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客观地认识自己,全面地评估孩子的能力并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一、最熟悉的陌生人——孩子自我认知的偏差
(一)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自我认知,就是对自己客观、全面的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只有真正全面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调节,使自身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它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甚至误解自我,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认为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感,丧失信心,就会面对生活或学习畏缩不前;如果一个人高估自己,便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失去学习的动力而无法获得进步。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建立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是情商提高的重要前提。
孩子小时候的自我认知主要来自于外界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父母和老师给予的评价好,而且经常鼓励孩子,孩子就会信心满满,反之就会造成孩子的挫败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进入青春期的少年更追求独立自主的意识,他们想抛开以往的自我评价,自己找寻“我是谁”这个未知命题。青春期的少年有时自我膨胀,认为自己可以和成年人比肩,但是自身能力还不足,处处碰壁后又觉得自卑,在自我认识方面,青春期是一个动荡的过程,但家长和教师的评价仍然是孩子的重要参考。
青春期是孩子性格的再造阶段,这一阶段孩子能够良好过渡,获得全面而客观的自我评价,既不自负也不自卑,便会形成较积极稳定的性格,对成人、成才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俗话说“自知者明”,如果出现认知偏差,或者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孩子过分自卑或自大,便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在做调研时,我们发现全国多数的孩子都存在认知偏差。当老师邀请他们作自我描述时,他们描述自己的第一个信息往往是负面的,且83%都是“学习不好”之类的信息。而邀请父母对孩子进行评价时,父母对孩子评价的首要信息往往也是负面的,有的家长甚至说起孩子的缺点滔滔不绝,可以说个三天三夜,而家长关注的内容也大多是学习。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讲,这样的评价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会对生活和学习丧失斗志和自信,要么破罐子破摔,要么变得自尊心极强。如果孩子恰处青春期,就会产生叛逆心,自我怀疑,从而影响性格的形成。
(二)自我认知的两种偏差
接下来我们从自卑和自负两方面,分析一下孩子错误的自我认知。
1. 自负。
自负是自己高估自己。自负的孩子经常自视过高,夸大自身的优点,而且被这种假象迷惑。有时会轻视或鄙视他人,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自尊心强,嫉妒心强,当看到别人成功时往往会用“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自负是一种自我膨胀,即过度的自信,对自己的认识以点带面,一方面好就认为自己光芒万丈,很了不起,孤芳自赏,瞧不起其他人,不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更缺乏自我批评。固执己见,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盛气凌人,总认为自己对而别人错,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难以和他人达成共识,影响他的人际交往。自负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表现,时不时找出一两道难题,考考同学,考考老师,有时候会因自我感觉良好,不好好复习,无视别人的建议,认为自己“可以应付”,结果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他们还会归结这是“偶然”导致成绩不好,下次肯定会考好。自负的孩子往往基础知识不扎实,喜欢挑战难题,不愿意夯实基础,人际关系紧张。
自负的孩子往往经受挫折较少,一帆风顺,认为自己“全知全能”,在宠爱的家庭中长大,这种自负容易造成自恋,好大喜功,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了不起,成功时完全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失败时则完全归咎于客观条件的不合作,把自己的举手投足都看得与众不同。还有一种自负的孩子根源在于自尊心过强,有些自卑。“不是我的错”、“我很不错”等自负的想法成了一道屏障,与客观事实隔绝,避免自尊心的进一步受挫,获得自卑不足的补偿。例如有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孩子,生怕自己的家庭被别人知道后看不起自己,虚夸自己家里环境有多么的优越或摆出清高的样子。这种自负表现的根源是自卑。
