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远大志向
对一个学生来说,追求的目标越高,学习的动力越足,潜能就挖掘得越多,对社会就越有益。
学习中并不总是充满乐趣,大量的知识需要去记忆,而且知识永无止境,单凭一时的兴趣,很难对一项工作持久。真正深厚的、稳定的学习兴趣,来自于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我们都知道,周恩来总理知识渊博,日理万机,这是与他从小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他小时候那种饱满的学习热情是怎么来的呢?如果简要地说,就是他有一个伟大的学习目的。
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才十二三岁。有一次,校长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
有的说:“为了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
有的说:“为了能发财致富。”
周恩来站起来大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又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让学生临摹一幅山水画。大家都照样画了,唯独周恩来在光秃秃的山上加了许多树。老师皱起眉头,问他为什么不照原样画。他回答说:“大山上应该有树,没树多可惜。”小小年纪的周恩来就有了改造自然的抱负,老师转怒为喜……
正是这种改造社会的远大理想和伟大抱负,激励着少年周恩来发愤学习,为他后来投身革命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呢?
可以采用树立榜样的方法。如可以向同学们讲述伟人少年立志、刻苦学习的故事;请身边的英雄、模范或同龄人现身说法,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现在的学习与将来工作的关系,让学生产生创造未来的强烈愿望,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是将现实与未来联系起来,架起一座由现实通向未来的桥梁。这是进行理想教育的关键。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将现实与理想能够沟通起来的班会或科学幻想活动,如“为祖国现代化而学习”、“知识与社会”、“知识与国家”、“知识与我”、“到宇宙去旅行”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意义,对未来科技发展有感性的认识,从而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切忌空洞的理论说教。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也可以结合所教学科,介绍一些当前学科发展水平和现状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和方向,以此激发学生的攻关欲望。数学家沈元在中学教数学课时,用诗歌般的语言指出:“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正是这启人心扉的话语,在少年陈景润的心田播下了崇高理想的种子,激励他以浓厚的兴趣和顽强的毅力去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进行目的性教育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与人类的进步事业相联系,这样才会对学习产生持久、高尚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