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音乐调控情绪
有一个关于音乐的小故事:100多年以前,德国有位著名的音乐家叫梅耶贝尔。一天,他因一点小事与自己的夫人吵了起来。争了几句之后,他觉得没什么意思,于是就不再说话。可他的夫人气还没有消,还是缠着他吵个不休。怎么办呢?梅耶贝尔干脆一声不响,坐下弹起了钢琴。也奇怪,没过多久,自己就完全被琴声所吸引,把刚才吵架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他的夫人也停止吵闹,平静下来了,逐渐沉湎于优雅的乐曲当中。乐曲还没有结束,他的夫人忽然从背后拥抱着他,激动地说:“你真是弹得太好了!”
一首曲子和解了夫妇之间的一场争吵。音乐的作用确实是相当神奇的,人的生理、心理都可以受到它的影响。德国有这样一家医院,在开始做手术时,放舒曼的《幻想曲》,为麻醉的病人催眠;在病人清醒过来时,播送钢琴曲《归来吧》。由于使用了音乐帮助进行麻醉,使得麻醉药的用量减少一半。巴西把幽静的音乐给临产的孕妇听,发现可以起到稳定情绪、减少痛苦的作用。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音乐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说早已有之,最近甚至出现了一种专门利用音乐治疗人的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音乐疗法。
音乐为什么有这样大的作用?音乐包括振动频率、节奏和强度三个要素。如果用音乐来配合体内的生理节律,就会引起极大的反应,这叫共鸣反应,即外部刺激可以深入人的身体,而且传达的速度很快。经过乐音的刺激,皮肤会有反应,体温会发生改变,心率、脾脏和肌肉的紧张度也会变化。音乐可以直接通达人的大脑,不需要经过语言中枢的转接。音乐对人起作用与语言对人起作用所经的线路不同。俗话说“话是开心的钥匙”,但通过谈话起到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却要经过好几个阶段,音乐属非语言信息,可以直接进入人的大脑,所以人对音乐的反应较快。
许多研究证明音乐能够通过其旋律、音调和节奏来改变人的情绪。轻快的乐曲、动听的旋律能加速人体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等生物化学物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调整大脑的功能,解除身体的疲劳,使血压平稳,心律稳定,心情轻松、愉快。
运用音乐来调整情绪必须要参加音乐活动。参加音乐活动指的是唱歌、聆听乐曲和演奏乐器等。无论从事什么样的音乐活动,都会体验到音乐的强大魅力,受到音乐的感染。唱歌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即使是浅吟低唱也能使人心头的郁闷一扫而空;演奏乐器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训练,恐怕大多数人都办不到;而听音乐是只要具备了正常听力的人都可以进行的,听得越多,欣赏能力就越高,欣赏能力越高,就越能够体会音乐的优美精妙,就越容易受到音乐的感染。
毫无疑问,运用音乐来调节情绪,乐曲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选曲呢?这没有一定之规。关键是要考虑自己的欣赏水平和欣赏习惯。乐曲的选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①美感阶段。在此阶段应选择自己平时喜欢听的曲子。这一阶段音乐对人主要发挥愉悦功能,音乐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感受到音乐的甜美悦耳、轻松活泼,使人心旷神怡。如在欣赏肖邦的《夜》时,你会被那明亮流畅、晶莹剔透的旋律所陶醉。这一阶段无须多少努力,人人都可以达到。这是因为音乐具有一种原始的巨大感染力量,常可以使人忘掉眼前的一切,丢掉社会给人造成的种种压力和压抑,暂时升华到神圣的音乐殿堂中去了。
②欣赏阶段。要想使音乐成为人的一种精神力量,成为伴随人一生的与情绪困扰作斗争的武器,仅仅停留在美感阶段是不够的,要想方设法进入更高级的阶段——欣赏阶段。由美感阶段进入欣赏阶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倾听的曲子的增多,兴趣和爱好越来越广泛,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美感阶段到欣赏阶段的过渡即是音乐由作用于人的听觉到作用于人的心灵,有人称之为由“耳到”到“心到”。此时需要看一些作曲家、音乐家的传记,以及乐曲的背景介绍,这样使乐曲内包含的激情更容易打动自己。在聆听乐曲的时候重要的是让自己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激荡流淌而搏动,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在音乐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带入一个美妙的音乐王国中去。不同的人在听同一首曲子时,展开的想象不会相同,得到的感受也不会完全一样。应该让乐曲勾起自己美好的回忆,让音乐在自己的脑海里构筑幻想的世界。
音乐本身是极富幻想的,它可以使人超越一切。人在现实世界里有种种的烦恼、忧虑,人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助,而音乐却能让人超然物外,调剂客观与主观的矛盾,恢复人的心理平衡,使人在乐声中融入浩渺的宇宙中去,与大自然浑然一体。音乐还能表现激烈的冲突,表现人与命运的搏斗,寄托和排遣人心底的痛苦和忧伤。在欣赏这一层次上,音乐不仅能帮助人解除苦恼,而且还能使人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使人的想象插上翅膀,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潜能。因此,青少年朋友们,多听听音乐吧,它会使你心灵更纯净,生活更愉快,身体更健康,更富潜力和创造才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