2.自卑。
自卑是指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比起自负,自卑的孩子往往更多,有些孩子由于成绩不佳,早早地被父母判上“无期徒刑”,只要成绩不提高,便“永世不能翻身”,想获得一句表扬是难上加难。很多家长在被问及孩子有什么优点时,会勉勉强强挤出一句“他还是很善良的”、“她还是很乖的”。评价体系的单一使很多孩子过低评价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心灰意冷。
我在长沙遇到过一个孩子,孩子的父母都是高中毕业,就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考上一本大学,替自己“翻本”,但是这个孩子却学习成绩平平。孩子父亲是搞彩票的,就按照彩票的走势图,把孩子历次考试的成绩也做了一张走势图,就压在孩子书桌的玻璃板下面,天天让孩子看着,每天看到孩子学习时,父亲都会走到孩子身后说几句话“刺激”孩子,“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我看你是不行了”。有几次他父亲喝醉回家,还把儿子暴打一顿。时间一长,孩子就开始胆小怕事,每次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站起来都瑟瑟发抖,不知所云,同学叫他一起玩游戏,他都会说“太难了,自己玩不好”,然后自己躲到树下捡树叶。
到了初中,他的试卷就会出现大块的空白,数学大题一般是两问或者三问。会得多的孩子会把三个问题都答出来,而会得少的孩子会答出第一问或者第二问,但是这个孩子一个字都没写。作文也经常“空白”。每次别人问他原因,他都自己挠着脑袋,非常无辜地说,“这道大题太难了,根本做不出来”。他的班主任反映,每次老师说“这道题有点难,大家好好听”时,这个孩子便开始眼神游离,双眉紧锁,心思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这个孩子自从上学以来就很少接受到父母的正面信息,久而久之便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患得患失,变得自卑。自卑的孩子的显著特点就是畏难、退缩,一听说什么是难的,连尝试都不愿意,就判定自己不能完成。自卑的人通常都会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总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因为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容易对生活失去希望,严重自卑的人甚至万念俱灰,会有轻生的念头。
(三)自我认知偏差对学习的影响
自负的孩子往往轻视学习任务,低估了学习的难度,得过且过,考试马虎。而自卑的孩子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智力不如他人,对自己评价过低,认为自己天生学习能力差,“不是学习的料”,自暴自弃,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缺乏自信的孩子还会产生畏惧的心理,即使脑子聪明,反应灵敏,但是在学习中稍微遇到困难就会自我设置障碍。
有的中学生在还没有学习物理之前,听别人说物理难学,就产生了畏惧心理。这类学生一般害怕困难,缺乏创新、进取精神。不自信的孩子还容易产生惰性心理、无所事事、消极怠工的不良心理状态,缺乏竞争意识,在竞争面前甘拜下风,尤其是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后,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因而丧失成就动机,从而养成惰性心理。
自卑的孩子在考试前容易受到考试焦虑的困扰,面对考试的临近,他们会怕自己因为种种原因而考不好,整天胡思乱想,他们怕考试的时候忽然记下的东西忘记怎么办,考试失利家长老师批评自己怎么办,自己还有这么多内容掌握得还不扎实怎么办。结果这类孩子考前一直忧心忡忡,而错过了最佳的复习机会,还会出现考试失常发挥的现象。
二、引导孩子客观认识自己,建立自信
认识自我的价值,在群体中建立和谐的关系和拥有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对于孩子日后成长都极为重要。认识自我的重点就是要树立自信,自己尊重自己,自己信赖自己。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无论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还是在工作上都非常重要。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他人才会相信你。自信同时也是在对自己客观、全面地了解的基础上,认同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现状,并且愿意为之不断改进的乐观态度。自信的孩子才可以真实地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学习风格、情绪感知等方面,对未来的挑战毫不畏惧,并设立目标,实施努力。
家长要拓展评价体系,引导孩子全面而客观地认识自己。
