)打岔姿态:“我自己也搞不清”
“丈夫在单位的竞标中失败了,晚上下班回到家里见到妻子”。打岔型的妻子打开门,笑逐颜开地拉了拉丈夫的脸:“怎么了?苦瓜脸,吓死人了,哈哈!”丈夫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来,坐在沙发上:“唉……”妻子在客厅和厨房间走进走出,边端菜边说:“今天楼下王家媳妇打麻将输了,又和人打起来了。”“在超市看到一种特怪的水果,想买点回来尝尝呢,一看,140块钱1斤!贵得吓人!”她终于坐下来了。丈夫抬起头来说:“今天心情不好,公司那个项目黄了。”“来,喝杯茶!伤心的事情想它做啥?我前天买了张DVD,喜剧片。咱们边吃边看吧,保证你笑得啥都忘了!”
分析:打岔的人总是不断地在动,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企图分散他人的注意力,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主题上,而是老找些无关的话题来逃避讨论。打岔的人在身体上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问题,胃病、糖尿病、偏头痛和便秘;在心理上,会出现精神状态混乱的状况。
夫妻间这四种沟通姿态不仅仅给对方带来身心的不适,更会给夫妻深入的情感交流带来很多的障碍。由于很多时候表达的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容易引起对方的误解和敌意。
(五)不同姿态的影响
不同姿态的家长和关系模式,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每个人,我们父母会两种不同的方式,可能是指责型的,可能是讨好型的,兄弟姐妹之间可能就会遗传他们其中的那一种模式,或者是复制家长的某一种方式。
我们看到,这位女士蹲在地上,是以蹲下自己身架的方式,抬着手、扬着头去讨好别人。
第二个先生,完全是一个出手指责型的人,对吧?他的动作叉着腰,一个手指指向对方:“全是你的错”、“都是你的不对”。在家庭当中,这样的一种互动关系是不是经常出现?它是平等的吗?肯定不是平等的。
我们再看,这个超理智的先生,超理智的先生可能处处都拿书本说话,当你跟他互动的时候,他会说书上怎么怎么说的,一二三四五,他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教条的人。
打岔型:就是你说东,他说西。你说的话、做的事情,他为了避免矛盾,他不正面的跟你发生矛盾,他是一种与你保持距离型的互动模式。
(六)画一张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姿态图
作业Homework
1. 给自己的家庭画一张“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姿态图”, 即:你和自己的配偶、孩子、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姿态,也许从中您会看出一些以前没有看到的问题。
2. 我们说,如果你的婚姻、情感莫名其妙地出了问题,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去看看,也许问题的根源就在那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