学校的分数只是单一的评价标准,只能显示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学科水平。而家长也经常简单地以成绩好与不好以及是否听话来评价孩子。但是有时候,个别“不听话”、淘气的孩子长大后也有了大出息,成绩平平的孩子长大后也能被委以重任。成绩拔尖的孩子有的长大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有的也可能违法乱纪。所以现有的标准并不能较客观地反映孩子的真实情况,家长也往往以点代面,造成孩子对自我的错误认知。遗传因素及智能布局的不同使孩子各有所长,在学习上不凸显的孩子也可以发挥所长,提高个人的社会竞争力。
家长在评价孩子时,第一个误区就是以成绩代替一切,以点代面,忽视其他方面。
现在每一个家庭里就一个孩子,一个家庭里面至少有6个大人都把梦想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哪6个大人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果是四世同堂的家庭,那上面还有老祖宗就更厉害了。
一个孩子上学考试回来之后,有6个大人先后发问或者一起发问:“考得怎么样啊?排名多少啊?”这个孩子一方面很幸运,有6个大人关心他的成长,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是非常地痛苦,为什么?因为这么多的关心、这么多的压力,孩子稚嫩的肩膀能不能承受得起很难说。
第二个误区是横向对比。很多家长看到同事或者邻居的孩子成绩非常好,就经常拿来跟自己的孩子比较,“你看邻居的XXX,这次考了98分,你才考了88分,人家可比你强多了”。孩子的学习水平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与遗传基因、智能布局、家庭教育环境、考试内容、考试出题难度都有关系。横向对比的参考价值非常小,不仅不能起到参考作用,还会引起孩子的挫败感或者叛逆,所以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中国孩子的最大敌人就是邻居家的孩子,或者同事王阿姨家的孩子,或者李阿姨家的孩子”,这都是父母不恰当的攀比造成的。
第三个误区是以期望代替客观评价。家长在咨询时我经常会问问家长孩子的性格如何,是内向还是外向,极少数的家长非常肯定地回答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还有一部分家长的回答模棱两可“我的孩子比较外向吧”,“他还是比较外向的”,但是在深入沟通时,才发现孩子是内敛型,所谓的外向只是家长的期望,并非事实,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情况并不了解。
第四个误区,主观臆断,信息不对称。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并不客观,只是个人对孩子的了解和看法,没有征求孩子的老师、朋友、同学等其他人的意见。一位家长在邮件里说他的孩子脾气暴躁,只要父母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就开始摔东西,咬人,甚至离家出走。后来我引导这位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的时候,孩子妈妈惊呆了。因为孩子在学校非常胆小、怕事,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完全不同,俗话叫“窝里横”。所以家长要想全面地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必须要询问多方意见,才可以对孩子的教育起到参考作用。
我在山西遇到过一位家长,他接到了学校的通知说女儿在学校犯了错误,他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的女儿是班长,可以把班级里的捣蛋男孩治得服服帖帖,成绩优异,怎么会犯错?但是学校反映这个女孩欺负同桌,她的同桌是一个比较老实的男孩,只要同桌带来一个新橡皮,她就会抢来,不是扔掉就是切碎。同桌的格尺也经常被她无故掰碎。男孩的家长看到男孩的橡皮丢了、格尺坏了就质问男孩怎么回事,男孩说是同桌班长弄的,没想到母亲不仅不相信,还冤枉孩子说谎,进行了批评教育。后来半个学期过去了,这个男孩终于忍无可忍,把实情告诉了老师,真相大白。女孩的爸爸不了解女儿,一直认为女儿是个乖乖女,没想到也有霸道的一面。而男孩的母亲也未及时向学校了解情况,结果导致信息不对称。
三、家长如何全面评估孩子的能力
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呢,我们列出了一个表格,家长可以作为参考:
(一)我们的孩子是完整的,想要孩子成为一个真真正正全面发展的孩子,就要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哪一方面有所进步都应得到父母的表扬。如果长期得不到回应,孩子就会失去在这个方面进步的动力。而家长的全面了解也是提高孩子能力的绝佳契机。曾经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出门,甚至连学校都不愿意去,结果每天家长都想方设法让孩子出去逛街或者吃饭,收效甚微。后来家长才知道是孩子太胖,不够自信导致不愿出门。这个家长就报班学习营养学,经过了半年时间调理孩子的饮食和作息规律,结果真的瘦了下来。孩子不仅瘦了,身体也更健康,而且自信满满,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表格中每一方面,家长都应该积极地听取他人的评价结果,再进行综合评价,孩子在外界和在家庭的表现往往不同。
(三)多做纵向比较,合理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目前情况和孩子以往状况作对比。横向比较就是和同学、邻居的孩子、同事的孩子作比较。孩子的同学,邻居的孩子,同事的孩子也都在变化,和他们作对比并不科学。
(四)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自我评价。很多家长在对孩子指指点点的同时,很少在意孩子自身的评价和反省机制。人有一项智能叫做自省智能,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孩子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改变。
(五)家长除了对孩子进行评价之外,家长也应该定期对自身进行评价,同时征求配偶、孩子、同事、朋友等的意见,家长自身的提高也对孩子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六)本表格意在让家长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孩子进行评价,并非量化评分。家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应用。
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一)发现孩子的长处
曾经遇到一位北京的老人家,因为儿女工作比较忙,孙子就由她自己带。这个孩子从小就患有哮喘,所以平时不是很活泼,在班级人缘一般。由于身体孱弱也不能经常参加辅导班,学习上家长也从不作额外要求,所以成绩在班级处于中游。有一天奶奶问孙子,“你今天上学开心吗”?没想到孙子回答说“不开心,很没趣,也有点失落”。奶奶又问为什么,孩子回答“班级里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我觉得自己很多余”。这位老人家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每天除了休息,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这课堂就是孩子的天和地,如果学习不那么出众,又没有其他引起别人注意的地方,那将多么失落。
奶奶看着孩子每天背着大书包上学,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就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这位老人家在暑假就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展览活动,车展、飞机模型展览、机器人大赛、植物标本展览以及书法作品展,最后孩子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人便给孩子报了一个书法班,没想到孩子非常有天赋,几个月之后孩子可以写一手隽秀的好字。每天写完作业孩子都挥毫泼墨,写几个大字,还把书法寄给外地出差的父母。老人家觉得孩子一下子就“活”了。后来学校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学习毛笔字,这个孩子就坐在角落里眉飞色舞地写,忽然同桌发现了他的才华,在班级传开,所有孩子都跑到他跟前,满脸的诧异和羡慕。老师也没想到这个孩子还有这样的特长,于是他从不起眼的“病秧子”一下子成为了班级的宠儿,他还收了几个同班同学做“徒弟”,免费教他们书法。每次书法课这个孩子还到讲台前向其他同学演示如何写毛笔字,一下子成了小老师。慢慢孩子的生活态度变了,学习态度也变了,成绩也提高了。
可见,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成绩优异和出色的永远是少部分,而成绩一般或者成绩不好的孩子也是天真烂漫的天使,他们也“配”拥有自信和快乐。所以当孩子成绩不优异,在学校也不那么显眼,不能获得自信的时候,也要请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爱迪生小时候在老师眼中是个笨孩子,但是母亲一直鼓励他,并相信爱迪生最终会获得成功。
曾经还遇到一个高三的孩子,他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印象很深刻。他说:“每次老师问某一道问题的答案,当别的同学大声地说出答案,但我说不出来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从大队伍中掉队了。有时候,我要一天接受好几轮这样的刺激。”可见学习的过程并不像家长想象得那样可以“心无旁骛”,每个小小的情况都会触发孩子的挫败感,这时自信的树立就会更为重要,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自信。
在学科方面,不要只“补短”,还要发扬长处,使“强科”更强,这就需要从强项学科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燃起对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学科与学科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是在学习常规和方法上有相通之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把强项学科的学习经验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而从强科获得的快乐和自信也可以延伸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在非学科方面,家长也要积极发现孩子的强项和优势,也许这个优势就是孩子将来安身立命的本事,千万不要“截长”补短。在某些国家评价体系比较全面,滑板玩得好也可能被大学看重录取,乐于参加公益事业的孩子也可能被大学看重录取。自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二)蹲下来看孩子的长处
有个幼儿园老师让孩子画一幅画《和妈妈逛街》,有个孩子的画里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数不清的大人们的腿……这是孩子的身高决定的,孩子除了看到大人们的腿,看不到我们成人能看到的事物。
阅历决定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高度,理解并善待别人的高度就是不以自己的能力要求别人。能够蹲下来与孩子一起看世界才是好家长。
评价孩子要以孩子的年龄所能达到的能力做标准,而有些家长急于告诉孩子标准答案,以至于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答案总是不完整、不正确的,而逐步丧失自信心。有个家长问9岁的孩子:人为什么会被骗?孩子回答:因为贪。其实按9岁孩子的认知水平已经回答得很好了,但是妈妈说:你的回答不够完整,不仅贪心会被骗,无知也会被骗,所以你要多学习.....孩子听后一脸的无辜和沮丧。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孩子的言行多加赞赏。
也许家长会问,不告诉孩子完整的答案会不会影响到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呢?不会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逐步的,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不断地完善。孩子不需要具备一个中年人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比知识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自信心和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究精神。
(三)合理分配“权、责、利”,扶植自信
什么是“权、责、利”,就是权力、责任、利益。孩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自主意识逐渐增强,能力也不断发展,我们要交付给孩子一定的权力、义务和利益,才能让孩子对生活中的事情有所把控,并树立起责任感。人都是从一件件小事的积累中扶植出强大的自我,当孩子履行责任、执行权力、获得利益时,成就感就会慢慢延伸,成为孩子的自信来源。但是如果家长没有“放权”,或者所有都帮孩子代劳,孩子就会产生无力感,心智和能力也不会得到完整地开发。
1. 权力方面。
随着年龄的成长,孩子的支配权应该适当增加,让孩子在支配中学会管理,增强规划,树立自信。小的时候家长由于担心孩子的能力不够或者自制力不强,通常很多事情都代为包办,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增强,缺乏主见,在团队中很难树立威信。
(1)知情权和建议权。
孩子年龄很小时,家中的一切决定要尽量告知孩子,也可以问问孩子的意见。例如暑假去哪里郊游,爸爸妈妈的工作调动,购买家具的样式、颜色等。当孩子慢慢长大,尤其是青春期时,凡事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例如买什么样的衣服,是否补习某学科,选择什么样的高中和大学,家里购房,外公外婆的生日如何庆祝等。孩子在表达意见时,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而且孩子们脑中的智慧也不可小觑,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大事小事都习惯自己做主,不征求孩子意见,听了讲座之后回家问问儿子应该在哪里买房,没想到儿子把价格、地段、装修费、首付月供分析得头头是道。这位爸爸忽然意识到儿子一下子长大了,其实不然。孩子早已长大,只是这位父亲还不知情而已,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2)手机、电脑等物品的使用权。
不同地区,孩子包里的“装备”是不一样的。北京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有手机,为了方便和父母联系。而其他城市,孩子上了初中或者高中拥有手机,或者大学才购置手机,也是有的。家长可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为孩子配置手机或者电脑。不过有几点需要注意。给低龄学生配置手机时,不要选择太贵重或者娱乐功能较强的手机,父母定时交付定额话费,足够孩子日常与父母联系使用。到了初中或高中,孩子的零花钱也会有所增加。当话费超额时,家长嘱咐孩子用零花钱交付多余话费,这样孩子的责任意识就会增强,不会浪费。另外对于低龄学生,电脑最好设置在客厅,以方便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孩子只有电脑的使用权,而没有占有权,如果父母需要办公,就需要和孩子分享,这样就可以防止孩子上网无度或上瘾。
(3)财产的支配权。
如果孩子平时零花钱使用方法得当,父母做了适当的财商教育。可以在高中阶段为孩子办理一张银行卡,孩子可以将自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存在银行,并有支配权,家长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2. 责任方面。
当孩子不需要担负责任时,往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一旦赋予其一定的责任,孩子就会开始权衡,考虑问题的视角也会变化。经验证明,那些有责任感的孩子往往在团体中更有威信,学习更加主动。而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中十分被动。所以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孩子要积极履行义务,担当责任,对家庭产生“份额”意识。
(1)改变对孩子的称呼。
如果孩子已经四五年级逐渐长大,家长也可以减少对孩子昵称的称呼,如“豆豆”、“宝宝”、“乖宝贝”。可以称呼爱运动的孩子为王队长;可以称呼爱学习的孩子为李老师;可以称呼财商高的孩子为刘董事。
(2)家务劳动。
当孩子处于四、五岁时,可以着手培养孩子一份责任,就是每天睡前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由于孩子较小,处理这些小事还是绰绰有余。如果长期坚持,可以锻炼孩子的规则感和条理性,更会让孩子产生对家庭的强大的责任意识,为后续的更大的家庭责任、更重的学习责任做好铺垫。
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可以交给孩子初步整理内务的习惯,即自己叠被、整理书包、洗碗。而叠被、整理书包是较粗大的运动,也不是很难,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而洗碗我们在行为管理这一节也会讲到,即自己洗自己的饭碗。
当孩子年龄逐渐增加,让孩子自己洗自己的衣服。每周定期帮助家庭大扫除。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还可以减压。而现在洗衣机已经很普及,孩子自己按一下按钮洗衣服、晾衣服,也并不会耽误很多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自理能力,也是为大学生活做好铺垫。
(3)费用支缴。
孩子小学阶段,父母在缴纳家庭水费、电费、物业费等家庭开支时,可以带着孩子观摩,让孩子了解家庭支出情况,对缴费流程有大概的了解,也对生活开销有常识性的概念。“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往往不知“柴米贵”,甚至有些孩子认为钱是父母从取款机取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花钱无度。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树立孩子理财观念,也是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良好途径。孩子六年级或者进入初中时,可以把钱交给孩子,让孩子周末交付水电费。另外,家长可以让孩子去超市购买水果、米面、蔬菜等日常用品,让孩子了解家庭费用支出的去向。
(4)照顾他人,孝敬父母。
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分子,有责任互相照顾,互相理解。如果孩子一味地接受关爱而没有付出的机会,就会变成自私自利的人,在学校也会成为不受欢迎的对象。我的一对德国朋友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他们还想要一个孩子。为了让两个孩子好好相处,大女儿也不会因为弟弟妹妹的诞生而嫉妒吃醋,这对夫妇在女儿会走路的时候,就经常让女儿推着她自己的婴儿车,婴儿车里还放着一个洋娃娃。没想到久而久之,大女儿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还经常学着母亲的样子抱着洋娃娃,哄洋娃娃睡觉,时不时还给洋娃娃喂牛奶,生怕洋娃娃渴了,孩子照顾他人、体贴他人的心性已经生成。所以,当家里有亲戚、朋友拜访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帮忙接待,端茶、倒水,为客人递拖鞋,引导卫生间在哪里,照顾较小的孩子,给大家盛饭、盛汤等,让孩子在服务中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平时父母在家时,如果身体不舒服,也要适当示弱,给孩子照顾自己的机会。家里如果有老人,吃饭座位可以讲主次,老人动筷后,孩子再动筷子,以表示对老人的尊敬和自身的礼貌,也可以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试想现在很多家长在吃饭的时候追着孩子跑,不仅没有了家长的威严,也纵容了孩子的任性。
(5)学会为自己做选择。
在网上流传这样一小段文章,名为《中国式家长》:
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
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
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
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
23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
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因为家长见识得多,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碰到过崎岖坎坷,所以家长急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去帮孩子做选择。通过平时的沟通和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家长都为孩子做得很多,会帮孩子做好决定,决定今天穿什么衣服,决定是先刷牙还是先洗脸,决定所有能帮孩子做的决定。孩子从来没有想过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也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这个事情要这样做。在这样的包办下,孩子反而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依赖父母,到了团队之中,自己的无知和没有主见往往成了孩子自卑的主要原因。
只有孩子自己参与并选择,孩子才能为其结果负责,从而有所总结和体悟,虽然有些选择是错误的,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是这些挫折最终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的”。孩子会在选择中慢慢长大,变得自信和富有责任感。我遇到一个太原的男孩,初中时学习成绩不错,非常有望考取本市的一类重点高中,但平时很贪玩,经常对复习掉以轻心。最后中考录取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以几分的差距未能被重点高中录取。男孩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男孩的家长准备自费让孩子去重点校读书。男孩在房间思考了几天,最后和父母作了一次长谈。他觉得自己是男子汉大丈夫,自己的成绩考到普通高中就应该接受,如果自己不努力一味地靠外界条件资助,就太窝囊了。进入高中后,男孩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又踏实又稳重,最后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到了中国科技大学。
3. 利益方面。
孩子做家务时,有些家长会给予报酬,或者孩子考试得高分时,父母会用现金给予奖励。久而久之,问题就出现了,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欲壑难填,不给钱就不学习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所以家长要理解,做家务是孩子应尽的义务,如果给钱,就变成了额外的打工。家务劳动和学习是孩子理所应当的责任,不过有些家务可以付钱,举个例子,如果家里需要洗车,而当地的洗车费用是20元,孩子想把洗车的钱赚来,家长可以“成人之美”。有一位爸爸就付给了儿子15元的报酬。儿子不服气,说少给5元。他爸爸给了2个理由。一个是车尾擦得不干净,服务不到位,另外洗车用了家里的水,所以再扣一点,最后成了15元。所以当孩子提供有偿服务时,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对质量把好关。
另一个就是零花钱的发放,家长发放零花钱的情况比较普遍,但是数量多少一定要适度。具体家长可以阅读本教材第九章《富裕时代的财商教育》。
五、别让“语言暴力”侵蚀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我们北京大学“家长教育”课题组专家曾经走过很多城市,也深入很多学校。在做调研中,我们发现有73%的孩子受到过父母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挖苦。“爱之深、恨之切”,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在学校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有些家长便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这么笨 ?” “你比猪还笨”这些话成了一些家长经常脱口而出的口头禅。还有的家长辅导作业没有耐心,为了发泄不满的情绪,讽刺孩子说:“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上来,简直是个榆木脑袋!”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争气,就采取“激将法”刺激孩子,“坏孩子”“笨死了”“你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等恶语便不加思考地抛向孩子。家长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够卧薪尝胆、迎难而上、越挫越勇,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一)语言暴力防不胜防
“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时代已经过去,家长的素质不断提高,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少,但是语言暴力却比身体上的暴力更可怕。家庭中的语言暴力,是父母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孩子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孩子的内心世界尚在建设中,心理发育远没有成熟,比较脆弱和敏感。语言暴力是对心灵和精神世界的毁坏,会使孩子日后产生焦虑症、抑郁症,反社会行为倾向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孩子的自我认识水平也很低,他们的自我认知主要凭借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的“权威性”的评价。但父母的诋毁和讥讽往往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不知不觉中按“坏孩子”的标准行事,长此以往,就可能变成真正的“坏孩子”了。
(二)语言暴力危及孩子的自尊、自信
曾经一位小学老师遇到这么一个情况,班级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上交作业,全班就三个同学没有交,一个女孩两个男孩。放学后三个孩子被老师留下,老师批评了三个孩子,希望他们下次能够遵守纪律,完成作业。两个男孩子悔恨地哭了,只有那个女孩没反应,反而嬉皮笑脸地看着老师。老师便问女孩:“我刚才批评你了,你不觉得羞愧吗,或者心里不高兴,为什么还笑着看老师。”孩子的回答吓了老师一跳。孩子说:“老师,你说的那些话算什么,跟我妈妈比不了。我妈妈骂我的话比您难听多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天性纯真善良,他们幼小的心灵最容易受到伤害。但是家长的极端话语会重重刺伤孩子稚嫩的心灵,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尊严和自信心,甚至给孩子一生留下不可抹灭的阴影。有的孩子在语言暴力的家庭中,变得自我否定、怀疑、消极、情绪失控,甚至“破罐子破摔”。而有的孩子则学会了父母的“挖苦”的能力。曾经在杭州遇到一个男孩,我问他最让他感到骄傲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是“班级的同学都认为我嘴很贱”。什么是嘴贱?其实就是经常爱挖苦人,有时候说话一个脏字没有,但却能让别人难过好几天。后来在和他交流时才知道,他小学三年级前住在姥姥家,那时候他说话不是这样尖刻,后来父母把他接回到杭州,母亲每天对他批评、讽刺,他对同学的态度也就产生了变化,变得非常的刻薄。
中国有句古话“士可杀,不可辱”。 如果我们在大街上受到别人的侮辱,我们可能会奋起反抗,来挽回尊严。但是如果家长长期用讥讽来对待孩子,孩子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只能承受。这种人格侮辱,其实是一种恶劣的精神虐待,比打一顿的滋味更难受。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尊重的需求可以使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地成长。家长经常口无遮拦地肆意讽刺挖苦孩子,不但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无地自容,颜面扫地,而且影响到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使他们自我评价降低,缺乏自信,不够开朗和大方。
(三)忠告而“善道”,才是良方
何为“善道”,就是家长在给孩子讲理时,要善于讲道理,用温和又深刻的话语,而不是讽刺、挖苦。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理直气壮、不得分寸,让孩子当众出丑,下不来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适得其反。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提到,忠告良药一定苦口吗?一定要当头棒喝吗?你可以娓娓道来,这叫善道之,不见得要声色俱厉。
我曾经遇到一个家长,就是“善道”的典范。当时他的女儿初三,马上要学一个新的学科“化学”。听说初中化学需要背的内容比较多,女孩非常害怕。于是这个父亲就和女儿说了这样一段话:“听说你们要学化学科了,真不错。爸爸对化学最感兴趣,不过这辈子唯一上一次化学课只有23分钟,由于交不起学费,之后就再没学过。但是在这短短的23分钟,爸爸觉得化学这个学科非常奇妙,充满了乐趣。所以你好好学,如果你学到了知识,回家就跟爸爸讲,爸爸愿意听。”这样一段话激活了女孩学习的兴趣,化学老师还没开始讲课,孩子就对这一学科充满了期待。一旦课上女孩掌握了几个知识点,她的成就感就会扩大化,学习的自信也增强了,这就是“善道”的结果。
还有的孩子字写得不好看,考试时卷面不整洁,导致扣分。很多家长面对这样的问题经常会说:“你的字是狗爬的吗?这么难看。”还有的家长振振有词地下定论:“字如其人,你字难看,说明你做人也不怎么着。”我想千千万万家长都给过孩子这样的“苦口良药”,但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孩子字迹潦草,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呢?对于刚会写字的孩子来讲,可能是能力问题。但是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来讲,就是态度问题了。他们不是没能力写好,而是态度不认真罢了。
我在新疆遇到一位老人家,他以积极的方式改变了孩子的字迹。这是孩子的外公,非常喜欢收集邮票,邮票粘贴成册。每次一本邮册出来,他都会“请求”孩子在邮册的扉页上写上老人家的名字和当天的日期。第一本邮册,孩子马马虎虎地写了几个字,非常难看。但是老人家天天都会看这本邮册,准备收藏一辈子。老人收集成第二本邮册时,又找外孙来“题字”,这次孩子非常谨慎,在白纸上练习了几次,才敢在扉页上写。第三次,第四次,孩子更加谨慎,字写得认真而且布局合理。后来老人经常开玩笑,我外孙长得多精神,以后成了明星,肯定要天天有人找你签名,你给外公题的字这么好,你的歌迷影迷肯定夸你才艺双全。没想到几个星期之后,孩子的字迹变得越来越工整。因为每次写字,外公的话都会浮现在孩子的脑中,“我要好好写,写好了可以给外公题字,以后成了明星还可以给粉丝们签名。”久而久之,这种良性心理暗示就成了孩子改变陋习的动力。可见语言暴力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现状,还侵蚀孩子的自信。家长在“言教”时,要知“道”,善“道”,这样的语言才能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精神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